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列一段文字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 的“黑马”球队,克罗地亚从小组赛头名杀到世界杯决赛,同样也是实力大于运气的写照,克罗地亚队的真正优势是中场,布罗佐维奇统领全局的调度、莫德里奇对于节奏的 、拉基蒂奇精细的串联进攻,三人 且默契十足,引领着克罗地亚队在攻守转换之间维持着平衡。
A. 当之无愧 掌控 各司其职 B. 当之无愧 掌握 各行其是
C. 名不虚传 掌控 各行其是 D. 名不虚传 掌握 各司其职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张明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走到哪儿都喜欢带着相机,那是因为他要及时拍下那些白驹过隙的瞬间。
②虽然欧盟峰会通过了加强财经纪律的“财政契约”,但“财政契约”并非灵丹妙药,不能一剂治愈欧债危机的顽疾。
③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④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
⑤本次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整治渣土车违法行为的攻坚战,目标任务明确,成绩可圈可点,群众满意度较高。
⑥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添枝加叶,才能早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显示技术派、低价格派、用户派三大阵营分庭抗礼的格局,短期来看,这种竞争格局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②木心研究者陇菲先生认为,《木心谈木心》涉及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焊接文白、应对采访等诸多方面,细心教学生如何写作,可谓金针度人。
③在此次专题教育活动中,“察病灶”须严,“找病根”要实,要做全方位、立体式的检查,抽丝剥茧,抓住实质。
④歌手韩庚一走上舞台,台下歌迷们的欢呼声和口哨声聚蚊成雷,震耳欲聋,这声音让闯荡在异国他乡的韩庚热泪盈眶。
⑤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⑥每年3月5日学雷锋,这无可厚非,但是过了这一天我们许多人就忘记了雷锋,忘记了雷锋精神,让学雷锋活动流于形式。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与孙悟空“上天入地,莫能禁止”的无量神通相比,作为师父的唐僧黯然失色,无论形象还是性格几乎乏善可陈。
②面对狡猾的犯罪分子,公安干警采取开门揖盗再关门打狗的战术,最终将其缉拿归案。
③日本挑起钓鱼岛的争端,自知理亏,备受孤独,于是外相东跑西跑,逢人说项,试图绑架不相干的国家,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④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⑤只有从根本上着手,不断完善各项审计制度,同时,政府各权力部门也要以身作则,秉公执法,亿万百姓期待的河清海晏的局面才可能出现。
⑥假使真有一位等量齐观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佛山黄岐龙母诞近日在黄岐龙母庙拉开帷幕,吸引了大批市民及海外乡亲来到现场,万人空巷,争睹龙母祭典。
②曾几何时,戴眼镜是有文化的象征,而如今近视却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防治刻不容缓。
③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天气状况不佳,五风十雨,市气象局提醒大家出门注意安全,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④近些年来,随着反腐的深入推进,一些“老虎”、“苍蝇”陆续被绳之以法,正气上升,歪风收敛,民众额手称庆。
⑤经过多年的攻城略地、浴血奋战,项羽成为坐拥百城、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西楚霸王,足以问鼎中原了。
⑥闻立鹏教授是闻一多先生的小儿子,他最近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父亲一生危言危行,对自己的人格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④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③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④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⑤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C.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C.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
D.文章探讨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________ ,__________。
(2)《蜀道难》中用手可摘星的夸张写法写出山峰之高的两句:________ ,__________。
(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两句诗是:________ ,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登泰山记》中姚鼐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艰难跋涉之后,见到青山之上白雪皑皑,雪光烛照南面天空的雄奇景象。
(2)在《劝学》中,荀子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用“蚓”和“蟹”作对比,蟹虽有“六跪而二螯”,却“_______________”,原因就在于“_____________”。
(3)以雪为喻描摹汹涌澎湃的波涛,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在遇到和自己一样不顺意的人时,经常用《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感叹。
(2)《赤壁赋》中,苏轼和客饮酒至乐,纵情高歌,其中描写摇桨于月光浮动的水面的美景胜境的歌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描写景,设喻新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2)范仲淹在《渔家做》中自抒怀抱,表达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3)《劝学》中的“_______”与韩愈《师说》中“______”观点相近。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一句批评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并用“_____________”一句指出他们的行为丢失了初心。
(2)《蜀道难》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展示蜀道开辟过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_____________”,则六国能抵御强秦;“_____________”,则秦可江山永固。
1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陶渊明曾经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心”与“形”,也涉及对“神”与“形”的关注。
②很多人在创作中都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同样是苏轼,他在同一时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了“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其中“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的刻画,就极好地渲染了古战场的气势和神韵。
③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④千岩万转路不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_________________ ,援玉枹兮击鸣鼓。《国殇》
⑥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氓》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师说》
⑧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 ;桂殿兰宫,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
⑨___________ ,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思越人 紫府东风放夜时①
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却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的。
【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首句“放夜”点明时间,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可以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
B.上片第二句写词人与佳人归来时的情景,这位佳人步态似莲,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C.上片三、四句通过“五更”和“十里”写曲终人散之后,借灯火阑珊暗示喧闹时间之长,点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
D.下片前两句为虚写,写梦中炉香袅袅,处境孤凄,醒来后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
【2】本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14、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夫自汉、魏、晋、唐而降,杜甫氏之外,诸作者各以所长名家,而不能相兼也。学 者 誉 此 诋 彼 各 师 所 嗜 譬 犹 行 者 埋 轮 一 乡 而 欲 观 九 州 之 大 必 无 至 矣。盖尝论之:渊明之善旷,而不可以颂朝廷之光;长吉之工奇,而不足以咏丘园之致,皆未得为全也。故必兼师众长,随事摹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端矣。
(节选自高启《<独庵集>序》)
【1】用斜线“/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4处)
学 者 誉 此 诋 彼 各 师 所 嗜 譬 犹 行 者 埋 轮 一 乡 而 欲 观 九 州 之 大 必 无 至 矣。
【2】高启与_________和_________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求学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大方”之家。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
(习近平)
五四青年节前夕,学校团委将组织各班召开“说忧患”主题班会,请你联系上面三则材料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