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化传承,是要有载体有传人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中华文明若要绵延相续,不绝如缕,希望就在孩子们身上。
②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疏忽,一点微不足道的失误有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③这个贩毒组织近来购置了一批火力极强的武器,对他们而言这简直是如虎添翼,我边防检查站的缉毒官兵倍感压力。
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运动健身受到热捧。教练提醒,健身塑形需要长期坚持,一旦放弃,会导致髀肉复生,很快反弹。
⑤清晨,重庆10余万群众高举“舍身为人民,热血铸警魂”等字样的横幅来送别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而临危受命的英雄周鑫。
⑥能够不断认识并提升自我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然而网络“键盘侠”们却只盯着别人的过失,对自身的问题却目不见睫。
A.①②⑥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B.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巴金先生记述性、回忆性文字的汇编《我的家》,该书以图文的形式首次全面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
C.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D.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要求各地各部门解除对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措施。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C.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妪每谓余曰
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4、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为人欲引去
A.有损于己,无益于人 B.必合乎自然
C.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 D.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5、对下列诗句的意境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描绘了滁州西涧的画幅,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
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
C.“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这首诗呈现的是乡村野外荒凉、寂静的气氛。
D.欧阳修的闺怨词《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二句,闺中怨妇借暮春景象,感叹青春消逝和精神上的孤寂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牛老爷的痰盂
老舍
牛老爷在做税关监督的时候,曾经亲手打过庶务科科长两个很响的嘴巴。打嘴巴的原因是买汽车。庶务科科长是个摩登人物,很晓得汽车的式样,构造,舒适,速度,与怎样拿扣头。车,设若完全由一般的摩登人物来看,真是辆好车,式样新,座位舒服,走得稳而快。
科长押着新车,很得意地开到监督门外。监督正在书房里看书。所谓看书,就是在床上躺着吸烟,而枕旁放着一本书。遇到客人来,监督便吸一气烟,翻一翻书。
科长进了书房,监督可是并没去翻那本天书。科长不是客人,监督用不着客气。连连吸了好几气烟,监督发了话:“你知道我干吗买这辆车?”
“衙门的那辆太旧了,”科长试着说,“那还是一” 他要说,“那还是去年买的呢,”可是觉出“去年”与那“还”字间的文气不甚顺溜。
监督摇了头:“一点也不对!我为的是看看你办事的能力怎样。第一件我要问你的,你知道我的房子是新赁的,而没有车棚,同时你又晓得我得坐汽车,为什么不先派人来造车棚子呢?”
“马上我就派人来修!马上——”科长的嘴忽然有点结巴。“马上?你早干什么来着?先看看车去!”科长急忙往外走,心里轻松了一点,以为一看见车,监督必能转怒为笑的。
看了车里边一眼,监督给了科长两个嘴巴。
“我问你,”监督用热辣辣的手指,指着科长热辣辣的脸蛋:“你晓得不晓得我这老一点的人有时候是要吐痰的?痰要是吐在车里是否合于卫生?那么,为什么不在车里安个痰盂?”“马上就去安一个!”科长遮着脸说。
“安什么样子的?怎么个安法?我问你!”监督的绿脸上满跳起更绿的筋,像一张不甚体面的倭瓜叶似的。“买一只小白铜的,大概——”
“买一只,还大概?你这个东西永远不会发达了,你根本不拿事当事做!你进来!”
