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巴中高二(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     

    A.晋函陵,秦军汜南

    B.越国以

    C.既东

    D.郑既知

  • 2、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举孝廉不行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④子卿尚复谁为乎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⑥求人可使报秦者 ⑦蚓无爪牙之利 ⑧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⑨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⑩为天下笑者,何也

    A. ①④/③⑤⑧/⑥/②⑩/⑦⑨   B. ①④/③⑤/⑥⑦/⑧/②⑩/⑨

    C. ①②⑨/④⑧/③⑤/⑥⑦/⑩   D. ①②⑩/④/③⑤⑨/⑥⑦/⑧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他凭借自己的想象,填写了生动、俏皮的歌词。从此,这歌声像插上了不胫而走。

    B. 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决不会满足。

    C. 九华山风景区公安局九华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指令:一名游客在九华山花台景区迷路,已精疲力尽,急待救援。

    D. 辛德勒权衡良久,最终做出决定要尽力挽救那些即将遭灭顶之灾的犹太人。

     

  • 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项是

    A. ①夜缒出 ②伏尸

    B. ①敢烦执事 ②丹不忍己之私

    C. ①谁大王为此计者 ②嘉先言于秦王曰

    D. ①使人言项羽曰 ②若亡郑而有益

     

  •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让金昌焕的不善和丑恶更加彰显,以唤起读者对他的更强烈的鄙视、憎恶。

    B.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

    C.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

    D.本文语言轻松诙谐、简洁自然,记叙了两个不同生活轨迹人物的琐碎故事,写出了市井百姓生活的原味,反映出人物最真实的心理和脾性。

    【2】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自在《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就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

    (2)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5)_________,列坐其次。

    (6)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 9、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1)《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点评几位弟子的志向时,感慨地说“_______________”可见他对公西华才能的高度肯定。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说明了养民的措施之后,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民众教育的方法。

    (3)《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明了秦晋的利害关系之后,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在回答孔子的提问时说,希望通过三年努力达到的治国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鸿门宴》中,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纪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沉默预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下方山(南朝·梁)

    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鳞鳞逆去水,

    弥弥急还舟。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注)方山:六朝时渡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早晨从方山渡口乘舟归乡的情景。

    B. "繁霜""苦雾"都是蕴含了悲伤忧郁的情感意象。《诗经· 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鲍照《舞鹤赋》:"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其中的"繁霜""苦雾"也表达此种情感。

    C. 最后四句,将作者归途渐近、 心情愈加忐忑,反而将愁肠翻滚的微妙而复杂的心情逼真地刻画了出来。

    D. 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作者将寻常情,眼前景,妙手写来,波澜层生,加之整首诗对偶工巧,连用叠字,妙用比喻、拟人,更增加了一层和谐的形式美。

    2诗歌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无礼于晋   ②阙秦利晋,唯君图之

    B.①君所知也   ②因人之力而敝

    C.①吾还也   ②此志不在小

    D.①倚柱   ②秦王还柱

    2下列对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缒而出 ③晋函陵

    ④既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⑤今太子 ⑥吾得事之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③/②④⑥/⑤

    C.①⑤/②④⑥/③ D.①/③⑤/②④⑥

    3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D.焉用亡郑以陪邻?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B.假如没有这个人的力量,我就不会到达这里。

    C.那个人的力量微弱的话,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D.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就不会到达这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写作。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记叙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