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重庆高一(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子,择师而教之/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B.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肉食者,未能远谋

    C.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惑而不师,其为惑也

    D.登高而招,臂加长也/举世而之而不加沮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窈窕之章   化而登仙

    ③击空明兮溯流光   幽壑之潜蛟

    孤舟之嫠妇   西望夏口

    ⑦大江   ⑧顺流而

    ⑨明天南   鱼虾而麇鹿

    不知东方之既   吾生之须臾

    A.②⑧/⑥⑦/③/④⑤⑩/⑪⑫ B.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⑪⑫

    C.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⑪⑫ D.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⑪⑫

  •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①不拘时 ②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 ①鸷鸟不群兮 ②舞幽壑潜蛟

    C. ①蟹六跪二螯 ②振长策御宇内

    D. ①欲人之无惑难矣 ②固一世之雄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热浪翻滚的酷暑天气,朋友特意做了拿手菜“凤鹅烧冬瓜汤”招待我们,并不断嘱咐:“你家小女最爱吃这道菜了,一定要带孩子来呀!”

    B.春阳和煦,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有机茶基地,头茶终于开摘了。一年尝鲜就在这几天,当我赶到时,相约的老茶友们已经恭候我多时了。

    C.公司经理给开发部门开会时说:“我们要借重自己在市场上关于投资的专业知识,来发现不同领域的投资方向,以达到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目的。”

    D.如今人的“网行”和文的“网行”都是“无人驾驶”般潜行,心下感慨不知不觉换了人间。鄙人虽廉颇老矣,好在尚能饭,弄微信不亦乐乎。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4年的夏天,全球拉响了埃博拉警报。埃博拉是一种能致命的病毒。其实,在生命体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病毒始终如影随形

    B. 在学习最新文件的过程中,大家认识到:只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政清廉,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好转。

    C. 吴良镛先生是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人物,他视城市为生命的有机体,倡导通过“新陈代谢”延续城市的文脉和精神。

    D. 与传统贿赂案件相比,以“借”为名的贿赂犯罪形式更具隐蔽性,如果有一天东窗事发,贪官们就以“借”的名义为自己遮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济:中国人的考古之始

    (1)1926年,李济虽然只有30岁,却已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五大导师”一年有余。这一年,他到山西南部考古,完成了对西阴村史前遗址的科学发掘。这是中国人主持考古发掘的第一次。挖掘中,李济创造的“三点记载”、“层叠”、“探沟探坑”等田野科学考古工作方法,奠定了现代科学考古的基石,今天仍被考古界沿用。

    (2)其实李济并非考古学出身,他是中国第一个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博士。只是他从美国归来后,很快就被中国丰富的考古资源所吸引。1923年,他在新郑李家楼大墓小试牛刀,著《新郑的骨》。1924年创造田野科学考古方法,赴河南新郑对春秋铜器出土地点进行调查清理。及至西阴村发掘,李济已成长为当时中国当之无愧最专业的考古学者。

    (3)1928年,他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考古组主任,并开始执掌后来被称为“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系统展开之始”的殷墟发掘。他与同仁约法三章,不藏古董,不买古董。19281937年,史语所先后在殷墟发掘15次,声势之浩大,在1949年前的中国考古史上无可匹敌。发现的宫殿、宗庙和帝王大墓,则将3000年前商王朝的辉煌背影从无到有勾勒而出。

    (4)1940年,作为史语所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带领部下来到四川南溪的李庄。在此之前,从南京出发的李济,已辗转长沙、昆明,躲避着日军的空袭,押送着国家的文物,撤退了两年多。到李庄后的6年里,他一边整理殷墟的陶器材料,一边指挥史语所与中博院就地发掘四川的彭山汉墓、成都前蜀王永陵,两度深入西北考察,在成都、重庆举办“远古石器展”……李济劝勉同仁:“不要问在第一线的忠勇将士抵抗得了敌人吗?我们应当问我们的科学或一般学术是否敌得过敌人。”

