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理念和激 情 的结果。它们是 、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 上 。
A. 催化 一脉相承 各有千秋
B. 催生 一脉相承 平分秋色
C. 催生 相辅相成 各有千秋
D. 催化 相辅相成 平分秋色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苟以天下之大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3、将下列各句排序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场运动,因为其广阔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崛起的光辉史册。
②作为“四月青年”的一员,当我们今天在此纪念和反思这场运动时,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千言万语难以述说。
③在那个为我们今天所不断回溯,不断给予我们新的启示和力量的春天。
④在这场运动之中所凝聚和锻炼出来的这代青年,被人们亲切而光荣地称为“四月青年。
⑤我有幸和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起,共同参加和见证了一场捍卫“精神中国”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
A.④⑤②③① B.③⑤①④② C.④⑤③②① D.③⑤④②①
4、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
②两国之间的友谊,像棕榈树一样繁茂。
③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A.夸张 比喻 排比 B.排比 比喻 拟人
C.排比 夸张 拟人 D.夸张 比喻 拟人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水管王
孙博
枫城的人都尊称他为“水管王”,也有人直呼“老王”。他的手艺活儿可是一绝,专治水管爆裂、管道堵塞。恰好他姓王,这个封号给他也是当之无愧的。
以前在中国江南,老王是一名机电工程师,英文底子也不错。20 年前他移民加拿大,先在洋人公司干了几年,从事水管工程安装和维修。后来老王自立门户,公司就取名“水管王”,还雇了几个人,生意做了十多年,有口皆碑。
老王早给公司立下规矩,生意再忙星期天也要休息,雷打不动。他常会利用这一天去电影院看侦探电影,那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如果没有新片,就在家里回味经典片。今晚也不例外,外面北风呼啸,老王缩在家里重温《尼罗河上的惨案》。
刚看了十来分钟,手机突然响了。对方自称姓贾,家中地下室水管爆裂,请求他上门急救。老王一口拒绝,对方给出了五倍价钱,他也没动心。当手机第四次响起时,对方竟哭哭啼啼起来,说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怕停水停电捅出大娄子。老王听不得大男人哭,勉强答应了。
老王根据地址,一直往北开车。半个小时后,终于到了第 24 街,黑灯瞎火地摸到 14 号,见是一大片农场。他也是头一回知道,附近还有这么一个隐蔽的地方。贾先生开门,见到传说中的“水管王”,好像见到了救命恩人,马上热情地请他入屋。
贾先生身材魁梧,比老王高出大半个头,还留着八字山羊胡子,带有北方口音。他头上的棒球帽压得很低,好像故意不让人看到他的面容。更令老王感到奇怪的是,他在室内还戴着一副大墨镜,自我解释说双眼患有“畏光症”。
老王也顾不上这些闲事,就跟着贾先生来到地下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中文旧报纸和抹布,肯定是用来堵漏的。半小时不到,老王就找出了症结所在。他到车里取来短水管、弯头等零件,三下五除二地换上,前后共花了一个多小时,全部问题迎刃而解,一旁的贾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上到一楼客厅,贾先生从茶几上拿起一个大信封,问道:“王师傅,连工带料多少钱?” “一千刀。”
贾先生把信封递给老王,说道:“五千加元,都是现金。” “也太多了吧!”老王惊讶道。
贾先生一本正经地说:“电话里不是讲好的吗?五倍价。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诚信……”
老王见他这般执着,只好收下钱,笑着说:“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以后有啥活儿打电话。当然,最好不要星期天。”
