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状况下,1.12LCH4的质量为_______g。
(2)与3.2gSO2所含的O 原子 数相等的NO2 的质量为_______g。
(3)配制500mL1.0mol·L-1CuSO4溶液时,在移液洗涤后,摇动容量瓶有少量液体溅出,则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变会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4)把2.0mol·L-1Na2SO4溶液和1.0mol·L-1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两者体积之和),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
(5)浓氨水可用于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其原理是8NH3+3Cl2=6NH4Cl+N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最之比为_______。
3、下列物质中①Fe ②NH3 ③稀盐酸 ④酒精 ⑤H2SO4 ⑥熔融BaSO4(填相应的编号)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给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⑤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①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1)Y化学式为___________,Z转化为X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W的浓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欲制备,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4)Y转化为W可以选择下列试剂___________。
A.酸性溶液B.
溶液C.
溶液D.X的水溶液
写出你所选试剂将Y转化为W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将X与Z、W的稀溶液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则在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甲烷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
②写出乙炔的结构式_____
(2)写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由乙烷制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沸点高,原因是_____
(5)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总反应式为
,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
6、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可以用重铬酸钾(K2Cr2O7)和浓盐酸制取。其变化可表述为: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
(1)将配平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在空格上,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____________;
(3)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
(4)反应2H2S+SO2===2H2O+3S↓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5)若有14.7gK2Cr2O7发生上述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个,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
(6)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Na2SO3+KIO3+H2SO4→I2+Na2SO4+K2SO4+H2O_____________。
7、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值的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方向。
(1)已知:CH4(g) + 2O2(g)=CO2(g) + 2H2O(g) ΔH1 = a kJ•mol-1
CO(g) + H2O (g)=CO2(g) + H2 (g) ΔH2 = b kJ•mol-1
2CO(g) + O2(g)=2CO2(g) ΔH3 = c kJ•mol-1
反应CO2(g) + CH4(g)2CO(g) + 2H2(g) 的ΔH= kJ•mol-1。
(2)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 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8所示。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
② 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③ 将Cu2Al2O4溶解在稀硝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以CO2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物质。
① 利用FeO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6FeO + CO2=2Fe3O4 + C,则反应中每生成1molFe3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② 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在铜电极上CO2可转化为CH4,另一电极石墨连接电源的 极,则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下列各组物质中,
A.和
B.
和
C.
和
D.
和
E.CH3CH2CH3和CH3(CH2)2CH3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
(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
(4)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
(5)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
9、下列物质中:A.NaC1晶体;B.乙醇:C.盐酸;D.单质铜;E.HNO3溶液;F.熔融氯化钾;G.气体;H.液态氯化氢。
(1)能够直接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其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3)溶于水也不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4)虽能直接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5)虽不能直接导电,但是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10、今有8种物质:①稀硝酸②固态醋酸③NH3④空气⑤CO2⑥Fe(OH)3胶体⑦NaCl晶体⑧BaCO3。
(1)能导电的物质_______;(用序号填空,下同)
(2)强电解质_______;
(3)非电解质_______;
(4)区分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实验方法_______;
(5)写出①和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1、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原子半径
| 0.74
| 1.60
| 1.52
| 1.10
| 0.99
| 1.86
| 0.75
| 0.82
|
最高或 最低化合价
|
| +2
| +1
| +5
| +7
| +1
| +5
| +3
|
-2
|
|
| -3
| -1
|
| -3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⑦元素大于④元素
B.②、③处于同一周期
C.上述八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⑤号酸性最强
D.⑧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2、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500mL0.1mol/L的NaOH溶液。
(1)需称量_______g的烧碱固体,固体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上称量(仪器名称)。
(2)配制过程中,应该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________次。
(3)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离刻度线_______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4)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①将烧杯内的液体向容量瓶内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液体溅出瓶外,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是___________。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是___________。
13、(1)3.01×1023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1.5mol 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所含H2O的数目是______。
(3)一定量的Na2CO3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0.5mol NaOH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在________mol Na2CO3中所含Na+数目与上述0.5mol NaOH所含Na+数目相等。
(5)12.4g Na2R含0.4mol Na+,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含R的质量为1.6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
14、硫铁矿的主要成分为,工业上常用硫铁矿在空气中煅烧产气来制备硫酸,该过程中的烧渣可用于制备铁红、绿矾等。现以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
、FeO,还含有少量的
、
杂质)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制备铁红颜料的流程如图所示: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高温煅烧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中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浸取液Ⅰ”中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在加入氨水沉淀时,调节pH可使得沉淀而
不沉淀。“滤液Ⅱ”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获得“滤渣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5、化学兴趣A组的同学们利用废硫酸溶液制备K2SO4晶体,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生成了一种可用作肥料的物质M,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_________(填化学式)。
(4)反应Ⅲ中相关物质在25℃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 ||||
溶解度/g | 34.0 | 11.1 | 37.2 | 19.5 |
反应Ⅲ在常温下(25℃)能实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此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的_______(选填字母),振荡、静置, 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选填字母),观察现象即可判断该晶体是否洗涤干净。
A. AgNO3溶液 B. BaCl2溶液 C. Ba(NO3)2溶液 D .Ba(OH)2溶液 E. NaOH溶液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