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的是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C.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D.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 是:代词,这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动词,增加
C.越国以鄙远 鄙:卑鄙
D.与郑人##dot##盟 盟:动词,结盟
3、下列对划线字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寡德之人,古代诸侯王的谦称,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
B.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刺秦王》)——宫殿的大门。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门前的人,请他们转达。
C.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荆轲刺秦王》)——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4、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师不必贤于弟子
D. 学于余
6、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寻找暗物质
云凡
绝大多数天文学家均接受这样一个令他们困惑的事实: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我们能够看到的。宇宙中的暗物质比构成我们普通世界的原子物质多得多。在阅读这段文字时,每秒将有100万暗物质粒子穿过你的小指。人们却看不到它们,因为它们不发射任何光,它们不带电荷,与原子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少。暗物质没有电磁场,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无法借助任何常规科学测量设备探测到它们的存在。但人们知道它们是存在的,因为如果它们不存在,就无法解释宇宙的结构。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30克。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谁最先发现了暗物质呢?20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的言论: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茨威基首先发现了暗物质的存在,但当时许多人并不相信茨威基的结果。
万物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越往外其转动的速度越低。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一些星系中的恒星运行速度时就发现,越往外,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而是和内圈恒星的速度差不多。这与越往外,物质越少,引力也越小,速度也应该越低的常规不符。科学家们大胆地猜测:宇宙中一定有某些物质没有被我们的天文观测所发现,这些物质被称为“暗物质”。
科学家认为,通过测量物体围绕星系转动的速度可以找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计算的结果发现,星系的总质量远大于星系中可见星体的质量总和,推算的结果:星系中的暗物质约占宇宙物质总量的20%~30%。
如何“网”住暗物质?科学家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地下实验室被认为是进行暗物质研究的最理想场所,其中的原因是:地下深处实验室能最大程度上免受宇宙射线对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干扰。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的绝大多数暗物质并不含有原子,不会通过电磁力与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在地面上,因为来自宇宙的射线众多,这些信号会对直接探测产生干扰,影响其鉴别能力。因此,地下实验室可以帮助探测器“挡”住干扰,让其“静心”工作。目前,全球地下实验室多达20多个,科学家正寻求将寻找暗物质的地下实验转移至更深的地点进行。
美国费米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心的两位科学家发现,暗物质存在另一种神秘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支持宇宙中生命的诞生,或者说是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提出新的暗物质效应:遍布宇宙空间中的暗物质粒子可能在一种机制的作用下,进入一个行星的核中,并通过与物质的湮灭释放出足够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保证这颗行星上出现液态水,从而支持生命的诞生。这个观点超越了传统的太阳系外生命理论所认为的生命应该诞生于恒星的宜居带上。
【1】下列关于“暗物质”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暗物质因为不发射任何光,不带电荷,很少与原子物质相互作用,所以人们看不到它,也几乎无法借助任何常规科学测量设备探测到它。
B. 暗物质比我们能观测到的原子物质多,而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遍布整个宇宙空间。
C. 科学家通过测量围绕星系转动的物体速度发现宇宙中存在暗物质。
D. 绝大多数暗物质不含原子,没有电磁场,因而不会通过电磁力与普通物质发生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上个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发现星系团中暗物质占质量的绝大部分,而看得见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当时的人们并不接受这一结果。
B. 爱因斯坦认为,宇宙的形状和宇宙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宇宙是有限封闭的。这个认识是根据相对论得出的。
C. 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一些星系中的恒星运行速度时发现,越往外,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这一现象虽与太阳系不同,但同样符合万有引力定律。
D. 暗物质粒子可能与行星上出现液态水有关,从而可支撑生命的诞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下深处实验室能很大程度免受宇宙射线对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干扰,因而是进行暗物质研究的最理想场所。
B. 能证明暗物质存在的理论不止一种,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茨威基的理论以及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C. 暗物质虽一定存在但没被天文观测发现,这是它得名的原因。
D. 美国费米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心的两位科学家提出的新的暗物质效应,推翻了传统的太 阳系外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最能体现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发黄钟大吕之强音”的一问是:“_______,_______?”
(2)在《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为国捐躯的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3)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沉默”的预言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男子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悲愤地指出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恶劣现象: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
(3)《赤壁赋》中,苏轼概括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描绘人物特征活灵活现,比如子路言行中的自信:哪伯是一个外交弱势的中等国家,遭遇“_______,________”的困难,他也可以辅助改变。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谏太宗十思疏》纵观历代承担重大责任的君王,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_______ ,________。”
(3)《答司马谏议书》中,面对司马光“生事”方面的指责,王安石坦荡表示自身“_______,________”不能算是制造事端。
10、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师说》中韩愈指出,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山村美好淳朴的风土人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写女子正处青春年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对仕宦浮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以及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隋堤[注]
吴融
搔首隋堤落日斜,已无余柳可藏鸦。
岸傍昔道牵龙舰,河底今来走犊车。
曾笑陈家歌玉树,却随后主看琼花。
四方正是无虞日,谁信黎阳有古家?
[注]隋堤:隋开通济渠,两岸筑堤种柳,供隋炀帝杨广乘龙舟游江南时观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堤”“落日斜”点明地点、时间,营造出伤感的氛围。
B.长满了柳树的隋堤“已无余柳”,传达出诗人深刻的讽刺。
C.颈联运用典故,借以警醒统治者不要沉溺声色,醉生梦死。
D.“四方正是无虞日”是诗人对自己身处太平盛世的庆幸与感叹。
【2】颔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珠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百余骑(跟随)
B.至鸿门,谢曰(道歉)
C.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嫌怨)
D.翼蔽沛公(名作状,像鸟展开翅膀那样)
【2】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因”字和“举”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③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④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项羽谢罪,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戴的玉块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范增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了,但项羽却为人心肠太软,下不了手,所以范增就与项庄合谋要借舞剑杀了刘邦。
D.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不加制止。可以看出他是不主张杀死刘邦的,反映项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刚腹自用。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缺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4、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合格,《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合乎标准。也就是说,“合格”意味着达到某种要求。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愿意去面对,几乎时时处处都有作这样一种考量的余地。
以“合格”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