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灯谜的谜底不正确的一项是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A.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无与伦比
B.问君能有几多愁(打一成语)——对答如流
C.坐地日行八万里(大一人物)——陆游
D.良药苦口利于病(打一人物)——霍去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有些中小网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炒作耸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网民的猎奇八卦心理。
②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③“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对经营方向、策略、方式进行全方位调整。
④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备感头疼。
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
⑥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一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B.“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C.“自号”是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D.“海盐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4、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北宋不可以擅杀读书人,这就导致了一个必然的结果——大臣可以与皇帝分庭抗礼,可以隔三岔五提出加薪的要求,皇帝还无法拒绝。
②唐太宗李世民还是书法的实践者,其书法堪称一代大家。《晋祠铭》就是李世民以王羲之的书法精神一蹴而就的千古名碑。
③"体育"一词,这个词是19世纪从日本传来的。西方体育强调竞技性,而中国古代体育活动,比如人们耳濡目染的蹴鞠、武术等,更注重愉悦生活,或是强健身心。
④在熙熙攘攘的都市中,望人群如蝼蚁般奔忙,见车辆如过江之鲫穿行,更觉一个人的闲适之乐。古人说人生“难得寂寞”,这大概是人到晚年之后步入的一种境界。
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暮鼓晨钟地辛勤劳作,几乎没有片刻喘息,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支撑起他们的筋骨呢?
⑥清朝庆亲王的生财之道就是卖官,他“细大不捐”,大钱不怕多,小钱不嫌少,明码标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好得很。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质量改善速度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以价格为主的产品竞争格局亟待改变。
B. 记者近日从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获悉,经过数月的紧张勘探,发现了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东周、汉代以容城南阳遗址为中心的遗址群。
C. 从深圳的做法看,取消医生编制之后,政府按照服务质量、数量、患者满意等给予补贴,医生得到合理的报酬,待遇不会降低。
D. 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我国在空间太阳能电站方面经过十余年持续研究,已经大幅缩小了与国际先进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漫川关
王剑冰
一
处于商洛山阳之地的漫川关,昔为秦楚之畛域,今是鄂陕之边界。
金钱河在不远处静静地流着,那里有水码头。水码头接纳来自南方的船帮客商,想象不到,秦头楚尾的漫川关,曾经百船联樯,千篙并奏,上货卸货,喧闹繁忙,颇负“小汉口”之名。那货物有铁、钒、水晶石、磷、石灰石、煤。还有柑橘、茶叶、油桐、棕榈及木耳、蘑菇。水路通着湖北的上津古镇,过夹河关入汉江,可直达武汉。还有繁闹的旱码头,接纳来自北方的骡帮商贾。
水旱码头由来已久,早在秦代,苻菁就在漫川关通关市,招远商,到了明清时期,古街上已是十户九商。秦楚茶馆、望江客栈、川陕鄂酒家等商号会馆不计其数,“泉盛源”“樊盛恒”“洪顺泰”等老字号旗幡招展。
漫川关是骡帮和船帮的交易中心。船帮建有武昌会馆、湖广会馆;盐帮、西马帮、北马帮、关中帮建有北会馆、骡帮会馆。镇上的老鲁说,这里深受秦楚文化的影响,既含北方之犷悍,又兼南方之灵秀。人情淳厚,民风简朴,重礼仪,讲义气。这帮那会的,相熟不相熟的,要有什么疙瘩,都会在这漫川关解决。解决绝不是拼杀火并,而是在帮会头人的操持下,摆一桌席,喝一场“摔碗酒”,之后便各自大笑着上路,再见面就成了兄弟。
漫川关水域宽衍,而四围都是险峻的高山,南有郧岭,东靠太平,西有猛柱,北有天竺。山山连绵,构成这险要的一片天地。也就成了鄂陕咽喉,山水要道。就在这里,秦楚争霸、宋金元会战,加上李自成和太平天国,加上后来的“大刀会”“红枪会”,可谓金戈铁马、硝烟弥漫。
多少年来,古道在山间盘绕,流水在山下回环。古道是接连不断的骡马铃声,水上是高亢沉郁的船工号子。人们从远方赶来这漫川关,看两场舒筋活络的大戏,在老街上吆五喝六,喝一通畅快的老酒。高兴够,潇洒完,然后离去,重新踏上过关中、走西口的万里征程。那征程就有了念想,想着何时回返,还在这里看一看,吼一吼。那样,可真的是痛快地享受了一场人生。
