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随着时代的发展,蔡林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顺香居的烧卖这些武汉的老味道也在慢慢__________。
(2)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医生不仅仅要治病救人,还应该__________患者的心灵,注重他们的内心感受,以便及时反馈和交流。
(3)这是一种菌类菜,每年梅雨季节,特别是大雨过后,凡是有浅草乱石的地方,__________,我小时候经常提篮去捡。
(4)中国共产党诞生于__________、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它一诞生就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
A.消失 安慰 俯拾皆是 风雨如磐
B.消逝 安慰 比比皆是 风雨如晦
C.消失 抚慰 比比皆是 风雨如磐
D.消逝 抚慰 俯拾皆是 风雨如晦
2、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的句子组合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道歉)
②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
③食时信往,不为具食。(准备)
④乃绐为谒曰:“贺钱万”。(拜见)
⑤乃以秦王属吏。(交付)
⑥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和┄一样)
⑦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因为)
⑧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一定)
⑨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走到尽头)
⑩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说明)
⑪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若)
⑫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来往)
⑬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功劳)
⑭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难吃的)
⑮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欺辱)
⑯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因为)
⑰愿枉车骑过之。(委屈)
⑱独不怜公子姊邪?(难道)
⑲今予之生地,皆走。(目前,现在)
⑳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
A.①②③④⑥⑦⑭⑱⑲⑳ B.②③⑤⑥⑦⑩⑫⑮⑰⑱
C.③⑤⑦⑩⑪⑯⑰⑱⑲⑳ D.①⑧⑨⑪⑫⑬⑭⑮⑯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D.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吾不忍其觳觫
5、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 )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智勇多困于所溺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6、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与妻书
陈觉
云霄我的爱妻:
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处死了,你已有身孕,不可因我死而过于悲伤。他日无论生男或生女,我的父母会来抚养他的。我的作品以及我的衣物,你可以选择一些给他留作纪念。
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父亲把我俩合葬。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唯愿有鬼。“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回忆我俩在苏联求学时,互相切磋,互相勉励,课余时间闲谈琐事,共话桑麻,假期中或滑冰或避暑,或旅行或游历,形影相随。及去年返国后,你路过家门而不入,与我一路南下,共同工作。你在事业上、学业上所给我的帮助,是比任何教师任何同志都要大的,尤其是前年我本已病入膏肓,自度必为异国之鬼,而幸得你的殷勤看护,日夜不离,始得转危为安。那时若死,可说是轻于鸿毛,如今之死,则重于泰山了。
前日父亲来看我时还在设法营救我们,其诚是可感的,但我们宁愿玉碎却不愿瓦全。父母为我费了多少苦心才使我们成人,尤其是我那慈爱的母亲,我当年是瞒了她出国的。我的妹妹时常写信告诉我,母亲天天为了惦念她在异国的爱儿而流泪,我现在也懊悔此次在家乡工作时竟不去见她老人家一面,到如今已是死生永别了。前日父亲来时我还活着,而他日来时只能看到他的爱儿的尸体了。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泪了。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此祝
健康
并问王同志好
觉 手书
一九二八年十月十日
(注)陈觉(1903年—1928年),原名陈炳祥,男,湖南省醴陵泗汾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委特派员,中共醴陵县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25年冬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参加革命。1927年9月,赵云霄随陈觉到湖南醴陵参加了秋收起义,不久他们被调回湖南省委机关,组建湘南特委。1928年,由于叛徒告密,他们分别被敌人逮捕。反动当局对他们多次审讯,残酷折磨,但他们宁死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1928年10月14日,陈觉在长沙牺牲,时年25岁。
三言两语话主题(思维发展) | (1)如何理解文章最后画横线的句子? |
靓词美句随时记(语言建构) | (2)第二段引用名言有何作用?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在连绵的战火中诗人对家书的珍视及渴望。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由琵琶女的遭遇想到自己仕途的不顺,油然而生同病相怜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里,庄子指出,人要有定力与辨别力,以便能分清内心与外物,辨别光荣和耻辱,表达此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疑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侧面描写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除春花秋月之外,“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骐骥一跃,____________;驽马十驾,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且放白鹿青崖间,________________。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__。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4)素月分辉,________________,表里俱澄澈。________________,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他出师北伐中原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了曹操“破荆州,下江陵”的壮观景象后,描写了曹操的豪迈动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时的威猛气势,与他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的北伐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__________”一句总括了雄关固若金汤的形势,又以“__________”一句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盛衰无常。
(2)《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写不愿同流合污,退而洁身自好,运用比喻,抒发自己荷花般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夕阳与水鸟相映,碧水与青天相接,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引用南朝刘义隆急于建立 “_____________” 的功业,便轻率北伐,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典故,告诫当政者吸取教训,不要鲁莽从事。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
(元丰七年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①晴滩。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③,蓼茸④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①媚:美好,此处为使动用法。②清洛:洛涧,洛水。③午盏:午茶。④蓼茸:蓼菜的嫩芽。
【1】请赏析上阕三句的写景艺术。
【2】有人说词的末句“人间有味是清欢”隐含人生哲理,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入京师,观太学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于三辅”意为在三辅一带游学。“游”与“观太学”的“观”意思一样。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这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B.“举孝廉不行”意为张衡被举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汉朝由各地学校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C.“阳嘉元年”中的“阳嘉”,是汉顺帝的年号,文中的“永和”“永初”也是汉代帝王的年号,用以纪年。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常见的纪年方法。
D.“上书乞骸骨”意思是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为人谦虚,洁身自守,辞谢了多次征召,“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强调了他的不慕利禄,无意仕途。
B.传记从地动仪的质地、尺寸、规模、形体、文饰以及制作过程的精细、测定时的效验,做了井然有序的说明介绍。
C.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张衡狠狠打击了河间王的恶势力后,他就急流勇退,做出了极明智的决策。
D.最后一段是补叙的内容,其中说到张衡分条上奏指出司马迁、班固所写的有十几件事与典籍不相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①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③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你对上面的材料有何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