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四川绵阳高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高考作文要有读者意识。平时作文, ①  是写作者自赏, ②  是小范围好友传阅, ③  是通过发表让公众了解,文章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生命力的, ④  读者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很重要。考扬作文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戴着镣铐的舞蹈,考生要有读者意识。考场作文的读者,就是那个未曾谋面的阅卷老师。其读者的特殊性 ⑤  决定了写作的特殊性, ⑥  决定了树立读者意识的必要性。

     

     

     

     

     

     

     

    A

     

    无论

     

     

    抑或

     

    因此

     

    不仅

     

    而且

     

    B

     

     

    /

     

     

    所以

     

    不但

     

     

    C

     

    不管

     

     

     

    因为

     

     

     

    D

     

    /

     

     

     

    因而

     

    不仅

     

    而且

     

     

     

    A. A   B. B   C. C   D. D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江水进入水厂后,将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成为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最终被输送至全市管网,进入北京市千家万户。

    B.因突发山体塌方导致交通中断的川藏公路然乌沟路段,经过武警官兵连续20余小时奋战,被损坏的防雪走廊坍塌顶盖已成功破拆。

    C.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对社会进步与变革起推动和维系作用的有特定内核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D.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用一本《午后四时的啤酒》为我们娓娓叙说了自己的恋爱、结婚、生子、照顾小孩,全书没有渲染,没有夸耀,静静地,如小溪般流淌。

  • 3、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天下云集响应   (3)却匈奴七百余里 

    (4)吾从而师之   (5)吾师道也   (6)吞二周而亡诸侯 

    (7)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9)上食埃土  

    (10)填然鼓之   (11)外连衡而斗诸侯 (12)尊贤而重士

    A. (1)(10)(12)/(2)(9)/(3)(6)(11)/(4)(5)(7)/(8)

    B. (1)(10)(12) /(2)(3)(5)(9)/(6)(11)/(4)(7)(8)

    C. (1)(10)/(2)(3)(5)(9)/(11)/(4)(6)(7)/(8)/(12)

    D. (1)(5(10)/(2)(9)/(3)(6)(11)/(4)(7)/(8)/(12)

     

  • 4、下列各句中,所引用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希望个别国家不要总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崛起。

    B.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你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何总是揪着这些小事不放,还有很多决策等着你拍板呢。

    C.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团泊洼美丽的秋景在诗人郭小川的笔下富有生机与活力,引人遐思。

    D.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何必强求所有的人观点一致呢?

  •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网络时代,新媒体层出不穷,有人认为,报纸必将消亡,对此观点,我____

    美国前高官认为中美有开战风险,白宫  

    我们对感冒常常   ,但感冒很有可能成为肺炎的罪魁祸首。

    A.不敢苟同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

    B.不以为意   不敢苟同   不以为然

    C.不敢苟同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D.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不敢苟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康家戏匣

    相裕亭

    康家是盐区的大户,鼎盛时期,有着驴驮钥匙马驮锁之说。可见当初康家的庭院有多大,开门的钥匙、锁头,都要用驴马来驮,了得!

    康家戏匣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至今,盐河两岸上了岁数的老人们提起当年康家戏匣,还禁不住连连咋舌:那玩意,奇了!月明星稀的静夜里,那小小戏匣里传出的唱腔,顺着流淌的盐河水,能传出十几里外去。

    现在想来,那就是一台东洋人玩的留声机。不过,在那个连电灯尚不知何物的年代里,康家老爷子能整来那么个手摇式的戏匣,不亚于当今哪位款爷购来一架私人直升飞机。为此,康家老爷子爱如珍宝,专门请来苏州匠人,做了一个颜色与之匹配的黄花梨木的戏匣子。

    庚子事变时,康家老爷子死于战乱。饱受炮火洗礼的康家大院,落到大少爷康少千的手上时,他算是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一改老爷子创业、守业,严谨持家的做派,玩起了坐享其成的招数——卖家产。

