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髡钳,古代刑罚名,指将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脖子。髡,剃去头发;钳,用铁圈束颈。
B. 单于,匈奴称其最高首领为“撑犁孤涂单于”,并以其名为国号。单于,是汉译的简称。
C. 孝文,汉帝刘恒谥号。《律法》为“文”,但汉以孝治国,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D.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 古人讲究“偷闲”,不从容,人生太急;太从容,生命浪费,其要在度。终日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
②综艺节目应当担负起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一味地追求点击率,并不能让网络综艺枝繁叶茂,反而会愈发外强中干。
③新主创团队耗时多年“创作”《舌尖上的中国3》开播了,令央视领导们和赞助商们始料未及的是,第三季的《舌尖》毁誉参半。
④一直以来,普利策奖被认为是新闻业的标杆,从最初的新闻奖,到现在设立了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综合奖项,其影响力经久不息。
⑤一轮明日普照大地,朗朗乾坤,一碧万顷,我们欢快地走出家门,被阴雨笼罩多日的灰色心情,终于在艳阳下转晴。
⑥他又一次求职失败,不由得想起长辈平时的谆谆教诲,他全当作秋风过耳,如今身无长技,后悔莫及。
A. ②③④ B. ①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斑马线是行人的安全线、生命线,礼让斑马线不仅是文明行为,更是法律规定。新交规出台后,车让行人蔚然成风。
B.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精准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才会让祖国大地表里山河,山更青天更蓝,人民生活更幸福。
C.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家书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家书因寄寓着亲情、艺术、历史等丰富内涵而历久弥新,愈加珍贵。
D. 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改革是“五位一体”的综合改革,特别是经济、政治领域入木三分的改革力度无一不与民生、公平息息相关。
②近年来发生的长跑猝死的案例,让一些学校在校园体育比赛中,取消了长跑项目。而学校这种投鼠忌器的心理,将随着新体育工作标准的出台而改变。
③我们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以法律来促进“好人有好报”价值观的弘扬,让社会道德回归自然,使互帮互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蔚然成风。
④当前,有些人为了解决暂时的资金短缺问题,经常通过一些非法渠道来借取高利贷,这种火中取栗的错误做法,往往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
⑤传统的“大众文艺”除了发表在期刊上、印刷成图书的小说之外,还有戏曲、歌曲、相声、小品、舞蹈、杂技、评书、器乐……汗牛充栋,罗列不尽。
⑥有些电影的制片方与发行方对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拒绝3D,请给喜欢2D电影的观众一次机会,让我们好好地看场电影”的呼吁置若罔闻,一味追求3D模式。
A. ①④⑥ B. ②③⑥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美国非裔导演巴里·杰金斯自编自导的《月光男孩》,勇夺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这部讲述一个黑人男孩成长故事的作品,在近几年出品的黑人主题电影中可谓独树一帜。
②针对传承与创新动力不足、保护力度不够、机制体制僵化等问题,有关部门提出,要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传统技艺薪火相传,大力推动“老字号十互联网”工程, 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③作为开年首部好莱坞动作大片,《极限特工:终极回归》如愿收获了“开年第一冠”的票房佳绩,但豆瓣网评分却差强人意,仅5.8分。
④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显示技术派、低价格派、用户派三大阵营分庭抗礼的格局。短期来看,这种竞争格局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⑤“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京东也好,天猫也好,这些电商平台都已经是巨人级企业,应该担负整体提升中国网购商品质量的责任,而不是浑水摸鱼。
⑥春节期间,记者走访发现,与不瘟不火的售楼处相比,在本市一些大型购物中心内的楼盘推介活动显得人气更足。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6、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杨澜:多亏老爸不帮忙
王 磊
1990年,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起初在求职路上非常不顺,一次次的劳碌奔波,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碰壁,一些用人单位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度也深深刺伤了她的心。
一天晚上,在外奔波了一天的杨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一进家门压在心里的委屈就猛地涌了上来。一向要强的她从来没有向父母要求过什么,可这次她却暗暗地埋怨起了父母。身边很多熟人都通过家里的关系找到了工作,可自己却要独自一人风尘仆仆地四处奔波,杨澜越想越不是滋味。吃晚饭时,犹豫了很久的杨澜还是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爸爸,你有那么多朋友,能不能帮我托托关系找份工作?”可是,让杨澜没想到的是,一向把自己视作掌上明珠的父亲却一口拒绝了她。看到父亲这么干脆的拒绝,再想起这些日子奔波的委屈,杨澜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然而父亲却没有安慰她,反而很严肃地问她:“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是不是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是不是已经成年了?”