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成都高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师,尤其是身负重担的班主任,工作更为繁重。在工作之余,教师要及时(tiáo)适身心,保持阳光积极的心态,切不可被负面情绪桎(gù)。

    B.月亮早在《诗经》中就是一个(jiǎo)好的意像,以其客体的冷静构成精神的美好。经过千心百年的积淀,到了唐代,月亮的符号意味在思乡情感上趋于稳定。

    C.小米品牌代言人为何突然敲定苏炳添?首先考虑的是(qiè)合,其次是声量与影响力。契合的概念很拢统,一是代言人与品牌之间要调性相符,二是代言人能为品牌带来精神寄托。

    D.为助力电影市场复工复产,提震电影行业复苏信心和决心,浙江将发放价值约1000万元人民币的电影消费券,直接贴补给广大影迷观众。

  •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

    B. 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查、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重要,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C.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 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 字,也叫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女 皆为二十岁取字。

  • 3、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     

    ①开发   ②开辟   ③研究   ④保存   ⑤扎根   ⑥管理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始终______大漠,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潜心于石窟的考古______和创新______,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永久______与______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是: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______明天的路。心归处,是敦煌。

    A.扎根     管理     研究     开发     保存     开辟

    B.开发     研究     保存     管理     开辟     扎根

    C.研究     开辟     管理     扎根     保存     开发

    D.扎根     研究     管理     保存     开发     开辟

  • 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用心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B.吾未见其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C.顺流而也(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D.李牧连之(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 5、在下列词语中选择填入语段横线处,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①特定  ②特殊  ③保护  ④保证  ⑤固定  ⑥确定

    昆虫采蜜传粉,有一个    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这个习性有利于    同一种植物间的异花传粉,繁殖后代。这样可以     种的特征,包括花的颜色。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翻译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各民族文化的共性使语言也具有了某些共性的成分,这使翻译活动成为可能。但由于各民族文化又存在着差别,在语言方面表现为词语理解与运用、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的差异,这些就是各民族在语言文化上的个性,它给不同民族间的交流设置了障碍,正如汉语和英语的相互翻译,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的不同,汉族文化与英美文化之间就存在很大差异,两种语言转换时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

    翻译必然受原语民族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制约,不可避免地与民族文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学者甚至提出翻译与其说是语言交流不如说是文化交流。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码,而且要反映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美国翻译家奈达曾说过:“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民族的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许多词语只有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翻译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语文体的生成活动。译者既要准确传递原文的内容、意图、风格,又要满足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下读者的要求。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它受着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地域的影响。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要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才能使中外不同民族的人了解其真正内涵。如在翻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俗语时,对于从没打过井水的人来说,要想理清其中“被蛇咬”与“怕井绳”之间的关系是很难的。因此在翻译“井绳”这一中国打井水时系水桶的绳子时,不能将“井绳”直接译成“well rope”,而只能取其类似于蛇的形象这一面,译成“coiled rope”,才能使读者理解其内在喻义。再如由于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的不同,英国人所称颂的“西风”(west wind)在中国人眼里却只能带来寒冷,丝毫不值得称颂。而在英国,其给人的联想却是温暖的春风,因为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正是这西风,雪莱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差异也必然导致思维和认识方式的不同,从而产生理解不同、反应不一的结果和翻译的困难。因此,在翻译时,应对这一地域文化作一注释,以避免让缺乏英国地域知识的读者产生困惑和误解。

    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见,要想译作传意,甚至传神,首先必须克服两种语言负载的不同文化差异,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

    (摘编自陈珊《刍议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材料二:

    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应秉持“文化传真”的原则。“文化传真”是文化翻译观的基本原则,要求译语要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即把原语文化信息在译语中原汁原味地体现出来。两种不同语言的国家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相互尊重各自的传统文化、充分考虑两者的文化特征和差异,应该采用与两国民族语言习惯、文化特征相符合的表现形式来灵活应对。

    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应从宏观和微观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宏观翻译策略方面,应该坚持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异化归化兼而有之的灵活变通策略。在跨文化语际翻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是中国文化外译的两种常用翻译方法。异化翻译策略以保持原语文化内容的原汁原味为翻译标准,而归化翻译策略以把原语内容翻译为目标语阅读对象认同的内容为翻译标准。“异化”和“归化”是翻译理论家韦努蒂提出的翻译术语。韦努蒂认为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异化翻译时,译者尽量向原作者靠拢,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给译入语读者带来具有异国情调的译文。异化翻译的策略有移植、音译、借用、逐字译等。归化是要把原文本土化,以译文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译文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译文的读者靠拢,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归化翻译的策略有意译、同化、省略、加译、注释等。

    微观翻译技巧方面,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译者可综合使用音译、直译、意译等灵活变通的方法。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往往使用照抄原文、逐字翻译、加注和文内说明四种手段,这些手段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中的文化要素,可以较大程度地弥补翻译产生的文化上的损失。但无论如何,文化的损失始终难以避免。

    要想把源语中的文化原汁原味的翻译出来并传播出去,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语言积累,是很难成功的。文学作品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对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翻译探讨,还不仅可以在更广阔的视域下把握作家的创作,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文学对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减少文学传播的盲目性,从而更有效地推动文学及文化“走出去”。

    (摘编自刘宁《浅谈文化负载词翻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民族语言的个性化表达会给翻译带来一定的障碍。

    B.有些词语只有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翻译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这两种文化的差异。

    C.异化翻译策略强调保持原语文化的原汁原味,这样更容易把读者带入到外国的情境中。

    D.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民族文化的特色,翻译文学作品是推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有效途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汉文化和英美文化间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充分考虑两者的文化特征,才能使翻译更加合理。

