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离骚》主要借助丰富的想象,同时运用了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B.我国文学史上素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优秀传统,前者的源头是《诗经》,后者则始于《楚辞》。
D.屈原的作品很多,除了《离骚》之外,还有《九章》《九歌》《九辩》《天问》等,这些都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精确掌握无人驾驶核心技术,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实现新时代“汽车强国”之梦。
B.遍布城乡的各种类型的图书馆,调节着我们的文化呼吸,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C.上海市胸科医院发布连续两项肺癌新药研究成果,中国自主创新抗癌药再获突破。
D.浙江农博会围绕“美丽乡村、美好生活”为主题,展示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变化。
3、下列情景中给朋友发的短信,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祝贺生女儿)近日闻尊夫妇喜添千金,弄瓦之庆,遥以致贺。
B. (邀请来吃饭)拟在敝舍准备盛宴,如蒙惠然肯来,荣幸之至。
C. (问候病情)闻君抱恙,不胜垂念,谨致问候,祝早日康复。
D. (拜托帮忙)冒昧唐突干请,所恳之事,务必慨允,不胜感激。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住宅的________,墙壁的________,家具的________,衣料的________,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
A.破旧 黑暗 黯淡 粗陋 B.寒伧 黯淡 粗陋 破旧
C.黯淡 破旧 寒伧 粗陋 D.寒伧 黯淡 破旧 粗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今年,三个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我校工作。
B.地震发生后,尽管困难和危险很多,战士们仍然迅速及时地进入震区抢险救灾。
C.在这次民意调查中,将近70%以上的同学投了赞成票。
D.国庆长假期间,很多私家车主亲眼目睹了高速堵车的盛况。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以食物关乎人的生死来说理,但若“_________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会拒绝;若“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不会接受。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万物皆“有所待”,其中描绘大鹏“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会桃花之芳园,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人生如梦,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聊乘化以归尽,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孟子认为犯了错误或思虑堵塞并不可怕,因为“人恒过,_____;困于心,衡于虑,_____”。
(2)正如《兰亭集序》中所言,“_____,_____,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快乐和热爱会让我们忘记时间的流逝。
(3)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借助微信、QQ等即时通信技术随时随地与万里之外的好友联系,这就丰富了王勃所说“______,______”两句话的内涵。
(4)诸葛亮的《出师表》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不忘以身许国、心怀天下而赢得后人的诸多赞誉,陆游就曾赞叹道:“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奖仪式发言中说道“倾尽全力,奉献所有”,这种赤子爱国报国之心,。可以用《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2)当今社会应当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风气,正如《礼运》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文人心目中有许多著名的文化符号,“落木”就是其中之一,《登快阁》中用“落木”的意象表达阔大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佳期延误的原因后,又劝慰男子不要生气。