    (5)但躲过了日军炮火的李济一家,仍未被死神放过:1940年二女儿染疾而亡,1942年大女儿不幸殒命。1945年抗战胜利后,与他同回南京的子女,只剩了儿子李光谟一人。19481222日,李济督运着装载有史语所重要图书、设备以及故宫迁运文物的轮船,挥别大陆,去了台湾。李济选择了守护殷墟的文物,因此他又失去了他的儿子。

    (6)2005年李光谟回忆,解放前夕他身处上海,“父母一天一个电报,把飞机票买好了寄来……那时机票比黄金还贵”。但“我给他们写了最后一封信,告诉他们我决定留下来,说我想看到一个新社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那一年,我22岁”。自此,李济与李光谟的余生分道扬镳。

    (7)来到台湾的李济,婉拒了美国多家大学的长期讲学邀请,出任迁至台湾的“中研院”史语所第三任所长,后又两度代理“中研院”院长。他创办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大力推进台湾岛的考古工作。他桃李满园,改革开放后给大陆考古带来深远影响的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就是李济在台大的高徒。综合15次殷墟发掘的材料,至1977年他终于完成了《安阳》等著作,对当年的考古工作做了总结性回顾。至他生命的最后年月,他还坚持每周去一次台北“故宫”。

    (8)197981日上午9点半,李济心脏病猝发去世。后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除了台北“故宫”赠送的两三件仿造艺术品之外,未发现一件古董。

    (9)正如张光直对恩师的评价:“迄今为止,在中国考古学这块广袤土地上,在达到最高学术典范这一点上,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越他。随着他的过世,一个巨人消失了……”

    (节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本文从1926年写起,略去了李济出生年月、籍贯、家庭状况等常见介绍文字,不属于面面俱到的传统式个人传记。

    B. 文章用平实自然的语言重点讲述了李济一生的巨大磨难及其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历尽沧桑仍恪尽职守的考古学家的形象。

    C. 本文在叙述李济人生重大经历时基本上写出了具体时间,还引用了李济及李光谟的话,使传记更具真实性、准确性。

    D. 结尾引用张光直的评价从学术角度高度评价了李济的地位和影响,作者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李济的肯定与赞叹。

    2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1926年李济主持西阴村史前遗址的科学发掘,这是中国人主持考古发掘的第一次,同时也是他考古生涯的开始,之后他从人类学研究转向考古研究。

    B. 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空前灾难,李济指挥史语所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相关人员开始了艰难的流亡之路,他在抗战期间被迫停止了所有的考古工作。

    C. 在国破离乱的时代里,李济痛失两个女儿;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李济选择了守护殷墟的文物,与儿子骨肉分离,不能团聚。

    D. 李济离开大陆后,在台湾继续传薪播火的同时仍然继续着研究殷墟,可见古老的殷墟,仍然是他学脉所牵、心魄所系。

    E. 李济一生亲手发掘和经手保管的文物无数,可后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没有发现一件古董,这说明他始终遵守“考古不藏古”的规矩。

    3李济在考古学方面成就突出,请简要归纳。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1)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________,_________,借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

    (2)苏轼在《赤壁赋》中与客游赤壁时面对月与水感喟,从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提了三条建议,其中一条是严明赏罚,将宫、府视为一体,做到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人内心的愁绪往往投射在花鸟草木等自然景物上,如《春望》中的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视钱财如泥沙挥霍无度,揭露其自私无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沧海”这一意象背景宏大、辽远广阔,但在唐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寄托愁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题)。

    蚓无爪之利,   ,上食埃土,   ,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杜牧《阿房宫赋》)

    满地黄花堆积     (李清照《声声慢》)

    四十三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描绘了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意境开阔。

    (2)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的诗句中常写流泪,如《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

    (3)中国古代诗文与酒有密切关系。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曹操斟酒祭江;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作者自斟自酌。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____,雄姿英发。_____________,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直栏横槛,_______________;管弦呕哑,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5)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形象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2)《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达官贵人不思离去,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仙境。这也从侧面烘托出西湖之美。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五代·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府相,指宴会主人、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周宝。写此诗时黄巢起义军纵横,唐王朝摇摇欲坠,占有东南半壁握有重兵的周宝却整日沉湎酒色。②吴娃:吴地的美女。③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1】诗歌中,“______”字点出了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眩惑,而是充满了______的情怀。

