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自贡高二(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B大堰河被贫苦的生活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但却剥夺不了她内心世界的美丽丰富。虽然她与乳儿之间存在一种金钱关系,但这丝毫没影响她对乳儿的深切关爱。

    C.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D.我国重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可西里,鼓浪屿,一个被誉为西北“净土”,一个获赞为东南“明珠”,两地申遗成功,可歌可泣,每一个中国人都与有荣焉。

    ②吴女士说:“我家的生活垃圾经常不胫而走,我本以为是保洁人员帮忙扔掉的,后来才知道是我家隔壁的姑娘顺手给带下楼的。”

    ③路旁的灯冷清得多,没精打采地睁着眼儿。人们匆匆过来过去,都各自忙去了,只有我闲得出奇。

    ④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很多已长眠于地下,可是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永远被人们记在心中。

    ⑤在他看来,崔永元向范冰冰道歉,娱乐圈中个人的恩怨可以告一段落,但税务部门刚刚开启的调查决不能就坡下驴、偃旗息鼓

    ⑥蔡元培校长将大家提出的关于北京大学改革方向的建议束之高阁,异常重视。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方六七十,五六十 ②其礼乐,以俟君子

    B.①无伤也,是仁术也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C.①树之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②为国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D.①闻声,不忍食其肉 ②皆出于此乎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姹紫嫣红的光芒,就好像是彩虹织成似的。

    B《围城》算不上畅销书,但它以其特立独行的语言、生动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入微的细节,以及对人生世态的深刻解读,毫无疑问地成为一部有分量的小说。

    C这一仗打得真是艰苦卓绝,直到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才算功败垂成,取得小胜。

    D一个人一旦有了官位,许多朋友就会纷至沓来。稍有不慎,就会迷失方向。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慎交友距离交友,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

     

  • 5、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当一些年纪较大的群众前来咨询时,消防官兵用最 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他们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切实增强了普通群众的消防意识。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 简洁   如临深渊   B. 南辕北辙 简捷   如履薄冰

    C. 买椟还珠 简洁   如临深渊   D. 买椟还珠 简捷   如履薄冰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当前共享经济已经有大量资金投入。2013年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约为传统租赁经济的1/16。2016年共享经济融资规模约1010亿元,同比增长130%。预计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3300亿美元,并与传统租赁经济规模持平。共享经济将潜移默化地实现社会公德培育。增进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在公共话语空间让共享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得到充分的讨论,实现社会道德的自我修正。比如媒体、社交网站经常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与讨论,就是一种社会道德培育的过程。消费者将更多地参与到共享经济中,既作为共享经济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也作为共享经济的受益者,创新活力不断提高,有效供给不断扩大,新的就业模式不断涌现,进而使得共享发展理念的转化落地,以共建带动共享发展的加快实现。

    (摘编自2018年3月28日微信公共平台)

    材料二:

    共享经济,是由个人或第三方平台将闲置资源或服务有偿分享给需求者,并从中获得报酬的经济模式,其核心特征是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资源优化配置。在讨论共享经济的内涵与现状时,有必要对共享经济的广义与狭义概念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从狭义来看,共享经济是以获得一定报酬为目的,陌生人之间物品使用权暂时性转移的商业模式。随着共享经济内涵的不断扩展,广义的共享经济模式已经涉及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对闲置的物品进行租赁、二手转让等经济模式,同时共享经济模式也包括对闲置资产、技能、服务进行共享的协同生活方式。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型租赁经济模式,往往被视为广义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共享经济领域直接融资规模约1490亿元,同比下降23.2%,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其中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500万人,创造大量的灵活就业机会。

    (摘编自2019年03月19日《工人日报》)

    材料三:

    共享经济是一种将闲置物品、资源、空间、知识等进行相应整合的经济模式。从产权角度来说,就是将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从构成要素来讲,包括供给端愿意分享闲置资源所有者、高效的共享系统、消费端的大众三大组成部分。

    共享经济需要人们用智能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下载相应的应用软件,提供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在应用软件上搜索自己想要的资源,实现需求的满足。

    共享经济弱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其首要逻辑就是使得那些因为私有化而得不到有效利用的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发挥其作为商品本身的有用性,逐渐改变人们对于拥有具体商品的诉求,变成对其使用权的重视,是对中国人思维逻辑的一大颠覆。

