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高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最后,山水与人合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

    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

    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

    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

    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

    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

    A.⑤①⑥④②③ B.⑤④①③②⑥ C.③②⑤⑥①④ D.③⑤②④⑥①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所处的年代白话文运动 ___________,一些语言表达方式 __________ 与当下有一定的差异。应该看到,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中,胡适《我的母亲》、郁达夫《故都的秋》、朱自清《背影》,__________存在读起来“不通顺”的地方,然而都 __________ 给理解带来太大阻碍。

    A.如火如荼   诚然   普遍   不可能

    B.方兴未艾   确实   普遍   不至于

    C.如火如荼   确实   大多   不至于

    D.方兴未艾   诚然   大多   不可能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

    ②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也就是让其他国家来替它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僵

    ③从《哈利波特》系列到《纳尼亚传奇》系列,再到《魔戒》三部曲,好莱坞魔幻电影以行云流水的想象力和强大的电脑特技支撑,影响着世界魔幻电影创作的发展走向。

    由于没有天敌,繁殖能力又强,亚洲鲤鱼在美国河流湖泊中恒河沙数,造成巨大危害。

    ⑤这个新建的小区,高楼林立,环境优雅,地上草坪泛着绿意,可是一些人贪图方便,行不由径,常常踩着草坪横穿而过,实在辜负了植草者的美意。

    ⑥长城汽车的H6一月份销量继续在同类车中领先,达到3.6万辆,这惊鸿一瞥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国产车的质量越来越值得人们的信赖。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③⑤⑥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鄙人仅以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浅知拙见,大家如果需要指点的话,我定将不吝赐教。

    D.他以书法线条入画,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食用富含叶酸含量高的蔬菜、水果能延缓跟老化有关的记忆力、思考力和语言能力的衰退。

    B.《哪吒之魔童降世》有着极高的上座率和极好的口碑,成为 2019 年暑期档影片中的一匹黑马,凭借49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二高票房。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一个民族虽然可以用刀剑,或者用弓矢打败另一个民族;但是要征服一个民族的灵魂,却绝非单凭刀枪剑矢就能做到的。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航船中的文明

    朱自清

    第一次乘夜航船,从绍兴府桥到西兴渡口。

    绍兴到西兴本有汽油船。我因急于来杭,又因年来逐逐于火车轮船之中,也想“回到” 航船里,领略先代生活的异样的趣味;所以不顾亲戚们的坚留和劝说(他们说航船里是很苦的),毅然决然的于下午六时左右下了船。有了“物质文明”的汽油船,却又有“精神文明”的航船,使我们徘徊其间,左右顾而乐之,真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的幸福了!

    航船中的乘客大都是小商人;两个军弁是例外。满船没有一个士大夫;我区区或者可充个数儿,——因为我曾读过几年书,又忝为大夫之后——但也是例外之例外!真的,那班士大夫到哪里去了呢?这不消说得,都到了轮船里去了!士大夫虽也擎着大旗拥护精神文明,但千虑不免一失,竟为那物质文明的孙儿,满身洋油气的小顽意儿骗得定定的,忍心害理的撇了那老相好。于是航船虽然照常行驶,而光彩已减少许多!这确是一件可以慨叹的事;而 “国粹将亡”的呼声,似也不是徒然的了。呜呼,是谁之咎欤?

