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北京高三(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   )

    ①不可也(摆脱) ②无与士(耽误)

    ③便言多(美好)才 ④何时可(停止)

    (他)会永无缘 ⑥泰如天地(厄运)

    (屈驾) 用相存   ⑧女也不(高兴)

    A. ①③⑤⑦ B. ②③⑥⑧ C. ②④⑥⑦ D. ①④⑤⑧

  •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这一条例规范了拆迁行为, ①  保护被拆迁者的利益,发挥了巨大作用。 ②  也要看到,在少数地方, ③  是直接进行拆迁的基层政府和相关机构, 存在种种不规范行为。一些基层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行为造成恶果, 正是  ⑥ 背离了法律的规范,背弃了法治精神。

     

    A

    可是

    特别

    依然

    /

    由于

    B

    对于

    然而

    尤其

    仍然

    因为

    C

    但是

    特别

    依然

    /

    由于

    D

    对于

    /

    尤其

    仍然

    因为

     

     

    A. A B. B C. C D. D

  • 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全都是贬义的一项是

    A. 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

    B. 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C. 那位老僧对这座古寺的历史了如指掌,主动地向我们侃侃而谈起来。

    D. 做事不要太患得患失,用力过猛反而过犹不及

  • 4、按题目要求选择。

    (1)按序评点三国人物诸葛亮、刘备、周瑜、鲁肃,以下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②求田问舍唯堪笑,报国忘家烈可闻。

    ③若无子敬心相似,争得乌林破魏师。   ④兴旺天下三分局,今古人思五丈原。

    A. ①②④③

    B. ④②①③

    C. ②③①④

    D. ④①③②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今年春晚的舞台上,台湾著名魔术师刘谦和钢琴家李云迪合作表演了魔术《魔琴》,他们表演得珠联璧合,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最近的两场热身赛,加盟青岛队的美国篮球巨星麦蒂展现出的实力不容分说,这让球迷对他在中国的职业前景充满期待。

    C.这部小说刚刚在网上连载,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网友赞不绝口,好评如潮。接着,出版人、制片人、编剧,纷至沓来。一夜之间,他红遍了大江南北。

    D.“作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命若琴弦

    史铁生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

    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这天晚上,在野羊坳说书。书正说到紧要处——“罗成回马再交战,大胆苏烈又兴兵,苏烈大刀如流水,罗成长枪似腾云,好似海中龙吊宝,犹如深山虎争林。又战七日并七夜,罗成清茶无点唇”。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兰秀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却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

    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坳,回到小庙里。

    “明天我就去抓药。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蛇皮剥开了,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他本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千根。”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

    ……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不信,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就是一张无字的白纸。

    老瞎子的心弦断了,现在发现那目的原来是空的。老瞎子在一个小客店里住了很久,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弹也不唱,一天天迅速地衰老。

    直到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直到忽然想起了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他想自己先得振作起来,但是不行,前面明明没有了目标。

    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

    “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不错,那意思就是说:目的本来没有,老瞎子知道怎么对自己的徒弟说了。可是他又想:能把一切都告诉小瞎子吗?老瞎子又试着振作起来,可还是不行,总摆脱不掉那张无字的白纸……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说是在兰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都明白。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老瞎子懂得那绝不是装出来的悲哀。老瞎子把他拖进一个山洞,他已无力反抗。

    “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

    “那就弹你的琴弦,”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

    “您已经看见了吗?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挣扎着起来,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怎么是一千二,师父?”

    “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象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选编自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便为整篇小说定下了悲凉的基调,让你感觉到一种直逼心底的生命的沉重与无奈。

    B.与老瞎子相比,小瞎子对世界和人生则有更多的憧憬和向往,青春的躁动在血液里奔腾跳跃,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瞎子的可爱和他的自不量力不切实际。

    C.人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目的本来没有。这虚设的目的支撑着他“真正地弹断”那一千根琴弦。“真正地弹断”每一根琴弦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意义。

    D.小说结尾再次出现“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这样的描述时,我们看到的是悲凉,是对命运不公的愤慨。

    E.琴槽里的纸条,本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可是瞎子师徒却认为是可以医好瞎眼的奇方,还代代相传,流毒深远。

    2结合原文说说小说中的“药方”和“命若琴弦”各有什么含义。

    3结合老瞎子的形象,谈谈你对这篇小说主旨的认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不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与《已亥杂诗》中龚自珍以落花自比的两句“_______ _______。”,有相似的奉献精神。

    (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一句,作者则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唐代王昌龄对友人柴侍御的送别,这种心意相通、地远人近的表达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相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田赋(节选)

    张衡①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②之慷慨,从唐生③以决疑。谅④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注]①张衡: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逝世。这篇赋写于他任河间相,向朝廷自请退职时。②蔡子:战国时人蔡泽。③唐生:战国时梁人唐举。蔡泽游学诸侯,未发迹时,曾请唐举看相。④谅:确实。

    1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在京都做官已经很长时间了,却觉得没有高明的谋略来辅佐当今的朝政。

    B.本篇“临川以羡鱼”中的“鱼”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池鱼思故渊”中的“鱼”,意象使用完全一致。

    C.“渔父”是作者用典,语出《楚辞》,是指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他曾劝屈原与世俗同流。

    D.就节选部分来看,《归田赋》抒发了张衡久居官场的苦闷心情,表露出他对朝政的期盼与失望之情。

    2《归田赋》中的张衡和《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其归隐的原因、作抉择时的心理和最终结果有何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魏征,巨鹿人也。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日:“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二》)

    (乙)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B.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C.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D.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洗(xian)马,一作“先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

    B.太宗,中国古代帝王谥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谥号通常为“太祖”或“高祖”,第二代帝王的谥号多为“太宗”。

    C.中钩,指春秋时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衣带钩的事。管仲曾辅佐齐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小白即位为齐桓公后,既往不咎,以管仲为相。

    D.三驱,指古代圣贤之君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是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颇有深谋远算。在太宗和隐太子的权力斗争中,魏征劝谏李建成早做打算,后来面对太宗的指责,魏征坦言李建成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

    B.魏征被赞忠诚奉国。魏征欣幸遇到了赏识自己的皇帝,竭尽才力来效劳。太宗李世民夸赞他忠心为国,直言劝谏前后二百多件事,都称自己的心意。

    C.魏征在朝遭人嫉恨。魏征之前是追随隐太子的,隐太子被诛后,又转而投奔太宗李世民并被委以重任、厚加礼遇,因此,朝中长孙无忌等近臣颇为嫉妒。

    D.魏征敢于犯颜直谏。魏征常常不顾情面地劝谏太宗李世民,不许他做错事。他向唐太宗提出“十思”的建议,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2)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离不开交流与沟通,过去人们交流的方式主要是“面对面”;而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喜欢通过手机或电脑“键对键”地交流。有人认为“面对面”才能心贴心,有人认为“键对键”才能更坦诚。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