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甘孜州高二(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田蒙为《倔强的萝卜》的上演作了大量宣传,他携主演黄渤、黄奕、黄小蕾等在首映仪式上坐而论道,引起各大传媒的关注。

    B. 在曹操墓是真是假的激烈争论中,一个网上逃犯靠着自欺欺人的手段走红网络,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与学术的悲剧。

    C. 很多90后的青年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但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D. 走南闯北20多年,形形色色的菜系见得多了,稀奇古怪的地方名吃也品尝过不少,却总惦记母亲做的那碗香喷喷、油亮亮的坨子肉。

     

  •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B. 史老师教学之余,勤练书法。现在,史老师的字潇洒飘逸,腾蛟起凤,每个人看到了后都赞不绝口。

    C. 国庆节的夜晚,空中各色礼花绽放,争奇斗艳;广场上欢歌笑语,歌舞升平,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D. 他的旷世才情,让人倾慕;他的风花雪月,象征着整个唐朝的恣肆和风流;而他的人生沉浮,则见证了大唐的风雨飘摇和日薄西山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王维是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镜》)

    【1】下列关于意境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王维是,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畅游无穷。

    (2)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描写自己孤独情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屋室等日常事物,老子发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4)《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名句默写。

    (1)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歌颂一代又一代的蜀国人不畏艰险,成功打通蜀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对祠堂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中说“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是说真正的友谊是可以跨越时空阻隔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2)星宿名在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如《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

    (3)杜鹃的悲啼总是能触动诗人的愁情,在古诗中杜鹃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注)①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②择婿车: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③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董传身裹粗衣劣布的生活常态,但简朴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B.“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重心在“自”,强调了高雅光彩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C.颔联“厌伴”“强随”表明董传的志向,不甘心过贫苦的日子,希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D.尾联承接上两句,想象董传金榜题名、扬眉吐气的情景,也委婉提醒董传字迹要端正。

    【2】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翻译句子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杜甫在《又呈吴郎》中为一位到吴郎院中来扑枣的老妇人发声,说“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穷极了哪会到你院中来扑枣充饥,你是新的屋主,她心有恐惧,所以你更应该对她亲近(别让她因此而心生恐惧)。

    材料二:

    弘一法师,他幼年时就特别爱惜物命,出家后更是如此。他曾在上海丰子恺家暂住了几日,丰子恺发现弘一法师每次要坐藤椅前,都要先将藤椅左右摇晃几下。丰君甚是纳闷。后来,经丰君的询问才知道,原来弘老是为了避免伤害藤椅夹缝中的微细昆虫,故在坐之前先打个招呼,好让小生命搬家逃生。

    杜甫、弘一法师对待生命的做法又能给当下的青年怎样的启示呢?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