贾先生开门送老王之际,一股强风扑面而来,两人条件反射般地往后退,老王的头无意中碰到了他的山羊胡子,余光中见到他的胡子松开了,显然是没粘牢。
老王急中生智,故意低下头,边快速走出门边说:“别送了,风太大。” “那您小心开车!”贾先生用力关上了门。
老王钻进车内,浑身冒冷汗。他镇定地发动车子,疾驰而去。老王一路上抽着烟,脑海中不断涌现假胡子、棒球帽、大墨镜的画面,再说压根儿没见到老人和孩子,看来贾先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侦探迷的缘故,老王决定好好查一查贾先生的底细。考虑再三,他准备从贾先生家的垃圾入手。老王上网查询后得知,贾先生住宅的区域三天后收垃圾。
那天上午九点,老王就蹲守在贾家附近。一个小时后,垃圾车如时来到贾家。接着,他尾随垃圾车来到堆填区。之后,他戴着口罩开始了长达半天的搜寻,终于在一堆旧中文报纸、信件中发现了端倪。他将贾家垃圾全部带回家,上网展开比对研究,终于发现了秘密,这个贾先生可是个大人物啊,但他并不姓贾……
一周后,中国驻枫城总领事馆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内文和信封都是用电脑打字的,并未留下寄信人地址。内文写着:“百名红通人员方海鹏,藏匿于枫城第 24 街 14 号。他自称姓贾,留有假八字山羊胡。加拿大朝阳群众于 2018 年 2 月 2 日。”
半年之后,老王看晚间电视新闻报道,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协调下,外逃18年的方海鹏回国投案自首。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顺手开了一瓶茅台酒。
(本文获第五届世界华文法治微小说大赛特等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次运用伏笔和照应,比如文中对贾先生居住环境、身在室内而怪异的打扮和地下室满地的中文旧报纸的描写,暗示了贾先生在逃腐败分子的身份,使后文情节的展开自然而合理。
B.“贾先生一本正经地说:‘电话里不是讲好的吗?五倍价。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诚信……’”小说寓贬于褒,充满讽刺性的刻画了一个财大气粗、表面诚信实则虚伪的“假面人”形象。
C.小说通过描写一位中国移民在一次维修中意外发现一名“红通”逃犯的故事,说明只要人民群众发挥聪明才智,调动反腐的积极性,腐败分子就无处藏身,揭示了人民反腐的主题。
D.小说构思精巧,在细节描写中展示在逃腐败分子的生活情境,在巧合中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独特的艺术匠心,另一方面也艺术地再现了腐败分子逃亡生活。
【2】文中的“水管王”这一人物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3】小说划横线处两次写到“风”,请结合小说,分别分析它们的作用。
7、名句默写。
(1)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以“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一系列日常小事为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广阔浩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仓中粮食作比较,表现阿房宫极尽奢华、耗费巨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在欢乐之余,往往会有人生短暂之叹。苏轼曾在《赤壁赋》中借飞虫米粒慨叹人生如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曹操也曾在《短歌行》中感慨人生“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上所有的人的称赞和诽谤,都没有刻意改变自身的行为和心理,这是因为他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⑼《廉颇蔺相如列传》宣言曰:“我见相如,必(_____)之。”
⑽《念奴娇·赤壁怀古》故(_____)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⑾《定风波》归去,也无风雨也无(_____)。
⑿《醉花阴》东(_____)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⒀《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_____)相识。
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惜流年,(_____)愁风雨,树犹如此!