二
随便走进一个个大门小户,都能感受到那种山川般的热情。在一个门口刚探头,未见人,先闻声:进来坐,喝茶呦。
说话的老人盘腿坐在一张木床上,她的床很大,像一片田野。能够想象,她从小就常坐在田野间,坐在鲜花绿浪中。老人姓蔡,银丝满头,声高气朗。蔡奶奶喜欢人们到她家里来,来了就和人唠嗑。她身边的媳妇说,来找她的人很多,她也就惯了,没人来反而寂寞。
跟她唠起来。实际上你不说,她也会冲着你说这道那。蔡奶奶耳朵有点背,媳妇总是对着耳朵告诉,而她说出来的话,却很清楚。
蔡奶奶说,她从小跟着母亲去水码头卖红芋,有时候就会遇到使船来的父亲,父亲给她带来一条红绳或一只发卡,她就欢喜得到处显摆。父亲后来手受伤就上岸了,改做骡马生意。蔡奶奶说,早先漫川关往北有两条骡马道,父亲曾经带着她过碥头溪、越鹘岭、经高坝店去过县城。这个蔡奶奶,还真有些见识。
媳妇说蔡奶奶早年还会剪纸,剪喜上梅梢,鲤鱼跳龙门,百事如意;会用玉米叶子编篮筐。媳妇说镇子来的人多了,都喜欢买些当地手工和土特产,有人就来向她学习,然后回去做了卖。
媳妇说文化馆还来找她问过民间谚语。大家就让老人家再说说,蔡奶奶张口就来。她说,“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她说,“明不尽的是理,走不完的是路。”她说,“河有两岸,事有两面。”听了让人慨叹不已,都夸老人家不简单。再问:您老可会唱漫川大调?媳妇对着耳朵大声说给她。她张口就是一句:闲来窗后听周易,忙时船头看漫川……
问她老人家今年高寿,媳妇说八十九了,比我大三十一。这一句蔡奶奶听见了,说,八十八,离八十九还差两月呢。大家又笑了。走时看到她门上的对联:寿长寿高寿比山,福广福盛福如海。
三
离开漫川关,走上来时的路,那路在群山峻岭间盘绕,不知是不是当年的骡马古道,也许骡马古道比这更绕,它一直没入了白云之中。偶尔看到的那条水,早没有了大大小小的船只。有了高速公路,有了铁路,并且还有了高铁,水旱码头也已成了古董。倒是山腰间那些梯田,还像以前一样,生长着绿油油的庄稼以及丹参、杜仲、远志和山茶。
青龙山、卧虎山、落凤山、如意山深深浅浅,层层叠叠,云气蒸腾,蒸腾出无尽的青山绿水。人们在其中,还在劳作,那是祖辈的形象。刚才从漫川关出来时,看到老百姓在路边,摆卖的都是自家的收获。那带有露珠的农家美味,让多少人流连忘返。他们的身后,是广阔的田野,永远带有希望的田野。
我感到了这片土地的丰厚与神秘,蘑菇、核桃、葡萄、大枣,都带有着一种纯粹的野性,这种野性制作出琼瑶,酿造成美酒。一个个小作坊,大厂房,无不告诉我们,旧的漫川关成了景点,新的漫川关仍旧是景点。你看那些不断涌到这里的人们,这里走那里看,吃着小吃,装着土特产,赶上时候,还可以看不同风味的大戏。
日月更迭,世事变迁,不变的是商洛永久的气质与情怀。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交代漫川关过去和现在的区域作用,体现了作者对当年繁华的漫川关如今沦为两省交界处境的感伤。
B.漫川关的水旱码头接纳船帮和骡帮商贾,文章通过对水旱码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此地昔日繁荣的商业气息。
C.文章在描写蔡奶奶时不断提到她的儿媳,突出了蔡奶奶的儿媳在她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此地人的孝顺。
D.文章写听大戏的内容,从过去“看两场”和现在“可以看”的变化中体现出此时的戏曲已经衰败到很少人看的特征。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描写漫川关当年的景象时,长短句结合,音韵和谐,并且用时间跨度之长表现漫川关水旱码头悠久的历史。
B.用当地人老鲁来讲述漫川关的文化特点和民风特征,既能体现文章表述内容的真实性,也表现了当地人对漫川关的感情。
C.文章用描写和叙述相结合的手法交代了漫川关周围的崇山峻岭和发生的战争,照应上文运货人悲凉的生活处境。
D.文章描写漫川关的景色都抓住了其独特之处,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漫川关的喜爱和赞颂之情。
【3】文章用大量篇幅写生活在漫川关的蔡奶奶,有何具体作用?请结合文本第二部分简要分析。
【4】请结合文本第三部分,简要赏析“日月更迭,世事变迁,不变的是商洛永久的气质与情怀”的含意。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2)《庄子·逍遥游》中用夸张的比喻写鹏鸟振翅奋飞时翅膀遮天蔽日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责任,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远大的志向,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2)《归园田居》描写炊烟渐起、山村景色朦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中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今天的语言里,如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人常以此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屮的空缺部分。
(1)—肌一容,_________,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初为《宽裳》后《绿腰》。 (白居易《琵琶行》)
(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 。(苏试《赤壁赋》)