    康家的家产有多大?多厚?无人估得清、说得透!只见康家大少爷一件一件掂当着卖,先珠宝、后字画。后期,康大少爷染上了鸦片,一发不可收!家中的瓷缸石佛,硬木家具也往外搬。等到康大少爷把老爷子传给他的那台留声机也搬进盐河码头的容古斋时,容古斋的老板就猜到康家的家底子,大概是到了水干拿鱼的时候了。

    果然,没过两年,康家大院被人抵了债。不过,那时间,康家大少爷已经死了,临到康家第三代长孙康小米来收拾残局,他领着一家老小搬出祖宅,稀松可怜地跑到盐河口盐工们滚地笼的地段儿租房子住。可想而知,康家到了什么地步。

    好在,这人世间的事如同飞蛾、昆虫一般——飞一辈儿,再爬一辈儿。康家老爷子用尽毕生精力,把康家的产业推向辉煌,轮到康家大少爷持家时,他便换了一种逍遥自在的活法,将康家的老底子翻弄个底朝天。赶到康家穷途末路了,康家的长孙康小米当家理财时,他做梦都想让康家东山再起。

    然而,时局不由人。轮到康小米励精图治、追寻豪门的时候,此地已经解放了。所幸,那时间康家没了庄园、没了盐田,无须政府将他们康家扫地出门,他们康家先行一步,跨入贫民行列,反倒落了个无财一身轻。但,康家的祖宅还在,康家的诸多珠宝、古玩字画,还在世间广为流传。只可惜,康家的后人已无力追回了。

    七十年代初,年近花甲的康小米,听说省城拍卖行,要拍卖他们康家那件红极一时的戏匣子,康小米动员康家老少几代人,有钱捐钱,有物捐物,他想去赎回那件标志着他们康家辉煌的玩意儿。

    没料到,此时那戏匣的身价,已不再是那台留声机,而是装留声机的那个黄花梨木做的戏匣子。玩古董的人都知道,上等的黄花梨木有着寸木寸金之说。而康家老爷子做那个戏匣子时,正是康家如日中天的时候,所选用的木料自然都是上乘的黄花梨木。

    拍卖会上,那个头戴博士帽的拍卖师,双手捧出那个看似骨制一般的康家戏匣子时,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拍卖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那个戏匣子的来历,随之,单臂一伸,报出了起拍价——两千块钱人民币。

    这在那个吃饭、穿衣还很困难的年代,两千块已经是天价了。而对于早已贫民化的康小米来说,更是无缘与之叫板了!当天,他只带来八百块钱。就那,还是全家人捏瘪了口袋凑起来的。

    在康小米看来,当时收音机已经普及了,那台老式的留声机或许值不了几个钱了。但他没有料到,拍卖师报出起拍价之后,要价却一路攀升,从两千二百块,到两千四、两千八……

    眼看就要往三千块钱上攀升时,康小米在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里,突然大喊一声:三千!

    康小米的那一声呼喊,是放开喉咙、用足了力气,大声喊出来的,刹那间,震撼了整个拍卖现场。但,无济于事。他要的那个三千,只停留了短短的几秒钟,很快,就被后面的三千五”“四千淹没了。

    尽管如此,康小米还是暗自欣慰。

    在康小米看来,他们康家戏匣子,在他康小米这一代,总算是又回来了。虽说,只有那么短短的几秒钟……

    (选自相裕亭《盐河旧事》)

    【作者简介】相裕亭,中国作协会员。著有长篇盐河系列小说三部。其中,《盐河旧事》获“花果山”文学奖;《盐河人家》获“五个一工程”奖。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家戏匣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独立成段,引人注目,既表达了康家鼎盛时期的戏匣的非同凡响,又照应标题,还引出下文描写戏匣的由来。

    B.“月明星稀的静夜里,那小小戏匣里传出的唱腔,顺着流淌的盐河水,能传出十几里外去”这样的白描写出了留声机唱腔在盐河清幽静谧的夜晚显得格外美好,说明盐河人对留声机印象深刻。