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_____)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用比兴的手法表达女主人公一腔怨愤的两句式“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荀子以“_________,______”和千里马一跃也达不到十步远构成对比,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
(3)苏轼《赤壁赋》中,“客”希望与神仙相游,与明月同在,但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发出“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4)《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要实事求是。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人的感受来侧面衬托蜀道的高险。
(2)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的意思相近。
(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一句和“____________”一句都写了桃花源人请武陵人到家中做客的动作。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
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此词写于词人屡遭贬谪的晚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首两句从总体上写出了词人夜宿驿舍的气氛和感受。“遥夜”即长夜,不仅讲出是夜深,而且表现出一种客舍之夜漫长难度的情味。
B. “梦破鼠窥灯”中的“窥”字得神,一方面表现了老鼠偷油时那种胆小警惕的神态,一方面也表现了驿舍的环境气氛和词人的主观心境。
C. “门外马嘶人起”,结得余意不尽。一夜的清净冷寂,到此方显示出暖意和生气。这意味着词人即将踏上充满希望、前途光明的旅程。
D. 这首词很短,却十分精练生动地勾出了一个完整的时间流程,由沉沉遥夜,到梦破难眠,再到马嘶人起,而在这流程中自然地展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2】这首词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苏颋,字廷硕,弱敏悟,一览至千言,辄覆诵。第进士,调乌程尉。武后封嵩高,除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再迁监察御史。长安中,诏覆来俊臣等冤狱,颋验发其诬,多从洗宥。迁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时瑰①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在禁莞②,朝廷荣之。
玄宗平内难,书诏填委,独顺在太极后阁,口所占授,功状百绪,轻重无所盖。书史白曰:“丐公徐之,不然,手腕脱矣。”中书令李峤曰:“舍人思若涌泉,吾所不及。”迁太常少卿,仍知制诰。遗父丧,起为工部侍郎,不开,终制乃就职。帝问宰相:“有自工部侍郎得中书侍郎乎?”对曰:“陛下任贤惟所命,何资之计?”乃诰以颋为中书侍郎。明日加知制诰。时李乂对掌书命,帝曰:“前世李峤、苏味道文擅当时,号‘苏李’。今朕得顺及义,何愧前人哉!”俄袭封许国公。
开元四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修国史,与宋璟同当国。璟刚正,多所裁决,颋能推其长。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二人相得欢甚。璟尝曰;“吾与苏氏父子同为宰相,仆射长厚,自是国器;若献可替否,事至即断,尽公不顾私,则今丞相为过之。”
八年,罢为礼部尚书。俄检校益州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州。巂州蛮苴院与吐蕃连谋入寇,获谍者,吏请讨之,颋不听,移书还其谍曰:“毋得尔。”苴院羞悔,不敢侵边。
从封泰山,诏颂朝觐坛,世咨其文。还,分主十铨③事。卒,年五十八。诏赠右丞相,谥曰文宪。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帝爱其文,曰:“卿所为诏令,别录副本,署臣某撰,朕当留中。”后遂为故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
(注)①瑰:苏之父苏瑰,官至左仆射。②禁筅:宫门管钥,喻指宫廷中的机要部门。③十铨:唐玄宗采纳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议,将吏部的官吏选授事物分为十铨,命苏颋等十人主持吏部铨选。
【1】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B. 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C. 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D. 在帝前敷奏/璟有未及/或少屈/颋辄助成之/有不会意/颋更申璟所执/故帝未尝不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指男子20岁举行冠礼后在本名以外所起的别名,一般与本名的意义没有关系。
B. 国公:唐代爵位的等级之一,地位在王之下,在郡公、县公、县侯之上,极为尊贵。
C. 吐蕃:是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据有今西藏地区的全部,势力曾达西域、河陇地区。
D. 封泰山:意为到泰山举行祭天大典,是古代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
A. 苏颋思维敏捷,聪明过人。他一览千字,并且立刻就能背诵;他草拟诏书思如泉涌,而且斟酌恰当。
B. 苏颋举重若轻,不战屈人。吐蕃勾结巂州蛮族谋划入侵,他归还间谍,修书警示,使吐蕃不敢妄动。
C. 苏颋深得赏识,多次升迁。武则天当政时,他官至中书舍人;唐玄宗执政时,曾破格提拔他为中书侍郎。
D. 苏颋文才超群,极受推崇。皇帝认为他不在前代李峤、苏味道之下,将其所草诏令的副本留在宫中欣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遭父丧,起为工部侍郎,辞不拜,终制乃就职。
(2)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
15、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30-150字。
(1)请从《战争与和平》中尼古拉·罗斯托夫、塔莎·罗斯托娃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人,概述其性格特点,并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请从《边城》中翠翠、傩送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人,概述其性格特点,并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3)请从《苏东坡传》中欧阳修、苏洵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人,概述其性格特点,并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