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c.甲、乙溶液中的pH均增大
d.若将稀硫酸换为硫酸铜溶液,则甲、乙中铜片的质量均增加
(2)甲、乙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原电池工作过程中,电流由_________(填“铜片”或“锌片”)经导线流向___________(填“铜片”或“锌片”);溶液中的向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移动。
(3)当甲中溶液质量增重时,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_,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4)对甲、乙装置做如下变化后,可形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
a.甲中铜片换成锌片
b.乙中锌片和铜片相互倾斜至上端接触
c.甲中稀硫酸用乙醇代替
3、现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其序号按要求填入空格内:
①淀粉和纤维素 ②正丁烷和异丁烷 ③H、D、T ④O2和O3 ⑤乙醇和甲醇 ⑥CH3COOH和HCOOCH3
(1)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
(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
4、(1)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热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______热反应。反应_____(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图(b)表示。
(2)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放出热量。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那么Q1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Q2。
(3)已知:4HCl+O2=2Cl2+2H2O,该反应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则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 kJ。
5、将一只铝制的易拉罐内充满二氧化碳,然后往罐内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密封罐口,经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凹瘪,又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重新鼓起来。
(1)罐壁凹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瘪罐重新鼓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6、(1)下列五种物质中①Ne②H2O③NH3④KOH⑤Na2O,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既存在共价键又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2)下列变化中,①Br2挥发,②烧碱熔化,③NaCl溶于水,④H2SO4溶于水,⑤O2溶于水,⑥Na2O2溶于水。(下列各空用序号做答)
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族 周期 | I 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族 |
2 |
|
|
| ① | ② | ③ |
|
|
3 | ④ |
| ⑤ |
|
| ⑥ | ⑦ | ⑧ |
4 | ⑨ |
|
|
|
|
| ⑩ |
|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③、⑥、⑦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5)元素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该化合物可用于形成燃料电池,写出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8、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标号)。
a.高 b.低 c.相等
(2)装置②中反应后溶液的温度__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3)已知断裂1mo1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H —H :436kJ,I —I :151kJ,H— I :299kJ。则反应 H2+I2 = 2HI的能量变化为______(填标号)。
a.无能量变化 b.吸热 c.放热
(4)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与碱金属的活动性有关。锂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的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9、人类利用能源经历了三个时期。
(1)柴草时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木材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成__能和光能。
(2)化石能源时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电子式为,其化学键类型是__(选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石油化工生产可以合成某有机物,其分子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据此写出该物质的结构式或结构简式__。
(4)多能源结构时期:基于环保理念,将逐步减少传统燃油汽车的使用,燃料电池汽车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其基本工作原理与铜锌原电池相同。
根据图中电子流动方向判断A电极是__(选填“正极”或“负极”);氢氧燃料电池的优点是__(写一条即可)。
10、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1)已知:3Cl2+8NH3 === 6NH4Cl+ N2,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当有少量Cl2泄漏,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喷射石灰乳等碱性物质可以减轻少量Cl2泄漏造成的危害。Cl2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常用烧碱溶液吸收Cl2。若将Cl2通入热的烧碱溶液中,可以得到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液。当NaCl和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时,混合液中NaClO和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1、某可逆反应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3分钟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C均为气体,B为固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2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5mol·L-l·min-1
B.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反应限度
C.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反应限度
D.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60%
12、为探究SO2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图系列实验。
(1)①中开始时无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浑浊,写出有关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③中发生反应后的铁元素的价态为___。
(3)试写出④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若通入的气体改为CO2,那么①②③④中哪个会出现与SO2不同的现象?___(填序号)。
13、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填字母);
(2)800℃,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是___ ;
(3)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
14、研究氮的循环和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价值。
I.氮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和铵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设备1、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备2中通入的物质A是__________。
II.氨氮废水的处理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氨氮废水中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某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如下:
(1)过程①的目的是将NH4+转化成NH3,并通过鼓入大量热空气将氨气吹出,写出NH4+转化成NH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加入NaClO溶液可将氨氮化合物转化为无毒物质,反应后含氮元素、氯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含余氯废水中含有NaClO,则X可选用__________(填序号)的溶液达到去除余氯的目的。
a.KOH b.Na2SO3 c.KMnO4 d.NaCl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N2O42NO2,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曲线_______(填“A”或“B”)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0到1min中内用A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是______,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B的转化率___。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 v(NO2)=0.3 mol·L-1·min-1,乙中v(N2O4)=0.2 mol·L-1·min-1,则__________中反应更快。
(3)下列描述能表示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
A 容器中A与B的物质的量相等
B 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2v(A)=v(B)
D 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E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Ⅱ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N2O5),则石墨I电极是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石墨Ⅱ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