科长随着监督又进了书房,监督喝了口酽茶,喘了口气,继续训话:“就拿安一只痰盂说,这里有多少学问与思想!买一只,还大概?哼!以科学的态度来讲,凡事不准说大概!告诉你,先以艺术的观点来说,这只痰盂必须做得极美,必定不能随便买一只。它的质,它的形,都须研究一番。据我看,铜的太亮,铁的太蠢,镀银的太俗,顶好是玉的。至于形,若是仿古呢,不妨仿制古代的壶或卣,上面刻上钟鼎文,若是新创呢,就应当先绘图,看了图再决定上面雕刻什么。质与形之外,还要顾到卫生的条件。它下面必须有一条不碍事的皮管或钢管,通到车外,使痰滑到车外,落在街上,而不能长久地积在盂中。与此相关的,还要研究痰盂的位置与安法;位置,不用说,必须极方便;安法,不用说必须利用机械学的知识,盖儿自动地起落,盂的本身也能转动,以备车里有二人以上的时候都不费事而能吐痰。我这不过是指示个大概,可已经包括好几种学问在内;要是安心去细想,问题还多得很呢!你呀,年轻的人,就是吃亏在不会用这个。”监督指了指脑袋。
科长“嗯”了一声。
“嗯什么?”监督又强硬起来,“我说你没有脑子!" 科长摸不着头脑,一手遮脸,一手抓头。
监督叹了口气。“你回去吧,先派四名木匠,四名泥水匠,两名漆匠,两名机器匠来。车棚,痰盂,地板,浴室,小孩的玩具,都得收拾与建造。我用不着你,我自己会告诉他们怎么办。”
科长先把木匠们派来,而后到医院去看牙。第二天、第三天,几乎是天天,他总到监督宅里去看一眼,仿佛他很喜欢牛监督似的。
在监督宅里,他遇见了会计科长。会计科长不但没挨嘴巴,并且连监督家中的厨子与男女仆的工钱也蒙监督允准由衙门里代开;关于那十几个匠人的工资自然更没有问题。
十几个工人几乎是昼夜不停地工作,连监督的小孩坐着玩的小板凳都由监督自出花样,用红木做面,精嵌蛤蚌的花儿。可是没看见他们做那个艺术的科学的卫生的痰盂,原来监督已决定到福建定做五十个闽漆嵌银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牛老爷的痰盂”为题,新颖而又有讽刺意味,小说中嘲讽的对象不仅有主人公税关监督,还有庶务科长和会计科长。
B.“科长不是客人,监督用不着客气”,这既揭示了监督对待不同身份的人态度不同的势利,又暗示了后文他对庶务科长的态度。
C.庶务科长“挨嘴巴”是小说的中心故事,文中多次描写与之相关的细节,既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又使小说在结构上浑然一体。
D.小说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尤其是税关监督牛老爷这--形象,正是借助极富个性的语言描写,让人读来如在眼前。
【2】小说在情节发展上善于制造意外,请从文中找出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请概括小说主人公税关监督身上有哪些“老爷”做派,并结合小说中与“痰盂”有关的情节简要分析。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对“高”处总有别样的喜好,陶渊明在 《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透露若是在高冈,他愿放声呼啸;而王勃也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他愿意驾着马车行驶于高高的道路上。
(2)同样是写女子,陆游的《钗头凤》中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女子经历相思之苦时泪水洗尽胭脂、湿透手帕的柔美;辛弃疾则在《青玉案·元夕》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戴着头饰的盛妆妇女的华美。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的感慨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类似。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阐发他的治国思想,他认为对内要使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仕途的厌倦失望。
(3)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根据描绘的情境写出《李凭箜篌引》中相应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坚守节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子欣赏纯厚质朴,《老子》中认为真实可信的话语不华丽,华丽的话语不真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之美,美在山水,美在李白《蜀道难》笔下“________,________”的水石激荡,山谷空鸣。
(2)《离骚》中表达屈原“只要保持本心确实美好,哪管别人是否了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中国之美,美在宫阙,美在杜牧《阿房官赋》中“________,________”的萦回曲折,屋角尖耸。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
(1)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欲洁其身,________________。君子之仕也,________________。(《论语》)
(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_。(《长亭送别》)
(4)圣人不凝滞于物,________________。世人皆浊,________________?(《渔父》)
(5)关山难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
(6)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11、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自己对投机取巧、苟合取悦的世俗和没有规则、不守法度的社会现实绝不妥协的思想态度。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意或思念之情。如:《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就表达思念之情。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无论年纪大小,只要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为说明君子实现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方法,荀子用“ _______,_______”巧妙设喻类比。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蜀道难》中以行人的动作描写突出蜀道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 雪注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①,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雪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注:诗写于叛军占领长安时期。①绿:这里指酒。
【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面对雪景的愁绪。不同的是,杜甫愁的是战乱中的苦难,罗隐愁的是 中的不幸。
【2】古人说杜诗颈联语言“变换得妙”。请以“无绿”“似红”为例分析语言表达的巧妙之处。
14、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爽,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B.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C.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D.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即黄河以东,在文言文中“河”一般特指黄河。
B.侍御史,简称“御史”“侍御”。唐朝时,侍御史所居称“台院”,居三院之首。
C.元和,唐朝的一个年号,“庆历四年春”的“庆历”是宋朝的年号。
D.京师,古代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也可指天子的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少有才华。他小时候就聪明出众,富有文采,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当时同辈都推崇他。
B.柳宗元受到器重。唐顺宗即帝位后,特别看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引入禁宫之中,一起商议大事。
C.柳宗元重视友情。刘禹锡被调任播州刺史,柳宗元担心刘禹锡不方便去蛮地做官,请求与刘禹锡互换任地。
D.柳宗元提携后辈。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一些学子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的人,都会成为名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5】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柳宗元的形象,请举出一种手法,并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庙里人多热闹,但他不善管理账务,丢三落四,所以经常入不敷出;而韦陀虽是管账的好手,但他成天阴着脸,使得求拜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后来,佛祖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来客,而韦陀一丝不苟,则让他管理账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密切配合下,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