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
A.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业
B.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平等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强
D.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
2、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聚焦建设教育强国,总结了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展和成就,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了我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成就显著,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教育事关建设创新型国家,事关民族振兴伟业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这体现( )
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
③发展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④同步富裕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熄灯时间到了,同宿舍的同学都休息了,雯雯同学还在小声背诵英语。室友提醒她,她却说:“读书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雯雯同学的观点是( )
A.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B.错误的,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C.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D.错误的,因为未成年人没有自由和权利
5、中国不断为全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展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等。中国这样做( )
①完全是为了自身的发展 ②有助于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③是为了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④主要是为了在国际竞争中掌控更多的话语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对下图漫画《看他人隐私》,认识正确的有( )
①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好朋友之间无隐私,不必拘泥这样的细节
③这是一种关心朋友、平等对待朋友的表现
④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某大学一名学生研发出一份“无障碍地图”。通过这款地图,使用者可以查询到南京、苏州、上海等地10000多个无障碍设施的交通信息和路径规划,极大方便了残障人士出行。下列最符合这一材料主题的是( )
A.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B.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C.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D.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8、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3年6月,北京、天津、上海、陕西等地相继发布养老金上调通知。养老金17年连涨,退休人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说明( )
A.提高养老金有利于推进同步富裕
B.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C.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作
D.幸福生活只能依靠党和政府的救助
9、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这是因为( )
①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②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③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④政府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_______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
A.制度
B.知识
C.技术
D.体制
1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行业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将“诚实守信”这一道德的内容写入法律条文( )
①发挥了道德的规范作用
②是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③强化了道德对法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④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2023年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对沈忠芳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
②人民利益离不开国家利益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相辅相成的
④在国家利益面前,不能谈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截止2023年,广州地铁已开通621公里,横纵网络链接广州城。广州地铁推出“搭地铁,游广州”指引,邀请广州市民搭乘地铁一日“叹”尽岭南花。如果想要感受广州的红色革命文化,我们可以优先选择( )
线路一 | 广州科学城-广东奥林匹克中心-广州塔-广州大学城 |
线路二 | 海珠湖公园-华南国家植物园-白云公园-萝岗香雪公园 |
线路三 | 墨宝园-沙湾古镇-余荫山房-粤剧艺术博物馆 |
线路四 |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农讲所-团一大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
A.线路一
B.线路二
C.线路三
D.线路四
14、国家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一批批医疗人员接力进藏,为雪域高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并培养大批医疗骨干,带动了西藏医疗水平提升。这有助于(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提升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③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方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市场经济
1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奋斗中形成了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抗疫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告诉我们( )
A.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B.民族精神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C.民族精神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D.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自强不息
17、“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富时不俭贫时悔,见时不学用时悔”这些铭刻于心的古老家训( )
①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
②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蕴含了中华文化精髓的丰富内涵
④已经融入我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载人航天三十年,筑梦太空新高度。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在世界航天领域树立起了崭新标杆,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同时也积淀形成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由此可见( )
A.载人航天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B.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我国加快科技创新,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D.弘扬航天精神是传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19、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是( )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先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③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有“法”有助于( )
①更好发挥法律的规范和教化作用②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④将法治和德治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鼓励学校和社区等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
对于开展劳动教育,下面两位同学各自发表了看法。对此,请你辨析。
22、 为响应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要求,某校九年级学生积极开展“我与依法治国”学习宣传活动。下面是小莉和小明在学习活动会上的发言观点。
请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3、对于“00后”“10后”的孩子来说,网络交往已是他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他们在网络世界里聊得火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很少与人交流,他们的生活、行为、思维方式主要停留在网络世界……此类现象引发了社会关注。
请分析
24、材料一:2013年5月25日,李克强总理参观了瑞士爱因斯坦博物馆,当得知这里正在举办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展览时,他说,中华文明历久弥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历史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两个展览同时展出,让东西方文化握手,让中瑞两国文化精华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碰撞。
材料二:瑞士大学生问李克强,你作为中国总理是否还有时间读书,李克强笑着回答,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李克强说,爱因斯坦的经历表明,创新所创造的财富不可估量,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欢迎瑞士和欧洲企业到中国投资。
(1)从文化的角度思考,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基本国策?实施什么发展战略?(2分)
(3)为使自己有更多的创新思想火花闪烁,你将如何去做?(5分)
25、2011年暑假,几位同学商量去旅游,去哪里好呢?小红主张去游名山大川。小亮建议去看大海,大成极力主张参加江西省的“红色旅游”,并且运用所学知识讲了几点理由,把其他同学说的心动了。(6分)
你认为大成会说出哪些让人心动的理由?
26、我们学校团委会组织团员开展了以“关注国家发展,共筑中国梦想”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我准备的相关热点素材及关键词,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问题。
热点素材 | 问题 |
关键词一:扶贫日 从2014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这是响应联合国决议的具体行动,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 |
(1)国家设立“扶贫日”体现的教材观点是什么?(4分) |
关键词二:政治制度 2014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
(2)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是指什么?(2分) |
关键词三:核心价值观 “我深知,追寻梦想的道路崎岖而漫长,但那颗追梦的心啊,永不彷徨,因为,你是我永远坚守的信仰。”2014年9月4日,在充满青春朝气与豪情的朗诵声中,全国大中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主题宣传月”正式启动。 |
(3)请你列举两个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2分) |
关键词四:圆梦未来 通过本次探究性学习,我和同学们都懂得了个人梦与祖国梦息息相关;实现美好明天,开创幸福生活,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 | (4)实现美好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努力?谈谈自己的打算吧!(2分) |
27、(10分)材料一:停止“舌尖上的浪费”。现实生活中,“舌尖上的浪费”更让人心疼。据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每年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需要;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材料二:近期来,衡阳市高校组织推动的“光盘行动”、厉行节约正在我们身边进行,该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倡议我们在就餐后打包剩饭剩菜,“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1)“光盘行动”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什么优良传统?(2分)
(2)“光盘行动”有利于建设哪“两型”社会?(2分)
(3)谈谈你对“光盘行动”的认识。(4分)
(4)“光盘行动”,重在行动。请你就“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写出两条倡议。(2分)
28、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壮美蓝图,顺应新要求,把握新机遇,法治中国建设进入新时代。
材料二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只有不断打造整个社会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1)结合材料谈谈法治对国家的重要性。
(2)新时代如何才能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我国该怎样厉行法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