(2)柳宗元《小石潭记》善用比喻,比如以“_____________”表现水声的清脆悦耳,以“_____________”形容溪岸的形状。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纵然是刘裕这样的英雄人物,如今也很难找到他的痕迹,眼前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2)《登高》中借用落叶和江水意象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个字。
(4)《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陈兄至
白居易
黄鸟啼欲歇,青梅结半成。
坐怜春物尽,起入东园行。
携觞懒独酌,忽闻叩门声。
闲人犹喜至,何况是陈兄。
从容尽日语,稠叠长年情。
勿轻一杯酒,可以话平生。
【1】本诗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作者迎友之喜的?请简要分析。
【2】从全诗来看,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僧达,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子。兄锡,质讷乏风采。太祖闻僧达蚤慧,召见于德阳殿,问其书学及家事,应对闲敏,上甚知之,妻以临川王义庆女。
少好学,善属文。年未二十,以为始兴王浚后军参军,迁太子舍人。坐属疾,于杨列桥观斗鸭,为有司所纠,原不问。性好鹰犬,与闾里少年相驰逐,又躬自屠牛。义庆闻如此,令周旋沙门慧观造而观之。僧达陈书满席,与论文义,慧观酬答不暇,深相称美。与锡不协,诉家贫,求郡,太祖欲以为秦郡,吏部郎庾炳之曰:“王弘子既不宜作秦郡,僧达亦不堪莅民。”乃止。寻迁太子洗马母忧去职兄锡罢临海郡还送故及奉禄百万以上僧达一夕令奴辇取无复所余。服阕,为宣城太守。性好游猎,而山郡无事,僧达肆意驰骋,或三五日不归,受辞讼多在猎所。民或相逢不识,问府君所在,僧达曰:“近在后。”元嘉二十八年春,索虏寇逼,都邑危惧,僧达求入卫京师,见许。贼退,又除宣城太守,顷之,徙任义兴。
三十年,元凶弑立,世祖入讨,普檄诸州郡;又符郡发兵,僧达未知所从。客说之曰:“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使工言之士,明示祸福,苟在有心,谁不响应,此策上也。如其不能,可躬率向义之徒,详择水陆之便,致身南归,亦其次也。”僧达乃自候道南奔,逢世祖于鹊头,即命为长史,加征虏将军。
上即位,以为尚书右仆射,寻出为使持节、南蛮校尉,加征虏将军。僧达自负才地,谓当时莫及。上初践阼,即居端右,一二年间,便望宰相。及为护军,不得志,乃启求徐州,上不许。僧达三启固陈,上甚不说。期岁五迁,僧达弥不得意。
吴郭西台寺多富沙门,僧达求须不称意,乃遣主簿顾旷率门义劫寺内沙门竺法瑶,得数百万。荆、江反叛,加僧达置佐领兵,台符听置千人,而辄立三十队,队八十人。又立宅于吴,多役公力。坐免官。
(节选自《宋书·王僧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寻迁太子洗马/母忧去职/兄锡罢临海郡/还送故及奉禄百万以上/僧达一夕令奴辇取/无复所余/
B. 寻迁太子洗马/母忧去职/兄锡罢临海郡/还送故及奉禄百万以上僧达/一夕令奴辇取/无复所余/
C. 寻迁太子洗马/母忧去职/兄锡罢临海郡还/送故及奉禄百万以上/僧达一夕令奴辇取/无复所余/
D. 寻迁太子洗马/母忧去职/兄锡罢临海郡还/送故及奉禄百万以上僧达/一夕令奴辇取/无复所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是讨伐州郡的意思。
B. 持节,官名。魏晋以后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为刺史总军戎者。
C. 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还有很多,例如践祚、践极、践统等。
D. 沙门,原为古印度各个宗教派别出家者的通称,佛教盛行后专指佛教僧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僧达自幼好学,善于为文。太祖听说他很聪慧,在德阳殿召见了他,他回答得从容闲雅,太祖很欣赏他,让他娶了临川王刘义庆的女儿。
B. 王僧达喜好游猎,荒怠政务。任宣城太守时,他有时三五天不回郡,有时遇到老百姓,百姓问他太守在哪儿,他对百姓说:“很近,就在后面。”
C. 王僧达出身高费,平乱有功,他没满二十岁时就跟在当时的始兴王刘浚身边做事,后来刘浚起兵平叛,他加人了刘浚的队伍,被封为征虏将军。
D. 王僧达贪恋钱财,强取豪夺,吴郡西台寺很多和尚富有,王僧达向寺中索要感到不满意,就带着手下人拦劫寺里的和尚竺法瑶,搞到了几百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僧达求人卫京师,见许。贼退,又除宜城太守,顷之,徙任义兴。
(2)僧达三启固陈,上甚不说。期岁五迁,僧达弥不得意。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00后复旦大学新生曾健宇曾向《钱江晚报》记者介绍,他在暑期通过做家教已经挣得了3000元,其中一部分用来交了学杂费,学杂费不足部分是找父母“借”的。此前,父亲和他说过,“你18岁以后的钱都是向我借的,以后都要还的。”曾健宇自己也表示,以后会将钱还给父母。他打算在大学学习期间做程序开发赚取生活费,除了日常开销外,他还计划每月存两三百元做以后的创业基金。
这则材料引起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或思考,在班内交流。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