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新疆乌鲁木齐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人与平常人相比,  

    ①他们的见解、体会与众不同  ②大约是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

    ③他们繁复、瑰丽、文明   ④文明能使素朴的化成优雅

    ⑤瑰丽能使平淡的变成多彩   ⑥繁复能使简单的变为多姿,

    A.②①④⑤⑥③ B.①②⑥⑤④③

    C.②①③⑥⑤④ D.③④⑤⑥①②

  • 2、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焉  盘盘,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

    B.而  骊山北构西折  气候不齐

    C.夫  独之心日益骄固  嗟,使六国各爱其人

    D.于  多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

  • 3、下列有关课内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们与《后汉书》《战国策》并称为“前四史”。

    B.“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与“自请退职”表达相类似的还有“乞身”“乞归”“请老”。

    C.“孝廉”是秦汉时期设立的察举考试,以选拔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意思。

    D.年号是纪年的名称,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顺帝初、阳嘉元年、永和初这些都是年号。

  •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珍器重宝   爱:吝惜

    B. 庠序之教   谨:认真

    C. 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D. 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   假:借助

  •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抖音、快手上的一些短视频,形式随意,花样繁多,虽   ,但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这些短视频所展现出来的活力   ,所传播的“正能量”与主流文化相兼容,能让青少年群体   ,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A. 瑕瑜互见  不容置喙  乐此不疲

    B. 良莠不齐  不容置喙  乐此不疲

    C. 良莠不齐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D. 瑕瑜互见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首先要增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融合推进的意识。乡村振兴战略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不能单一进行,必须协调推进;不能孤立地干,而要统筹起来做。两项工作融合推进,就是要确保农业农村发展少走弯路,不搞重复建设,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不能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地为乡村振兴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

    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要参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宣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五个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注重从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能只顾督查考核要求,单看那些“看得见”的硬指标,搞“数字扶贫”。

    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立足村庄实际,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注重贫困人口的长远发展、脱贫攻坚效果的持续巩固。要站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度来做好乡村振兴中的扶贫工作,注重发挥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各地自然地理条件、资源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发展特色农业,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克服“等靠要”思维,形成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

    (摘编自《协调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材料二:

    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2000亿斤大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2015年粮食总产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3000亿斤。2017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232亿斤,比2012年增产了987亿斤。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5年间年平均增长8.0%。

    表1  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状态

    年份

    当年价贫困标准

    (元/年.人)

    贫困发生率(%)

    贫困人口规模(万人)

    1978

    366

    97.5

    77039

    1980

    403

    96.2

    76542

    1985

    482

    78.3

    66101

    1990

    807

    73.5

    65849

    1995

    1511

    60.5

    55463

    2000

    1528

    49.8

    46224

    2005

    1742

    30.2

    28662

    2010

    2300

    17.2

    16567

    2015

    2855

    5.7

    5575

    2016

    2952

    4.5

    4335

    2017

    2952

    3.1

    3046

     

     

    表2 2013年-2017年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指标名称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通电话的自然村比重(%)

    93.3

    95.2

    97.6

    98.2

    98.5

    通有线电视信号的自然村比重(%)

    70.7

    75.0

    79.3

    81.3

    86.5

    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

    41.5

    48.0

    56.3

    63.4

    71.0

    主干道路面经过硬化处理的自然村比重(%)

    59.9

    64.7

    73.0

    77.9

    81.1

    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比重(%)

    38.8

    42.7

    47.8

    49.9

    51.2

     

     

    (材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材料三:

    各地依托镇村的资源禀赋,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 品牌化,做优稻米、生猪(小耳花猪、蓝塘猪等)、家禽(清远麻鸡、怀乡鸡、杏花鸡、胡须鸡等)、水产、蔬菜等传统产业,做强岭南特色水果、花卉、南药、特色畜牧业(肉鸽、华南中蜂等)等特色产业。鼓励特色产业集群的行业商(协)会或其他社会组织牵头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重点培育打造广东丝苗米、英德红茶、凤凰单丛、新会柑普茶、清远鸡、茂名荔枝、湛江菠萝、梅州柚、翁源兰花、德庆贡柑、茂名罗非鱼、湛江对虾、斗门白蕉海鲈等特色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农业走出去,加强与境外国家和地区在农业技术培训、疫病防治等领域的合作,鼓励企业在粮食、果蔬、天然橡胶、畜禽、渔业、剑麻、蔗糖等产业领域,与境外农业投资合作,推动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园和农垦大型海外生产基地。

