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资阳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度,用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秀才”,原指优秀之才,始见于《管子·小匡》;汉时与孝廉并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唐宋间凡应科举者皆称秀才;后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

    C.“先妣”,过世的母亲。古时称已去世的母亲为“妣”,称已去世的父亲为“考”。成语“如丧考妣”中“考妣”就是此意。

    D.“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以指代成童,可以学习各种技艺了。“束发”与“及笄”都指15岁。

  • 2、“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 )

    A.他生活贫困 B.他是知识分子 C.他死要面子 D.以上均是

  •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传其事为官戒也

    A.能顺木之天致其性焉尔 B.早实

    C.子之道,移之官理 D.又何番吾生而安吾性耶?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欲密 B.非有能硕茂之也

    C.其肤以验其生枯 D.以蕃

  • 5、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善于画山水,做起画来,如兔起鹘落,转眼即成。

    B.大家把这件事交给小明做,他胸有成竹地说:这件事情我也做不好,好多环节我都不记得了。

    C.这次考试,退步很大,不用别人说,他自己都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

    D.如果皇帝执掌朝政,防微杜渐,则国家的祸害就可以消除,人民就得以幸福安康。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人问,百年来,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科学技术,我们吸取了那么多外来文化,中国人是不是已经“他信”胜过“自信”了呢?

    文化不是物资也不是货币,它是智慧更是品质,它不是花一个少一个,而是越用越发达,越用越有生命力,越用越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它有坚守的一面,更有学习发展进步的一面,学习是选择、汲取与消化,不是照搬和全盘接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谁学到手就为谁所用,也就归谁所有,旧有体系就必然随之调整变化,日益得心应手。

    文化也不是垄断性、山寨性的土特产,它既有地域性,更有超越性与普适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无须追求来源的单一、唯一、纯粹。如果用产地定义文化传统与文化内涵,国人吃的小麦、玉米、土豆等,最初都是舶来品,连中餐都不是绝对的“中”了。再看日本,先学中国,后学欧美,已经大大发展了日本文化。美国更是移民国家,文化土产有限,但绝不能说美国没有自己的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的态度正是中华文化历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掀起改革浪潮,但是那些了解中国的西方政要和学者,如撒切尔夫人等,唯独看好中国的改革;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更是直言:中国可以实现跨越,“我相信中国正在向着成为21世纪第一流的国家稳步前进。”他们赞赏中国文化独特的包容与应变康复能力。他们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身上,看到了坚韧灵活,看到了既独立又开放,善于以退为进、转败为胜。果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自己就更没有理由反过来嘲笑我们百余年来改革开放、旧邦维新的大手笔了!

    文化一经吸收采用,必然与本土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发展成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它们当然是中华文化而不可能是什么其他文化。孔子早就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而孟子干脆明确孔子是“集大成者”,是“圣之时者”,说明圣者也要追求现代化、当代化。

    (摘编自王蒙《旧邦维新的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是一种智慧,它不会越用越少,因为它有本土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特点。

    B.非中国原产、却已融入中餐文化的部分食材是文化有超越性与普适性的例子。

    C.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包容与应变康复能力,善于以退为进,转败为胜。

    D.西欧、北美取得文化优势甚至主流地位,对人类发展的参照作用越来越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设疑方式提出论题,造成悬念,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引人深思。

    B.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直接批驳了“中华文化没有自信”的论点,破立结合,论证严密。

    C.文章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作为例证,来证明“中国人是有文化自信的”的观点。

    D.文章既有理论分析,也有事实论证,说理充分,从而强化了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日不得不走向别人学习的道路,是因为他们虽有自己的文化,但本土文化有限。

    B.学习先进的外来文化,为我所用,这给经久不衰的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活力。

    C.孟子和孔子的名言,既表明文化需要借鉴与吸收,又表明圣者也要追求现代化、当代化。

    D.中华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各有所长,所以各种文化要相互学习,不应厚此薄彼。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