这一连串的质问把杨澜问住了,沉默半晌,她才轻轻点了点头。“孩子,我和你母亲的责任已经尽到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父亲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望着父亲的背影,杨澜的心几乎要碎了。那天晚上,杨澜彻夜未眠,她无法理解父亲的决定,但她清楚地知道,父亲一旦做了决定,就绝不会有丝毫的改变。杨澜越想越委屈,躲在被子里大哭了一场。哭完后,杨澜坚定地告诉自己:从今以后,再没有人给自己任何帮助了,要想生存,就必须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因为没有了任何依靠,杨澜每天都全力以赴地为谋求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努力。渐渐地,她从多次的碰壁中学到了许多技巧和智慧,她本人也迅速成熟起来。终于,杨澜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半年后,她又幸运地加盟央视《正大综艺》,开始了人生的腾飞。
这段曲折的经历,让杨澜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人能替你生活,要想成功,就不要奢望有任何依靠,只能靠自己打拼!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杨澜在工作中非常卖力,很快就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从《正大综艺》金牌主持到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始终充满自信地一路走来。
如今,在事业上已功成名就的杨澜,在谈起这段往事时,曾微笑着说道:“如果当年父亲帮我找了工作,那么现在的我很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个小职员而已。多亏了爸爸没帮我,我才能咬紧牙关硬着头皮闯了过来,从而打拼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有所依靠的时候,即使日子过得不尽如人意,可只要能勉强过得下去,那么也就得过且过了;而你一旦失去了依靠,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努力奋斗了。这个过程虽然苦涩艰辛,却能让你拥有全新的眼界和智慧。不要以为躲在可以依靠的港湾里就是幸福,要知道这样的幸福只会让你慢慢丧失斗志,所以,要想活出自己的精彩,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世界上什么都不能依靠一辈子,除了你不屈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杨澜的心被一些用人单位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度深深地刺伤,因此导致刚开始时在求职路上多次碰壁。
B. 从求职遇挫后对父母的“暗暗埋怨”、要求帮助遭拒后的“鼻子一酸”中可以看出,杨澜当初并不理解父母在找工作上的“不帮忙”。
C. 文章通过神态、语言等正面描写而不是侧面介绍,表现了“父亲”期望已经大学毕业的杨澜能自己承担起成年人责任的坚定决心。
D. 在事业上已功成名就时,当杨澜回忆起过去曲折的求职经历,她用“微笑”表达了对
父亲当初在找工作上“不帮忙”的理解和感激。
E. 文章通过从刚毕业时的求职无门到最终拥有“一片自己的天地”的境遇变化,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不气馁、能自立、敢打拼的杨澜形象。
【2】“从《正大综艺》金牌主持到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始终充满自信地一路走来”,请简要概括杨澜能够“始终充满自信”的原因。
【3】有人说,如果杨澜在大学刚毕业时就得到她父亲的帮助,也许她就能获得更快、更大的成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爸爸不帮忙”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的“_________”,似有不寻求显赫的思想,但我们时代青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辛弃疾借霍去病筑坛祭天的典故“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在讽刺刘义隆的同时,借以警告好大喜功的当朝统治者。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是王安石的观点,但荀子《劝学》中却这样认为“_________,_________”,其强调的是君子并没有特别之处,只是善于借力外物。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_,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杜牧《阿房宫赋》)
(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述的现象一致。
(2)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在《三峡》中引用渔者歌词渲染三峡秋季凄凉氛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借前圣勉励自己保持清白节操,为正直信仰而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李白从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蜀道中水流湍急势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其《师说》中以孔子从师的例证证明了“____________”的观点,而郯子等人道德学问不及孔子又与后文“____________ ”的观点相照应,论证严密。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与男子在结婚问题上产生分歧后,她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原因,再将婚期定在秋天以平息男子的愤怒。
12、按要求填空
(1)脚著谢公屐,________________。(李白《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3)秦观《踏莎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了“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两则典故。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声声慢·咏桂花