    【2】赏析这首诗的衬托手法。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陵缠以颜色美壮,得于楚共王。江乙往见安陵缠曰:“子之先人,岂有矢石之功于王乎?”曰:“无有。”江乙曰:“子之身岂亦有乎?”曰:“无有。”江乙曰:“子之贵何以至于此乎?”曰:“仆不知所以。”江乙曰:“吾闻之,以财事人者,财尽而交疏;以色事人者,华落而爱衰。今子之华,有时而落,子何以长幸无解于王乎?”安陵缠曰:“臣年少愚陋,愿委智于先生。”江乙曰:“独从为殉可耳。”安陵缠曰:“敬闻命矣。”江乙去。居期年,逢安陵缠,谓曰:“前日所谕子者,通之于王乎?”曰:“未可也。”居期年。江乙复见安陵缠曰:“子岂谕王乎?”安陵缠曰:“臣未得王之间也。”江乙曰:“子出与王同车,入与王同坐,居三年,言未得王之间,子以吾之说未可耳!”不悦而去。其年共王猎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骖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兕死车下王大喜,拊手而笑,谓安陵缠曰:“吾万岁之后,子将谁与斯乐乎?”安陵缠乃逡巡而却,泣下沾衿,抱王曰:“万岁之后,臣将从为殉,安知乐此者谁?”于是共王乃封安陵缠于车下三百户。故曰:“江乙善谋,安陵缠知时。”

    郑桓公东会封于郑,暮舍于宋东之逆旅。逆旅之叟从外来,曰:“客将之?”曰:“会封于郑。”逆旅之叟曰:“吾闻之,时难得而易失也。今客之寝安,殆非会封者也?”郑桓公闻之,援辔自驾,其仆接淅而载之,行十日夜而至。以郑桓公之贤,逆旅之叟,几不会封也。

    晋文公伐卫,入郭,坐士令食,曰:“今日必得大垣。”公子虑俛而笑之。文公曰:“奚笑?”对曰:“臣之妻归,臣送之,反见桑者而助之。顾臣之妻,则亦有送之者矣。”文公惧,还师而归。至国,而貉人攻其地。

    (节选自《说苑·权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年/共王猎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骖/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兕死车下/

    B.其年/共王猎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骖/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兕死车下/

    C.其年/共王猎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骖/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兕死车下/

    D.其年/共王猎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云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从南方来/正触王左骖/王举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发/兕死车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幸于楚共王”与“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幸”字含义相同。

    B.“顾谓安陵缠曰”与“将军宜枉驾顾之”(《出师表》)两句中的“顾”字含义不相同。

    C.“客将焉之”与“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两句中的“焉”字含义不相同。

    D.“微逆旅之叟”与“微风鼓浪”(《石钟山记》)两句中的“微”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乙拜见安陵缠,一连问了安陵缠三个问题,引导安陵缠思考该如何永远得到大王的宠信,进而提出让安陵缠为大王殉葬的谋划。

    B.安陵缠三年都没有找到与大王沟通的时机,江乙认为安陵缠不认可他的谋划;直到一次打猎,安陵缠适时表明心迹,得到共王的赏赐。

    C.郑桓公被封在东边的郑国,晚上住在旅店,旅店的老人提醒他要注意时机,他幡然醒悟,独自匆忙驾车,十天十夜赶到了郑国。

    D.晋文公准备攻打卫国且志在必得,但公子虑担忧此事,公子虑讲述送妻子回娘家的故事,以此委婉劝谏晋文公,晋文公领悟后带兵回国。

    【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抱王曰:“万岁之后,臣将从为殉,安知乐此者谁?”

    (2)吾闻之,时难得而易失也。今客之寝安,殆非会封者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受关注的国内科技新闻:①全球首颗以古代先贤、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命名的“墨子号”卫星实现星地量子通信。②人工合成完整活性染色体。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③自主设计生产的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C”是“CHINA”的第一个字母,第一个9寓意“天长地久”。④“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失利。

    请以“致敬新时代”为副标题,从中选择两三条新闻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思考与认识。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