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达州高二(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项是( )

    A.邻国之民不少(更) 五十步而后止(或者)

    B.学(勉励,鼓励) 秦论(过失)

    C.之以孝悌之义(反复陈述) 金砺则利(接近,靠近)

    D.是故贵无贱,无长无少(没有) 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 2、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     

    A. 然今卒困于此(《项羽之死》)   B.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

    C. 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   D.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幸运的贼

    [法]莫泊桑

    那晚,我们三个年轻狂徒在索里尔家聚餐,最后都喝得有几分醉意了。普瓦特文头脑还清醒些,索里尔仰面朝天躺着,讨论什么战争和服装之类的事情,说着说着他突然一跃而起,拉开抽屉,将一套轻骑兵制服穿在身上,又拿出一套掷弹兵的制服给普瓦特文,他说什么也不肯穿,于是我俩硬给他套上,衣服太大,几乎把他包起来。我把自己打扮成甲骑士,然后,索里尔开始操练我们,他大声地说:“当了军人,得喝出个军人的样子。”

    我们拿出大碗,高唱军歌,再次开宴。尽管已喝得酩酊大醉,我还是突然举起一只手说:“静一静,我敢保证隔壁画室有走动的声音。”

    “有贼!”索里尔晃晃摇摇地站起来,唱起《马赛进行曲》,“拿起武器,公民们!”然后从墙上摘下几件武器。我得到的是火枪和长剑,普瓦特文拿到一支上刺刀的长枪,索里尔没找到称心武器,抓起一把手枪插到皮带上,手里握着一把大板斧,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画室的门。当我们走到画室中央的时候,索里尔说:“我是将军。”又指着我俩:你,甲胄骑士,负责切断敌人的退路。你,掷弹兵,作我的护卫。”

    我们足足用了20分钟查看每个角落,没发现任何可疑。普瓦特文认为应该检查碗橱。我端着蜡烛过去查看,可把我吓坏了,一个人,一个活人站在里面看着我,镇定下来后,我忽地一下锁上柜门,然后我们退后几步商量对策。

    索里尔想用烟呛,普瓦特文想用饥饿制服,我则想用炸药炸。最后还是采纳了普瓦特文的意见。我拿来酒烟,坐在碗橱前,为俘虏的健康开怀畅饮,普瓦特文还警惕地背着枪;又喝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索里尔建议把俘虏押出来瞧瞧。

    “对!”我大声地附和。我们抓起武器,朝碗橱疯狂地冲去,索里尔端着手枪冲在前面,我俩疯子似的叫嚷着跟在后面打开柜门押出俘虏,那是个白发苍苍、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老头。我们捆上他的手脚,将他放在椅子里,他没有吭声。

    “我们审判这个恶棍。”索里尔厉声说。我也认为应该审判这个家伙,普瓦特文被任命为辩护人,我被任命为执行人。最后俘虏被判处死刑。

    “现在就枪毙他!”索里尔说,“不过,不能不让他忏悔就死啊。”他又有所顾虑地加了一句。“我们去给他请一个神父来。”

    但深夜不便去打扰神职人员,他让我代为行使神父职权,并命令俘虏向我忏悔罪过。老人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他不知道我们是怎样的暴徒,开口讲话了,声音空洞沙哑:

    “你们要杀死我吗?”

    索里尔逼他跪下,往他头上倒了一杯兰姆酒说:坦白你的罪过吧,不要把它带到另一个世界去。”

    “救命啊!救命!”那老头在地板上打滚拼命嚎叫,怕他吵醒邻居,我们塞住了他的嘴。

    “来,我们把他结果了吧!”索里尔不耐烦地说。他用手枪对准老头勾动了扳机,我也勾了扳机,可惜我俩的枪没有子弹,枪只是空响了两下。在一旁看着的普瓦特文说:“我们真有权力杀死这个人吗?”

    “我们不是已经判处他死刑了吗?”索里尔说。

    “那倒是,不过我们没有权力枪毙一个公民,我们还是把他送到警察局去吧。”

    我们同意了。那个老头不能走路,我们把他绑到一块木板上,我和普瓦特文抬着他到了警察局。局长认识我们,知道我们爱搞恶作剧,他认为我们闹得太过分,笑着不让我们把在押犯抬进去。索里尔非要往里抬,局长沉下脸来,说你们不要再发傻了,赶快回家去清醒一下头脑。无奈我们只好把他再抬回索里尔的家。

    “我们拿他怎么办呢?”我问道。

    “这个可怜的家伙一定很累了!”普瓦特文怜悯地说。

    他看上去已经半死了,我也不禁起了隐之心,把他嘴里塞的东西掏了出来。

    “喂,你感觉怎么样啊?”我问他。

    “哎呀,我实在受不了。”他呻吟着说。

    这时索里尔的心也软了下来,给他松了绑,开始像对久别的老友一样款待起来。我们马上斟满了几碗酒,递给我们的俘虏一碗,他连让都没让,端起碗一饮而尽。我们几人觥筹交错痛饮起来。那老人真是海量,比我们三个人加在一起还能喝。天蒙蒙亮时,他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说:“我得告辞了”