吴文英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①,禁寒粉粟生肌。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②愁重,问谁持金锸③,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注)①昭阳:皇宫名,这里泛指皇宫。②三十六宫:言宫宇之外,这里借指月中广寒宫。③锸:锹,插地起土的农具。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咏桂花,托物言志,借桂花的美丽浓香表现了自己高洁脱俗的高尚节操。
B.词的下阕“三十六宫”三句是虚写,由眼前的桂花联想到月中广寒宫和愁怨的嫦娥。
C.词人借嫦娥之愁写自己之愁,借自然之秋写人生之秋,无限的人生悲慨尽在其中。
D.词人触景生情,由桂花凋零之景生出了淹留在外,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无限悲叹。
【2】词的上阕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桂花树的?请结合词句答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吴潘二子事
(清)顾炎武
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并弃其诸生,以诗文自豪。既而曰:“此不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怀纸吮笔,早夜矻矻。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
会湖州庄氏难作。庄名廷鑨,目双盲,不甚通晓古今。以史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之说,奋欲著书。廷鑨得之,则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书冗杂不足道也。廷鑨死其父胤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遂梓行之。慕吴、潘盛名,引以为重,列诸参阅姓名中。
书凡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辞未经删削者。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归安令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有吏教之买此书,恐吓庄氏。庄氏欲应之,或曰:“踵此而来,尽子之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遂谢之荣。之荣告诸大吏,大吏右庄氏,不直之荣。之荣入京师,摘忌讳语,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及弟侄等,并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发廷鑨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所杀七十余人,而吴、潘二子与其难。当鞫讯时,或有改辞以求脱者。吴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故,不骂亦不辨。
其平居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则两人同也。予之适越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第。潘子规余慎,无以甥贵稍贬其节,余谢不敢。二子少余十余岁,而予视为畏友,以此也。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二子所著书若干卷,未脱稿,又假予所蓄书千余卷,尽亡。予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故书之。且其人实史才,非庄生者流也。
(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B.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C.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D.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这里指“科举之路”。
B.左丘,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相传著有《左传》和《国语》。
C.及第,指科学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D.畏友,品德端重让人敬畏的朋友,也指不拘年岁、辈分的朋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炎、潘柽章有才华而又有气节,在明朝灭亡之后,放弃寻求功名之路,以诗文自豪自娱。
B.吴炎、潘柽章认为只有写出一代史书才能留传后世,于是,他们广泛搜集材料,埋头写作。
C.吴炎、潘柽章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渐有了名声,两人就应邀参与了庄廷鑨《明书》的编辑。
D.吴炎、潘柽章平时对父母孝敬,对朋友友爱,感情真诚厚道,以古人为榜样,可谓志同道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
(2)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
【5】作者对同样是写史书者的吴炎、潘柽章二子和庄廷鑨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15、作文(任选一题。把题目抄或写在作文纸上)
①《笔墨祭》结尾说:“颜真卿书法的厚重庄严,历来让人联想到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同样品格。”这是认为“字如其人”;但也有人以秦桧为例,说秦桧的字很好,人却是遗臭万年的奸臣,由此得出“字未必如其人”的结论。
对此,你怎么看?请以“字如其人论”或“字未必如其人论”为题(二者选择其一),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可以就书法立论,也可以由书法说开去;观点明确,论证合理,结构清晰。不少于700字。
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多都表现为某种技艺,如文学(诗词歌赋、小说、戏曲)、书法、绘画、剪纸、曲艺及建筑、园林……假如某天醒来,你居然就成了某一方面的专家高手,你想成为哪一种高人,将会发生什么故事?……
请展开想象,以“早晨醒来,我忽然发现,自己成了一名……”为开头,写一篇记叙文,体现出你对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感受或认识。要求:发挥想象,有细节,有描写。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