    所有者和消费者的互相信任,是彼此之间在共享经济下发生商业行为的逻辑起点。现代商业文明建立在互联网这一巨大的虚拟媒介之上,相对于传统经济来说,对社会的信用体系有着更高的要求。服务平台还需要靠供需双方的信用来支撑平台良性发展;对经济行为的监管者——政府来说,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按需分配,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做到即需即用,是共享经济的另一重要逻辑。人们将自己的闲置资源拿出来进行循环利用,需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以低于私有化的成本达到同样的目的,并且在使用之后实现对于产品的立即剥离,真正做到了即需即用,即用即抛,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

    共享经济使得之前私人领域的资源为更多的人所利用,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封闭和隔阂,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协作。普通消费者能够获取到原来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资源,极大地满足其心理需求和实际需求,能更多地体现社会公平,从而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共享经济对于国民素质有较高要求。我国民众的基本素质相对于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之监测系统和预防技术的完善,使实现供给端和消费端之间的信任确证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共享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不过,使用者对于资源本身的维修、保管、清洁等事项不用负责,容易养成不负责任的恶习,因此,无论是共享人、共享平台还是政府等第三方监管者都要采取措施,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提升公民的责任意识。

    共享经济催生了新型的政府管理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政府对于新兴产业的态度是“先试水,后监管”,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开明的监管策略,给新型经济领域提供了宽松、开放的发展环境,给予了企业更大的自由发挥和创新的空间,有力促进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材料四:

    共享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国当前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主要的挑战在于,政府在对共享经济管理时,如何把握有效监管和鼓励发展之间的尺度。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土地资源有限,各领域具体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根据现有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和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共享经济做出一定程度的限制和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共享经济作为一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经济模式,既需要适合其发展的社会环境,也需要政府对其进行鼓励和扶持。同时,共享经济对传统行业的威胁也影响着就业和社会稳定。未来一段时间共享经济细分领域的相关法律规则将逐渐确立,在法律制定中综合各方利益与需求让法律法规成为底线保障,将给新兴的产业形态更多的成长空间,鼓励共享经济的发展。

    (文章与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3月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共享经济以实现社会公德培育为目的,实现道德修正,消费者将更多地参与到共享经济中,且既是提供者又是消费者。

    B.共享经济越来越来被接受和认可,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使供给端和消费端的信任可能实现。

    C.现广泛流行的共享单车是广义共享经济的重要代表,被视为互联网新型租赁经济模式。

    D.共享经济是一种将闲置物品、资源、空间、知识等进行相应整合的经济模式,由供给端、共享系统、消费端三部分构成。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移动互联网是共享经济兴起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媒介,智能手机是共享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

    B.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基础之上的,这对政府监管经济行为提出更高要求。

    C.共享经济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影响着就业和社会稳定,政府对其既要鼓励扶持,也要加强监管。

    D.共享经济使一些“私人领域”转为“公共领域”,有利于人与人的团结协作,有助于社会和谐与公平。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共享经济变“所有权”为“使用权”,改变人们拥有具体商品的诉求,颠覆了中国人追求商品拥有权的思维逻辑。

    B.即需即用,即用即抛的共享模式,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应该放手推广。

    C.从广义的共享经济含义上看,共享经济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提高闲置物品的利用率。

    D.材料三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共享经济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使人对共享经济的认识更加全面。

    4请简要说明材料三最后两段论证的主要内容。

    5共享经济的发展有哪些趋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侧面描写客人的箫声极具感染力来表达自己此时内心的感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提醒他们不要重蹈秦朝灭亡的历史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直接带来的好处。

    (2)在《六国论》里,苏洵认为,用割让土地的方法求得一夕安寝的方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乾坤”一词常在杜甫的诗歌中出现,有时指日月星辰,有时指天地之间,有时指天下形势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默写:

    (1)问苍茫大地,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长沙》)

    (2)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

    (3)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 。(《诗经》)

    (4)______________ ,道阻且右。

    (5)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自问自答,表明自己听完后琵琶曲后泪水湿透青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思想是一致的。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在《师说》中,韩愈以“道”为标准择师的句“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寡妇听了流泪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6)孔子在《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乙)锦缠道燕子呢喃

    【宋】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注释】①宫眉:古代皇宫中妇女的画眉。这里指柳叶如眉。②翠:指柳叶之色。

    【1】甲诗中一语双关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乙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以燕子呢喃声开始,声形兼备地表现出春光迷人、春昼变长的景象。