    我们再三挽留,但他坚持不依,我们怀着惋惜的心情送他到门口,索里尔高举着蜡烛说:“你的晚年可要当心啊!”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三个年轻人把一位老年人捆绑、审判并“处决”,作者正是想通过他们荒唐的举动,来表现法国社会的法制混乱,对此进行辛辣的讽刺。

    B.人的善良本性及人类相亲的本能,在这三个年轻人后来的举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小说结尾的安排,使人捧腹之余又能感受到一丝温暖。

    C.小说故事情节起伏有致,结尾出入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为刻画人物,作家运用了大量的动作、心理和语言描写,使形象栩栩如生。

    D.索里尔“有所顾虑”地建议“请一个神父来”,表现他知道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裁断错误,但是碍于面子想为自己洗罪的复杂心理。

    【2】小说开头三人穿不同军装扮演不同角色的场面描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3】有人认为,本文以“三个醉汉的故事”为题,更为妥贴。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_。(晏珠《蝶恋花》)

    (2)从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逋《山园小梅》)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6)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作者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倦鸟还林。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我们描绘了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示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屈原文章文平意深、言近旨远的特点进行了评价。

    (2)杜甫《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鹃,又名子规,相传是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其啼鸣声哀婉凄切。杜鹃、子规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年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蜀道难》中,通过神话传说,写出蜀国有着久远历史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吐出真情:面对社会黑暗、人间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却又敢怒而不敢言。

  • 8、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陈情表》中描绘孤苦无依状的句子: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长亭送别》中以“染”与“醉”通过拟人手法形象的传达出人物内心曲折而深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同样表达了江河不改,青山依旧,但历史却是风云变幻、物是人非的情感。

    (3)李清照的《醉花阴》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词人重阳节那天黄昏赏菊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题。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①欧公: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知颍州,曾作《木兰花》咏颍州西湖。四十三年后,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依欧词原韵创作此词。②颍:河水名。③三五:指每月十五。④二八:指每月十六。

    (1)全词描摹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

    (2)苏轼曾言:“清诗要淘炼,乃得铅中银”。请选择上阙中你认为最传神的一个字进行赏析。

    (3)全词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年十月,宋金刚之陷浍州也,兵锋甚锐。高祖以王行本尚据蒲州,吕崇茂反于夏县,晋、浍二州相继陷没,关中震骇,手敕曰: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河东之地,谨守关西而已。太宗上表曰: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精兵三万,必能平殄武周,克复汾、晋。高祖于是悉发关中兵以益之,又幸长春宫亲送太宗。

    十一月,太宗引兵自龙门乘冰坚渡河,屯柏壁,宋金刚相持。时河东州县,俘掠之馀,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太宗发教谕民,民闻太宗帅而来,莫不归附,自近及远,至者日多,然后渐收其粮食,军食以充。乃休兵秣马,唯令偏裨乘间抄掠,大军坚壁不战,由是贼势日衰。

    太宗尝自帅轻骑敌,骑皆四散,太宗独与一甲士登丘而寝。俄而贼兵四合,初不之觉,会有蛇逐鼠,触甲士之面,甲士惊寤,遂白太宗,俱上马,驰百馀步,为贼及,太宗以大羽箭射殪其骁将,贼骑乃退。

    寻而永安王孝基败于夏县,于筠、独孤怀恩、唐俭并为贼将寻相、尉迟敬德所执,将还浍州。太宗遣殷开山、秦叔宝之于美良川,大破之,相等仅以身免,悉虏其众,复归柏壁。于是诸将咸请战,太宗曰:金刚悬军千里,深入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武周据太原,专倚金刚以为捍。士卒虽众,内实空虚,意在速战。我坚营蓄锐以挫其锋,粮尽计穷,自当遁走。

    三年二月,金刚竟以众馁而遁,太宗追之至介州。金刚列阵,南北七里,以拒官军。太宗遣总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当其北,翟长孙、秦武通当其南。诸军战小,为贼所乘。太宗率精骑击之,冲其阵后,贼众大败,追奔数十里。敬德、相率众八千来降,还令敬德督之,与军营相参。屈突通惧其为变,骤以为请。太宗曰:昔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并能毕命,今委任敬德,又何疑也。

    刘武周闻金刚败,大惧,弃并州走突厥。金刚收其馀众,欲复战,众莫肯从,亦与百馀骑走突厥。于是并、汾悉复旧地。

    (取材于《旧唐书》《资治通鉴》)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精兵三万             假:借用

    B.太宗尝自帅轻骑       觇:侦察

    C.之于美良川             邀:邀请

    D.诸军战小             却:后退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手敕曰             怀王悉发国中兵

    B.宋金刚相持             为一

    C.民闻太宗帅而来             天下笑者

    D.为贼             不知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能平殄武周

    必定能够平定消灭刘武周

    B.人情恇扰

    人情惧怕侵扰

    C.初不之觉

    起初二人没有察觉这种情况

    D.金刚竟以众馁而遁

    金刚竟然认为兵士饥饿逃走了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出了太宗在国家危难之时勇于挺身而出。

    B.太宗发教谕民主要是为了告知百姓唐军已经到来。

    C.在美良川大胜之后唐军依然采取坚壁不出的策略。

    D.屈突通虽多次提请但没改变敬德统率旧部的现实。

    【5】结尾段中说“于是并、汾悉复旧地”,从全文内容来看,太宗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战果?请分条简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华严经》 )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所写对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四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一句为基础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