    B.地域文化的差异会导致思维和认识方式的不同,翻译时如果不添加注解,读者便无法理解原文。

    C.“文化传真”的原则要求译者翻译时要忠实于原著,严格按照词语的本意直译,才会避免失真。

    D.微观翻译在翻译过程中会产生文化上的损失,为避免这种损失,译者应该尽量多采用宏观翻译。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归化翻译的一项是(     

    A.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把《水浒传》的书名翻译为《AII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

    B.《红楼梦》中袭人的名字出自“花气袭人知昼暖”一诗,英文译本将其翻译为Aroma(芳香)。

    C.奔驰汽车品牌名“Mercedes Benz”原是汽车公司老板爱女的名字,品牌进入中国后删除了复杂的“Mercedes”,翻译为“奔驰”。

    D.一家中餐馆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传统菜品时,将“四喜丸子”翻译为Four-joy Meatballs(四个高兴的肉丸)。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余光中先生认为“翻译也是一种创作,至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通过写鸟之飞越,突出秦蜀之间山岭之高峻。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表达诗人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的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前三联而来,抒发了无限怅恨之情。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曲罢,江水映月,四下无声,令人陶醉。

    (2)《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借用《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螃蟹设喻,从反面论述要专注、持之以恒。

    (2)《送东阳马生序》中描写作者求学路上自然环境恶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陶渊明曾经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心”与“形”,也涉及对“神”与“形”的关注。

    ②很多人在创作中都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同样是苏轼,他在同一时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了“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其中“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的刻画,就极好地渲染了古战场的气势和神韵。

    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④千岩万转路不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_________________ ,援玉枹兮击鸣鼓。《国殇》

    ⑥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氓》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说》

    ⑧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 ;桂殿兰宫,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

    ___________ ,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旌旗蔽空,___________,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3)且臣少仕伪朝,__________;本图宦达,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5)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沧海》中描写秋风中大海波澜壮阔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其一)》写在酒宴上诗人内心苦闷抑郁、感情激荡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称赞官员对百姓多有惠政,地方治理成果斐然,常常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啼乌,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出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词作上阕遒劲豪迈,下阕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2】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四世祖安,尝从岳飞军中有功。嘉定十年,金人犯襄阳,父宗政时为赵方将,被援枣阳,临阵尝父子相失,珙望敌骑中有素袍白马者,曰:“吾父也。”急麾骑军突阵,遂脱宗政。以功补进勇副尉。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金人遁,以功升下班祗应。十四年,入谒制置使赵方,一见奇之,辟光化尉。丁父忧,制置使起复之,珙辞,讫葬趣就职,又辞。二年,授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一时暂黄州驻扎,朝辞,上曰:“卿名将之子,忠勤体国,功绩昭著。”珙对曰:“此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帝问恢复,对曰:“愿陛下宽民力,蓄人材,以俟机会。”帝问和议,对曰:“臣介胄之士,当言战,不当言和。”赐赍甚厚。兼知光州,又兼知黄州。三年,珙至黄,增埤浚隍,搜访军实。边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居之,厚加赈贷。制拜宁武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与副使彭大雅不协,交章于朝。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驰书责之,隆之、大雅得书大惭。大元兵至三川,珙下令应出戍主兵官,不许失弃寸土。权开州梁栋乏粮,请还司,珙曰:“是弃城也。”栋至夔州,使高达斩其首以徇,由是诸将禀令惟谨。珙以身镇江陵,珙奏:“襄、蜀荡析,士无所归,蜀士聚于公安,襄士聚于郢渚。臣作公安、南阳两书院,以没入田庐隶之,使有所教养。”请帝题其榜赐焉。病遂革,乞休致,授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致仕,终于江陵府治,时九月戊午也。是月,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讣至,帝震悼辍朝,赙银绢各千,特赠少师,三赠至太师,封吉国公,谥忠襄。

    (选自《宋史·孟珙传》)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

    A.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

    B.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

    C.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

    D.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取它道劫金人/破砦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被檄”在本文中是用檄文晓谕的意思。

    B.制置使,军事统帅,主要负责部署边防军务,控制地方秩序。宋初不常置,南渡后,因与金作战,设置渐多,一般由秩高望重者来担任。

    C.嘉定是宋宁宗的第四个年号也是最后一个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朔,是古人用来标志日期的词语,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古人还用“望”“晦”来标记日期,分别是指农历每月十五和最后一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珙身为人子,谨遵孝道。从军时父子离散,他率骑兵冲入敌阵帮助孟宗政脱险,后来父亲去世,他为父守丧,一再拒绝上级的任命。

    B.孟珙身为将领,作战有方。能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深得军士叹服和朝廷的重用,后来皇帝也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C.孟珙身居要职,宽严有度。对因私事而争斗的官员只是当面斥责而己,让他们知羞醒悟。对擅离职守的手下则严刑处罚。

    D.孟珙为官一方,关心士人。襄、蜀两地动荡不安,士人无处安身,他就在公安、南阳建造两座书院,使士人有地方受教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丁父忧,制置使起复之,珙辞,讫葬趣就职,又辞。

    (2)边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居之,厚加赈贷。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现代汉语辞典》对于“物件”一词这样解释:泛指成件的东西;物品:小~|稀罕~。小说中设置的某些物件,有时体现着作者精巧的构思,它可以是人物的道具,可以是情节的纽带,可以是结构的因子,可以是主题外化的象征物……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物件,分析其作用。要求:写明作品和物件,言之有理。不超过1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