    既然来到这“精神文明”的航船里,正可将船里的精神文明考察一番,才不虚此一行。但从那里下手呢?这可有些为难,踌躇之间,恰好来了一个女人。——我说“来了”,仿佛亲眼看见,而孰知不然;我知道她“来了”,是在听见她尖锐的语音的时候。至于她的面貌,我至今还没有看见呢。这第一要怪我的近视眼,第二要怪那袭人的暮色,第三要怪—— 哼——要怪那“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了。女人坐在前面,男人坐在后面;那女人离我至少有两丈远,所以便不可见其脸了。且慢,这样左怪右怪,“其词若有憾焉”,你们或者猜想那女人怎样美呢。而孰知又大大的不然!我也曾“约略的”看来,都是乡下的黄面婆而已。至于尖锐的语音,那是少年的妇女所常有的,倒也不足为奇。然而这一次,那来了的女人的尖锐的语音竟致劳动区区的执笔者,却又另有缘故。在那语音里,表示出对于航船里精神文明的抗议;她说,“男人女人都是人!”她要坐到后面来,(因前面太挤,实无他故,合并声明)而航船里的“规矩”是不许的。船家拦住她,她仗着她不是姑娘了,便老了脸皮,大着胆子,慢慢的说了那句话。她随即坐在原处,而“批评家”的议论繁然了。一个船家在船沿上走着,随便的说,“男人女人都是人,是的,不错。做秤钩的也是铁,做秤锤的也是铁,做铁锚的也是铁,都是铁呀!”这一段批评大约十分巧妙,说出诸位“批评家”所要说的,于是众喙都息,这便成了定论。至于那女人,事实上早已坐下了;“孤掌难鸣”,或者她饱饫了诸位“批评家”的宏论,也不要鸣了罢。“是非之心”,虽然“人皆有之”,而撑船经商者流,对于名教之大防,竟能剖辨得这样“详明”,也着实亏他们了。中国毕竟是礼义之邦,文明之古国呀!—— 我悔不该乱怪那“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了!

    “祸不单行”,凑巧又来了一个女人。她是带着男人来的。——呀,带着男人!正是;所以才“祸不单行”呀!——说得满口好绍兴的杭州话,在黑暗里隐隐露着一张白脸;带着五六分城市气。船家照他们的“规矩”,要将这一对儿生刺刺的分开;男人不好意思做声,女的却抢着说,“我们是‘一堆生’的!”太亲热的字眼,竟在“规规矩矩的”航船里说了!于是船家命令的嚷道:“我们有我们的规矩,不管你‘一堆生’不‘一堆生’的!“大家都微笑了。

    有的沉吟的说:“一堆生的?”有的惊奇的说:“一‘堆’生的!”有的嘲讽的说:“哼,一堆生的!”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妇者,服也”,这原是她的本行呀。只看她毫不置辩,毫不懊恼,还是若无其事的和人攀谈,便知她确乎是“服也”了。这不能不感谢船家和乘客诸公“卫道”之功;而论功行赏,船家尤当首屈一指。呜呼,可以风矣!

    在黑暗里征服了两个女人,这正是我们的光荣;而航船中的精神文明,也粲然可见了——于是乎书。

    1924年5月3日

    [注]①原注:“一块儿”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是“夜航船”,加上“我”的近视,没看清“来了”的女人的面貌。这样,作者就可以省去对那女人的外貌描写,而笔墨集中在她的“尖锐的语言”上。

    B.在黑暗的船舱里两个女人最终屈服,被分开来坐下。“黑暗”意味着“精神文明”丑陋的一面,“光荣”实际上是反语,表明船家丝毫不让着两个女人,一点儿都不光荣。

    C.船家用“做秤钩的也是铁,做秤锤的也是铁,做铁锚的也是铁,都是铁呀”的比喻,巧妙回驳了女乘客的话,看出船家的机灵与无奈,也揭示了“精神文明”的虚伪性。

    D.本文运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刻画人物,运用漫画式的语言活泼、幽默,达到了尖锐讽刺的效果。

    2文章详细写了航船中的两位女人,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指的是什么?两者的对比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自述美貌被其他歌伎妒忌的一句是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 中通过描写宫女头发,从而表现宫女众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在《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表示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邀请客人的意思,更见主客交情之深厚。

    (3)《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诗人说掩面哭泣是因为同情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表现了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3)庄子说人在宇宙中的存在就像一粒米,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的比喻表达了同样的感慨;曹操在《短歌行》中用了“____________”的比喻来表达人生短暂的痛苦。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立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形容了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又突然爆发出激越、雄壮之音。

    (3)杨万里有诗云:“诗人长怨没诗才,天遣斜风细雨来。”诗人常从“雨”中获得灵感与情思,因此“雨”成了古诗中常出现的意象,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木材和金属的改变说明人们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学识和品行。