(4)淇水汤汤,____________。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
(5)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泗》)
(6)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7)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旬句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8)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9)君子有三畏:设天命,以大人,_________。((论语•季氏》)
(10)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奢则肆,____________。(《格言联壁•持躬》)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食物都可来自山间,溪水很深而鱼长得肥美,所谓“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
(3)小光在学习古诗词时发现,诗人经常会用春天的到来表达内心的快乐,比如“______,______”。
11、名句填写。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 。”
(2)《琵琶行》中借助对昕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来侧面描写琵琶音乐动听的两句是:“ , 。”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描写音乐极为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表现出箫声的哀怨动人,极具感染力。
(2)古往今来的作品中有很多悲天悯人的情怀,屈原在《离骚》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他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为之叹息流泪。
(3)常年在边塞征战的范仲淹仍有建功立业的抱负,但在《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难以归家的孤独与无奈。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中由“长恨”而“短歌”,不仅造成形式上的对应美,更显示出恨不得尽言而又不能不言的情致。
B.“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道出“长恨复长恨”的根本原因:南宋统治集团置国家危亡于不顾,一味地苟且偷安,轻重倒置
C.这首词与一般的离别之词不同,激越中显沉稳,豪放中见沉郁,溢满全词的是感时抚事的悲恨和忧愤,流露出凄楚哀怨之情。
D.这首词以“恨”字为主题,语言犀利,沉雄激昂,发泄了词人对当权者的愤恨;词人刚毅不屈的品德与愤世嫉俗的壮语贯通全篇。
【2】用典是辛弃疾诗词的一大特色,本词多处运用典故,请任选两例分析其用典的作用。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义田记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缫;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公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勾。
岁A入B给C稻D八E百F斛G以H其I所J入K给L其M所N聚O沛P然Q有R余S而T无U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稔,文中“稔”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犹望一稔”含义相同。
B.五十千,即五十贯。古代将钱穿成一串,每千个为“一贯”。
C.逮,文中“逮”与《陈情表》中“逮奉圣朝”含义相同。
D.万钟禄,形容俸禄极多。钟,古代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点明范仲淹好施予、赡族人之善性,交代“义田”设置的经过及其良好的管理制度。
B.次段追叙范仲淹早有此志,参政而“位充禄厚”,才实现义田壮举,体现范公的仁义无私。
C.面对质疑,晏子以其分等级的施行仁爱、周济世人的行为予以反驳,桓子自饮酒表示心服。
D.文末赞颂范仲淹“功名满天下”,而偏只取他设置义田一事来写,更突出了这件事的意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2)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
【5】文章多处运用对照比较来赞扬范仲淹设置“义田”救济亲族与贤人的高尚行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歌曲《牵手》中,有这样一段歌词:“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
以上歌词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或联想?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主立意,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字数不得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