    C.用“当今哪位款爷”的“私人直升飞机”来类比戏匣,可见戏匣的价格不菲。

    D.“这人世间的事如同飞蛾、昆虫一般——飞一辈儿,再爬一辈儿”的意思是指“一代不如一代富贵”。

    【2】小说写了康家的富贵浮沉,请简要概括康家老爷子兴盛、康少千衰败及康小米无法振兴的原因。

    【3】小说虽然微型,但道理深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富不过三代”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问自答,一句深沉的疑问,一句无奈的叹息,道出同心而离居的感伤。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

    (3)欧阳修《秋声赋》里写秋风“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而“秋风”这个意象,在陆游的诗中也出现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曲罢,江水映月,四下无声,令人陶醉。

    (2)荀子《劝学》中,体现君子要涉猎广泛并进行反思来使自己得到提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填出横线处的诗句

    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

    老佣人说:“ 容易办成。”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1文买了豆腐渣。

    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两   ’。”

    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一   ’。”

    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 雪。”

    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为:“ 船。”

    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笑。”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了他。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用“蚓”和“蟹”作对比,蟹虽有“六跪而二鳌”,却“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何在?就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阿房宫赋》中作者以反诘的形式来表现比喻的内容,婉曲而形象地描绘出了阿房宫里桥梁的奇丽壮观。

    (3)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借月抒发别离之情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的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既写出了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也写出了琵琶女情感的极度压抑,还写出了诗人听乐的人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到了“直把无声作有声”的境界的两句是 :_______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岳阳楼记》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印证了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晋陶渊明独爱菊”,又让人读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2)李白《蜀道难》中重点从听觉角度描写山间瀑布飞溅的壮观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辩证看待老师、弟子才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题败荷

    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1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

    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题尔遐园居序

    张鼐

    ①缁衣化于京尘,非尘能化人也。地不择其偏,交不绝其靡;精神五脏,皆为劳薪。能于中得自在者,其惟简远者□

    ②尔遐以治行入官柱下,卜居西城之隅。数椽不饰,虚庭寥旷,绿树成林,绮蔬盈圃。红蓼植于前除,黄花栽于篱下。亭延西爽,山气日佳。户对层城,云物不变。钩帘缓步,开卷放歌。花影近人,琴声相悦。灌畦汲井,锄地栽兰,场圃之间,别有余适。或野寺梵钟,清声入座;或西邻砧杵,哀响彻云。图书润泽,琴尊潇洒,陶然丘壑,亦复冠簪觞咏之娱,素交是叶。尔遐尝言:“高林受日,宽庭受月。短墙受山,花夜受酒。闲日受书,云烟草树受诗句。”余谓非尔遐清适,不能受此六种。

    ③然余尝笑人眼目不天,辄浪谈泉石,桎梏簪裾,彼实无所自树乃尔。夫能自树者,寄澹于浓,处繁以静,如污泥红莲,不相染而相为用。但得一种清虚简远,则浓繁之地,皆我用得,马头尘宁复能溷我?尔遐读书高朗,寡交游,能自贵重,而以其僻地静日,观事理,涤志气,以大其蓄而施之于用,谁谓园居非事业耶?然尔遐临民,卓然清静,中州人比之为刘襄城、卓太傅,则今日之园居,其又以六月息者,而九万里风斯在下,吾益信京尘之未必不能息人也。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矣 B.乎 C.欤 D.耶

    (2)第①段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3)对第③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简远需放开眼界,不甘束缚。

    B.“自树”是得简远的关键所在。

    C.得简远便能适应官场的污浊。

    D.尔遐得简远,于园居中积蓄力量。

    (4)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第②段与第③段的关系。

    (5)评价本文所提倡的“简远”思想的意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大公司的总裁在面试求职者时,所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想得到什么,令他吃惊的是,超过70%的求职者根本答不上来。

    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奔波忙碌,很多人最终也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那么,你又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呢?请以上述材料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