    (2)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以高超的技艺弹奏琵琶,经过沉重雄壮、清脆圆润、轻快流利等旋律后,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戛然而止,结束弹奏。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是湖光作色的乐景给人带来的喜悦,与淫雨、阴风、浊浪等哀景给人带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伤情绪形成对比。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等手法来写自己从早到晚精勤修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柳宗元《种树郭囊驼传》中,官府对百姓在纺织上提出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以雪为喻描摹汹涌澎湃的波涛,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

    (3)苏轼《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①,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曲池荷

    卢照邻②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注】①伦:同等,同类。②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长期仕途失意。

    1下面对这两首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李诗中“不相伦”意谓世人重花轻叶,“金盆”表现了对花的偏爱。

    B. 李诗“惟有”二句与首二句形成对比,表现荷花花叶相守,不向世俗屈服的品格。

    C. 卢诗写“浮香”绕岸,实际表现的是夏荷的盛开,以嗅觉写之,十分巧妙。

    D. 卢诗“常恐”二字带来角色转换,由前面诗人的观赏,变为荷花的倾诉。

    E. 两首诗都描写了荷花开放、荷叶铺陈之美和花残叶败的凄凉景象。

    2这两首咏物言志诗都写了荷花,但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曰:善!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平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王果意不信钟离昧等。夏,四月,楚围汉王于荥阳,急;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项羽使使至汉,陈平使为大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五月,将军纪信言于汉王曰:事急矣!臣请诳楚,王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去,令韩王信与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汉高帝四年八月,项羽自知少助;食尽,韩信又进兵击楚,羽患之。汉遣候公说羽请太公。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洪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楚归太公、吕后,引兵解而东归,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也。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从之。高帝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信、越不至,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坚壁自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国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复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破也。汉王从之。于是韩信、彭越皆引兵来。

    (节选自《资治通鉴·楚汉相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

    B.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

    C.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

    D.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间,指利用敌方间谋给敌人提供假情报,使敌人中计,或使敌人内部发生矛盾分化。《反间计》选自《三十六计》。

    B.大牢具:即太牢具。盛牲的食具叫牢,大的叫太牢,太牢盛牛、羊二牲,文中用指丰盛的酒食款待,与“恶草具”意思相反。

    C.左纛:纛,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左纛是古代皇帝车上用犛牛尾做的装饰物,设在车衡的左边。旧指帝王的车辆。

    D.洪沟,即鸿沟,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秦末项羽与刘邦相争,约以洪沟为界,西为汉,东为楚。后泛指界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王把四万两黄金交给陈平,由他全权处理,不再过问金钱的支出问题,可见汉王对陈平的信任,陈平也不负所托,顺利离间了项羽和钟离昧等人的关系。

    B.楚攻打荥阳时,汉军处于劣势,不得已选择割地求和,亚父看出这是进攻的最好时机,但项王妇人之仁,不愿意趁人之危,这让亚父非常愤怒。

    C.事态紧急之时,纪信乘上了汉王的车子,诈称投降,楚人欢呼雀跃,以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不料汉王趁乱从西门逃走,项王盛怒之下烧死了纪信。

    D.在楚汉约定平分天下之后,项羽选择东归、汉王在属下的劝速之下决定趁着楚军疲意不堪,一定要乘势一举夺取天下,而不能养虎为患、错失时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平曰:“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2)将军纪信言于汉王曰:“事急矣!臣请诳楚,王以间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留白”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和境界,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从而给人以想象余地,以无胜有。而“补白”在书画中是指利用印章或文字等形式在空白处进行润色,使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画面更加和谐,意境更加悠远。由此书画家通过对空白和景色的巧妙处理,或“留”或“补”相得益彰,营造出隽永的境界。

    其实“留白”与“补白”不仅存在于艺术中,也存在于生活中。人生的空白有许多,如未实现的梦想,未达到的人生目标,亦或是在学习工作中未取得成就等,都可能是人生的空白,那么我们如何创造自己的一种人生境界呢?

    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