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类型不一致的一项是()
A.秋以为期 开荒南野际 B.仰观宇宙之大 客有吹洞箫者
C.不能喻之于怀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而今安在哉 不吾知其亦已兮
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全部不同的一项是
A. 尝从人事/ 郡县逼迫/拜臣郎中
B.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千里逢迎/于是怅然慷慨
C. 阮籍猖狂/恨晨光之熹微/臣生当陨首
D. 臣之辛苦/海运则将徙于南溟/于时风波未静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空 床
那天,小艾跟妻子商量说,他想把次卧的那张空床撤了,然后买一张书柜放进去,改作书房。“这样不好吧?”妻子不无担忧地说,“以后来客人了咋办?”
“客人?咱们家两三年也没来一个客人!”小艾看了妻子一眼,不屑地撇了撇嘴。
“那爸妈来了呢?”妻子想了想,又问。
“爸妈来了可以睡在沙发上或者打地铺,”小艾说,“再说爸妈一年也来不了两次。”
小艾的父母不爱走动,很少来小艾这儿,就是来了,也是当天来当天赶回去,很少在小艾这儿过夜。妻子觉得小艾说得在理,便同意了。
书房弄好后没多久,国庆节就到了。小艾想他和妻子已经有些日子没去看父母了,何不趁这个机会回趟老家看看父母呢?于是小艾和妻子开着车子赶到了那个小县城。
老家的大门上着锁,父母没在,许是到菜市场卖菜去了。小艾自己用钥匙开了门,进屋后,当他的目光落在窗台边的那张空床时,不禁有些哭笑不得。那张空床是小艾上大学前睡的,挨着东边,是屋里采光最好的一个位置。
上大学后,小艾跟父母建议,把他的床撤了,给屋里腾点空间:父母住的是那种老式房子,空间很小,一张床就占了四分之一。父母不同意,父亲瞪着眼睛说:“那怎么行呢?放假了你住在哪里?”
“我可以睡在沙发上或者打地铺!”小艾说,“再说我一年也只住两个假期。”父母还是不同意,逼急了,父母就敷衍着说:“等你大学毕业了再说吧。”
大学毕业后,小艾在省城安了家。小艾想,这下父母该把空床撤了吧?可是没有,小艾每次从省城回来,那张空床还在窗台边安着,像生了根似的。小艾急眼了,威胁父母说,再不把空床撤了,他就不回来了。父母看小艾急眼了,便答应着说好。但父母总是动口不动手。
小艾没招了,每次回来都故意不睡在那张床上,打地铺或者睡沙发。父母也不管,你爱睡哪里就睡哪里,反正就不撤床。
半年前,小艾给父母进了些新家具,这下空间更小了,当时小艾就要把床撤走。
父亲叹了一口气,说:“撤就撤吧,不过得再放几天,那张床已经在窗台边放了二十多年,一下子还不习惯。”
现在都半年过去了,父亲还不动手,那就让我自己动手吧。小艾摇摇头,挽着袖子走了过去。
正当小艾卸第一个螺丝的时候,父母拎着菜筐回来了:“小艾,干啥呢?”父亲一看,变了脸色,一把扔掉菜筐,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这张床已经没什么用了,放在这里还占空间!”小艾说,“我叫你们撤了,你们就是不撤,我只好自己动手。”
“住手!”父亲吼道,“谁说这张床没用了,那是我们留给你睡的。”小艾哭丧着脸说:“关键是我已经有五六年没在上面睡过了。”“我不管你在哪里睡!”父亲说,“小艾你给我记住,无论空间再怎样狭小,家里永远会给你留一张床。”
小艾一惊,和妻子对视了一眼,他们决定,回去就把次卧里的那张空床支起来。
(选自《文苑》,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妻子并不同意小艾把次卧的空床撤了,她首先想到的是家里来客人该怎么办,而不是父母。由此可见,她对自己的公婆并不怎么关心。
B. 小艾的父母住在一个小县城,尽管距离儿子家不是很远,但是也很少来小艾这儿。所以,在撤床的问题上,小艾认为不必考虑父母的感受。
C. 小艾父母的住房简陋狭窄,尽管如此,父母还是在屋里采光最好处给小艾安了一张床。因为父母住的房子空间很小,只能安放东窗边。
D. 小说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还采用插叙的叙述手法,在简练的叙事中融合了父母亲情,告诉了读者“大爱无声”的真正内涵。
【2】作者把“空床”作为小说的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请结合小说,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努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党和政府的追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类似的美好愿望。
(2)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短歌行》“__________,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___ ”,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 ________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2)《滕王阁序》中,王勃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两句是“ , ”。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6、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李密的《陈情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以乌鸦反哺做比喻,向晋武帝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
(2)《逍遥游》中,叙述宋荣子面对外界的称赞与非议的反应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
(3)悦亲戚之情话, “_________________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写阿房宫楼台之多,与之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2)诸葛亮在蜀国内“_________”的政治形势下,勉励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出师表》)
(3)作者写三峡之中猿声凄异,又以“________,________”倍增其惆怅与哀愁,有余音缠绕之韵。(《三峡》)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温馨提醒:本题为选做题,铭选中学学生做A组,泉州九中和侨光中学学生做B组)
A组:
(1)《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李密称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异曲同工。
(3)《石钟山记》中作者否定主观臆测,一定要实地考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1)《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日月决不停留,春秋轮流替代,以此来感叹时光的飞逝。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夸张的手法写出蜀道的高和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在《望海潮》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3)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4)李密《陈情表》中开头概括自己坎坷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荆州张丞相①
王 维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②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注]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他对王维有知遇之恩,曾举荐王维为右拾遗。王维写此诗时,张九龄已被奸相李林甫排挤出朝廷,贬到荆州担任长史。②艺植:栽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所思竟何在”借用乐府诗语调,用一个反问句开篇,显得情韵绵绵。
B. “怅望深荆门”中的“深”字用得十分精当,诗人遥望故人的神情如在眼前。
C. “举世无相识”追忆往事,倾诉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这一略显夸张之语更强调了张丞相的知遇之恩。
D. “终身思旧恩”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张丞相赏识、提拔自己的感激之情。
【2】诗歌尾联表达感情时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鲁乱,孔子适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定公十四年,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遗。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遂行。
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 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馀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馀年不绝。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三处是。
于是乃相与发A徒役围孔子B于野C不得行D绝粮E从者F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姓,是有着共同血缘关系的宗族的总称,上古有八大姓。氏,是同一姓的不同分支的名称,有以邑、官职、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
B.“若必师之”的“师”与《师说》中“吾从而师之”的“师”意思相同。
C.六艺,文中指周朝教育中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与韩愈《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意思相同。
D.“二百余年不绝”与《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两句中的“绝”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年少有名,德才为人称道。幼年时就爱玩礼仪类游戏,还没成年就被鲁国大夫聘为自己儿子的老师,年长后学音乐同样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B.孔子为官有道,治理效果卓著。他做管理粮仓和牲畜的小官能恪尽职守;做中都宰一年,四方皆欲效仿;做大司寇参与国政三个月,鲁人路不拾遗。
C.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始终积极入世。离开鲁国十四年间虽然经常陷入窘境,犹如丧家之犬,然而却一直没有退却,坚定不移地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
D.孔子晚年归鲁,潜心整理典籍。有感于周王朝礼崩乐坏而整理《书传》《礼记》,删减编定《诗经》并配乐歌唱,整理《易》卦辞,作《春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2)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
【5】孔子晚年著书立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2、请以“人类将毁于科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驳论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