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资阳高二(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对句子的句式类型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⑤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A. ①③/②/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②/④⑤   D. ①/③/②/④⑤

  • 2、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惆怅而独悲(什么)

    ②曷不委心任去留(委屈心意)

    乘化以归尽(姑且)

    ④云雨霁(雨过天晴)

    ⑤命途多(乖违)

    莽苍者(恰好)

    ⑦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说)

    奉圣朝(及、至)

    ⑨不名节(自夸)

    A.②④⑤⑦ B.②⑤⑥⑨ C.③⑤⑧⑨ D.①②⑤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侯发山

    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 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小伟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他还知道,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习惯了,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笫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楞。

    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

    父亲说,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父亲愣怔了一下。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父亲说,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

    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像你说的,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小伟依偎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邢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那样的温暖。

    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

    (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5期,有删节)

    1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小伟回乡看望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伟感到很踏实

    2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

    4请简要分析划线句“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的内涵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以雕刻为喻,从正面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喻和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生命的渺小。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帝刘义隆一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的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的结局。

  • 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2)同是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颂他的丰功伟绩;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则表现他的精神品格。

    (3)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对楚王善意的劝告,同时表明自己虽身处逆境仍心存祖国,有拯救国家的赤子之心。

    (4)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古蜀国历史久远,详情难知,而今天三星堆遗址的开发,渐渐揭开了古蜀国文明的面纱。

    (5)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__________”;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则“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评价影响。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写阿房宫楼台之多,与之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___________”写自己过去做官出自无心,“__________”写如今归田恰如鸟儿飞倦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

    (2)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4)《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湘夫人》开头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写景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两茫茫”慨叹十年来词人之生与亡妻之死,既是普遍意义上的生死之间永恒的相隔,也是词人对亡妻思念至深的表达。

    B.“尘满面,鬓如霜”,词人把对妻子的思念和现实中自己的遭遇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已故妻子刻骨铭心的思念。

    C.“忽”字给幽梦别开一境界,“忽还乡”就对上片“两茫茫”“无处”“不识”的承接和转折,有惊喜之感。

    D.结尾三句,在那清冷的明月之夜,词人回忆那长着矮小松树的山冈,是自己柔肠寸断的地方,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2】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词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在表情达意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请分析两句诗词的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丞相平者,少时好读书。里中,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汉王疑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六年,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上曰: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平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孝文帝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B.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C.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D.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即土地神,常与“稷”连用,社稷是国家的代称。文中是“祭祀土地神”的意思。

    B.昆弟,即子弟,文中特指项氏的宗族。此处陈平意在说明项羽任人唯亲,所以离开他。

    C.剖符,古代帝王封赏诸侯或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以作凭信,后因以之称分封、授官。

    D.四夷,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此处与孟子所说“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同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少好读书,自小胸怀大志。他年轻时主持分配祭肉,老人们都夸赞他;他却说,有朝一日让他主持管理天下,他也能像今天分肉一样出色。

    B.陈平智慧过人,善于化危为机。他从容应对他人的恶意中伤,重获刘邦信任;他精研时局,分析刘项二人各自的优劣,并向刘邦献上灭楚之策。

    C.陈平品行高尚,受封不忘初心。刘邦要封他为侯,他却推辞说若是当初没有推荐魏无知,也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刘邦夸赞他是一个不忘本的人。

    D.陈平见识卓绝,尽显辅臣气度。他认为宰相的职责不是去管具体事务,而是管好群臣,因为宰相要向上辅佐天子,对下统率百官,使其各司其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

    (2)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

    【5】在陈平的分析中,刘邦为人的优缺点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凡是中国人都能讲出自己耳熟能详的中国文化故事。

    针对某些学生不重视母语(汉语),导致文化不自信的现象,振华中学举办了一场讲好中国文化故事,提振民族文化自信的专题座谈会。

    为了打开同学们的思路,举办方提供了以下几组有关中国文化的栏目供同学们选写。

    A组:诗经、论语、史记;             B组:书法、国画、歌舞;             C组:汉服、唐装、旗袍;

    D组:品茶、饮酒、美食;             E组:春节、端午、中秋。             F组:孔子、李白、苏轼。

    G组: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请你先从以上栏目中任选一组,然后再就所选组内文化项目进行权衡比较,重点谈谈自己更欣赏其中哪一种,以突出中国文化的自信。

    要求:不脱离材料范围,夹叙夹议,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9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