    (摘编自《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振兴就是脱贫攻坚,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首先要增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融合推进的意识。

    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着力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个振兴”。

    C.乡村振兴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环境不断改善,是乡村振兴的具体表现。

    D.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规划取得显著成效,重点鼓励各行业商会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支持与境外农业投资合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农业农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但在现代化建设中,农业农村仍然是薄弱环节,乡村振兴任务依旧艰巨。

    B.2017年,我国贫困地区电话实现全覆盖,但贫困地区交通运输能力还有待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贫困地区的人口流动性不强。

    C.脱贫攻坚不能搞“数字扶贫”,不能简单用资助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而要让贫困人口立足乡村实际,掌握创造财富的能力。

    D.“五个振兴”为解决当前农村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其侧重点虽然不同,但作为有机整体,需要统筹兼顾、有序推进、融合发展。

    3请结合材料二、三,谈谈如何才能打好脱贫攻坚战,使农村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剑阁峥嵘而崔嵬”,易守难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表达了同样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3)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也谈到思与学之间的关系,请写出这个句子: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夕旅怀

    [唐]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1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上句描绘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写我依依不舍送春归去。

    B. 颔联的第二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C. 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

    D. 诗中前四句都是对春夕之景的描绘,写春景之寥落;后四句重在抒情,抒发了凄婉动人的愁绪。

    2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之,为桓温所讽,遂不行。温薨后,始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在职六年,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顷之,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时更营新庙,博求辟雍、明堂之制,宁据经传奏上,皆有典证。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宁斥朝士,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釆磬石,以供学用,改革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读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曰:“太守臣宁入参机省,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宗庙之设,各有品秩,而宁自置家庙。宁若以古制宜崇,自当条上,而敢专擅,惟在任心。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汉宣云:‘可与共治天下者,良二千石也。’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郡乎!”以此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节选自《晋书·范宁传》)

    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之   辟:征召

    B.不行   寝:休息

    C.读五经   课:考核

    D.以此罪   抵:抗拒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B.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C.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D.初/宁以春秋谷粱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3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也称“释褐”,意为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为官。“褐”指粗布衣服。

    B.太常,古代设置的官职,原来属九卿之一,掌管国家祭祀、礼乐等礼仪事务。

    C.庠序,古代的学校,在殷商时期称“序”,在周代称“庠”,后来也泛指学校。

    D.经传,儒家典籍与传的统称,“经”是儒家典籍,“传”是史籍中的人物传记。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宁尊崇儒礼,重视教化。任余杭令,他兴办学校,施行礼教,效果良好;任豫章太守,实行多项举措弘礼授学。

    B.范宁为官耿直,不避亲属。他指斥朝中的官员,直率而言,无所隐讳;外甥王国宝谄媚事奉会稽王,他也坚决予以斥责。

    C.范宁忠于职守,受到信任。在中书侍郎任上,他提出许多有益政事的建议:朝廷有疑难议题,孝武帝常向他咨询。

    D.范宁专心好学,读书勤奋。他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即使晚年免官闲居在家,也仍然勤于经学,毫不松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世界是一个整体。山火焚烧,破坏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地震、海啸、蝗虫袭来,也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区的灾难;病毒横行,跨越五洲四海,侵袭不同肤色的人群。——网络文摘

    ②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王阳明

    ③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合则俱利,分则全伤。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假如今年九月在中国哈尔滨举办第一届关于世界气候、卫生、安全的综合性大会,各国代表共商大计,为达成公平而有效的协议而努力,但某国代表却发表了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言论。

    (1)作为中方发言人的你,想发表什么样的观点?请写一篇发言稿。

    (2)作为一名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学生,你想反驳某国代表的言论,请写一篇驳论文。

    (3)大会结束后,作为一名随行记者,你想写一篇日记,记录今天的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以上任务任选其一,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和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