    B.上片用比喻、夸张、比拟的手法细腻地描写海棠、柳树、花草等春天的意象。

    C.下片“恣歌携手”写出了郊游之乐,以“尚”字塑造出词人温和谦逊的形象。

    D.全词艺术形象明媚鲜妍,情致与韵律欢快酣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3】乙词末尾三句化用了甲诗末尾的两句,请分析化用后的句子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也。外祖教其读书,多所历览。外祖死,常清孤贫,年三十馀,未有名。将军高仙芝出军,奏傔从三十馀人,衣服鲜明。常清慨然发愤,投牒请预。 常清细瘦,脚短而跛,仙芝陋其貌寝,不纳。明日复至,仙芝谢曰:“傔已足,何庸复来!”常清怒曰:“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所以无媒而前,何见拒之深乎?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公其念之!”仙芝不得已,补为傔。

    会达奚部落背叛,自黑山西趣碎叶。仙芝以二千骑追蹑。常清于幕中潜作捷书,具言次舍井泉,遇贼形势,克获谋略,事颇精审。仙芝所欲言,无不周悉,仙芝大骇异之。即用之,遂知名。以功授叠州地戍主。仙芝每出征讨,常令常清知留后事。常清有才学,果决。知留后时,仙芝委家事于郎将郑德诠,其乳母子也,威动军中。常清出回,诸将皆引前,德诠见常清始贵,素易之,自后走马突常清而去。常清命左右密引德诠至庭中,因杖死,以面仆地曳出之。仙芝妻及乳母于门外号哭救之,不得,因以其状上仙芝。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之谢会大将有罪者又杀二人军中莫不股栗。常清性勤俭,耐苦劳,出军乘骡,私厩才二马,赏罚严明。

    元宝末入朝,时禄山已叛,帝引见,何方诛讨?常清见帝忧,因大言:“太平斯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棰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玄宗壮其言。翌日,以常清为范阳节度,乘驿赴东京,募兵六万,皆庸保市井之流。乃斫断河阳桥,于东京为固守之备。十二月,禄山渡河,常清使骁骑拒之,杀柘羯数十百人。贼大军继至,常清退入上东门,又战不利,贼鼓而进,杀掠人吏。常清又战于都亭驿,不胜。退守宣仁门,又败。乃语仙芝曰:“贼锐甚。难与争锋,潼关无兵,一夫奔突则京师危,不如急守潼关。”仙芝从之。败书闻,帝令边令诚以诏书至,示之,常清曰:“ 吾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节,受戮贼手,讨逆无效,今死乃甘心。”又表言:“臣死后,望陛下无轻此贼,则社稷安。”是日临刑,以表授令诚而死。人多哀之。

    (节选自《新唐书封常清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之谢/会大将有罪者/又杀二人/军中莫不股栗。

    B.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之谢/会大将有罪者/又杀二人/军中莫不股栗。

    C.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之谢/会大将有罪者/又杀二人/军中莫不股栗。

    D.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之谢会大将/有罪者又杀二人/军中莫不股栗。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乘驿”,文中指骑驿马。

    B.“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C.“牒”指用竹或木制成的短简,将短简编连在一起也称为牒。“投牒”在文中指呈递投敌文书。

    D.“阙”可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建筑。“阙下”即宫阙之下,文中借指的是朝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常清外祖父教他读书,学识广博精深。出身贫苦,但他锲而不舍,抓住时机写出一篇让高仙芝非常赏识的战报,于是封常清有了名气。

    B.高仙芝出征,封常清常任留后。他有才能又果断,执法严明。因郑德诠故意纵马冲击他的侍从,封常清就依法处死了他,遇上大将犯罪,他又杀死了多位大将,军中人都很怕他。

    C.安禄山反叛了,皇帝询问对策。封常清看见皇帝担忧,就夸口请求赶到洛阳,用全部库存物招募勇士,把叛贼的头献到朝廷来。皇帝欣赏他的勇气。

    D.封常清认为,叛军力量很厉害,很难和他们争锋,回撤据守潼关,能够屏遮京师长安,自己虽可能被临阵逃脱的罪名杀死,但也胜过死于敌手受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常清细瘦,脚短而跛,仙芝陋其貌寝,不纳。

    ②吾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节,受戮贼手,讨逆无效,今死乃甘心。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写一篇以“自立”为话题的议论文。

    要求:论点要鲜明、正确。论据要确凿,论证过程要严谨。

    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