    (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说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问”的细节和“恨”的心理表现了作者急于归家的热切。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愿以古代圣贤的正道作为自己终身奉行的准则。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依山而建的楼阁密集、高耸。

    (3)庄子《道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宋荣子能对外界的毁誉淡然处之的原因。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挂职第一书记期间,他晚睡早起,没有一天不如此,他的这一作息习惯可用《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2)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凄凉的秋风中海水的汹涌,

    抒发了他“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前句指出了耻于从师风气的久长,后句从侧面衬托出从师的必要性。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2)_______, ___________。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李煜《虞美人》结尾两句“_______, _______”,语言朴素, 感情真挚直率,设喻巧妙,从古至今为人所赞誉。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以声写声,以形写声,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途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表现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泊岳阳楼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下列对本诗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B.“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都出典为庄子的《逍遥游》。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匡时救世的远大志向。

    C.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D.作者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

    2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下题。

    滕元发,初名甫,字元发。以避高鲁王讳,改字为名。召试,为集贤校理。神宗即位,召问治乱之道,神宗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曰:“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亦殆。”神宗以为名言。知谏院。御史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班为跋扈,神宗以问元发,元发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以为欺天陷人矣。”拜御史中丞。宰相以其子判鼓院,谏官谓不可。神宗曰:“鼓院传达而已,何与于事。”元发曰:“人有诉宰相,使其子达之,可乎?”神宗悟,为罢之。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除田租,修堤障,察贪残,督盗贼,北道遂安。知开封府。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元发在神宗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神宗知其诚荩,事无巨细,人无亲疏,辄皆问之。元发随事解答,不少嫌隐。王安石方立新法,天下讻讻,恐元发有言,神宗信之也,因事,出知郓州。历齐、邓二州,妇党[注]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改安州。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遂上章自讼,神宗览之恻然。哲宗登位,知郓州。学生食不给,民有争公田二十年不决者,元发曰:“学无食而以良田饱顽民乎?”乃请以为学田,遂绝其讼。时淮南、京东饥,元发虑流民且至,为疠疫。先度城外废营地,召谕富室,使出力为屋。元发威行西北,号称名帅。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以老力求淮南,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

    (选自《宋史·滕元发传》,有删改)

    [注]妇党:妻子的亲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B. 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C. 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D. 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田:我国旧时属于学校的田地。以地租作为祭祀、教师的薪俸和补助学生等的费用。

    B. 卿:文中是君主对大臣的称谓,古代还可以指对男子的敬称,也指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C. 避讳:对去世(在世的除外)的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为示尊敬,避免说出或写出而改用他字。

    D. 河东:文中指地区名,指山西西南部,或泛指山西全部。因本地区在黄河以东而得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滕元发富有才智,深得神宗信任。神宗向他求取治乱之道,他的回答得到神宗的肯定;他和神宗亲密无间,跟神宗议事,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B. 滕元发处事公允,反对不正之风。有人指责宰相跋扈,滕元发不完全认同;宰相任命官员没有避嫌,谏官反对,皇帝没有接受,滕元发发表意见,皇帝醒悟。

    C. 滕元发刚直易折,遭受打击排挤。王安石担心滕元发对新法有看法,神宗相信了王安石,滕元发被贬;滕元发受妻子亲族牵连被排挤,流落外地将近十年。

    D. 滕元发体恤百姓,关心教育事业。有地方发生大地震,造成了破坏,他不顾个人安危,安抚百姓,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局面;他解决了多年积累的学校学田问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亦殆。

    (2)元发虑流民且至,为疠疫。先度城外废营地,召谕富室,使出力为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月2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在武汉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记者见面会。这场记者见面会的主角是5位奋战在新冠肺炎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民警、快递小哥和志愿者。这场记者会的场地布置也很特别,没有以往的“主席台”,5位武汉“凡人英雄”与主持人坐成一排,分享了许多质朴感人又饱含力量的抗疫故事。一线的普通工作者登上国新办记者见面会,这还是第一次。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看法?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也可以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