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段时间以来,“新鲜”成为海鲜市场的顶流,乌鲁木齐米东区的南美白对虾,麦盖提县的澳洲淡水龙虾,察布查尔县的罗氏沼虾……新疆多地采用“海鲜陆养”模式,在贫瘠荒凉的戈壁荒漠养殖出鲜活美味,带动经济发展。这体现了( )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增进人类福祉②知识的创新为我们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④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针对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因为( )
A.老龄化程度加深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C.人口质量高低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D.人才是第一动力,高质量人口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B.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C.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意向成交额735.2亿美元
D.2022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57倍
4、经过长期努力,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A.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B.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C.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5、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经济新的下行压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亿、覆盖10.5亿人,基本医保水平稳步提高。上述材料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有( )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党和国家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助力全面小康实现
③衡量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公民
④党和政府带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6、“为我中华,大有作为”。华为注重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对5G技术的掌握程度排名全球第一,在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拿下了大量5G订单。这说明( )
A.我国企业具有最强的国际竞争力
B.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拒绝外来先进技术
C.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D.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7、中国众多诗词蕴含着民族精神并且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下列诗词能够体现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2023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材料体现出建设质量强国是为了( )
A.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B.推动中国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主导
C.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彰显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9、党的二十大把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代会主题。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改革创新
C.自强不息
D.团结统一
10、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九年级(2)班同学以“我国资源面面观”为主题进行讨论,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的关系,我国应该( )
①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②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③坚持发展优先、保护为主的方针
④坚持走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陈树湘 , 中国工农红军师长 ,湘江之战中负伤被俘 ,他断肠明志 , 宁死不屈 ,实现了自己 “ 为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沈忠芳 ,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 , 隐姓埋名60年 ,他将自己一 生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中国的航空事业 。他们都有着 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包括( )
①坚持真理 , 坚守理想 ②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③不怕牺牲 ,英勇斗争 ④对党忠诚 ,不负人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3年暑期上映的国产动画片《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取材于中国唐代历史,以唐诗为“媒介”,让观众在“长安风物志”和“大唐英雄谱”之间完成了一次寻根之旅,享受了一场精神盛宴。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我们应当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③中华文化作为最优秀的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坚持厉行法治,公民应该( )
①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②自觉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
③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④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至于行之而止亦。行之,明也。”这给我们的启迪是( )
A.学习要有目的性,应怀着功利的心态去学习
B.“学”与“行”存在明显区别,应只关注“行”
C.“学”与“行”相互依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D.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自我更新
15、以下是小聪同学与学生小亮之间的学习互动。你认为回答正确的有( )
①小聪:在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形式都一样吗?小亮:当然,都采取直接选举的形式。
②小聪:我们通过网络浏览新闻,了解两会实况,是在行使监督权吗?小亮:是的。
③小聪:厉行法治是对全体人民的共同要求吗?小亮:不是,外国人不需要遵守中国法律
④小聪:“有法制就有法治”,对吗?小亮:不对,法治既实行良法之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16、小南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资料,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2023年上半年,我省已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946个,激发老旧小区新活力,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 ☆2023年上半年,我省已完成改造提升农村户厕25.4万座,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整治,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
A.完善政治制度,保障自由平等
B.建设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意识
C.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D.保障改革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17、该部法律应新时代需要而制定,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突出青少年,强调教育和实践融合,内容涵盖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象征和标志、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各个方面。据此推断,该部法律是( )
A.民族团结促进法
B.爱国主义教育法
C.英雄烈士保护法
D.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18、2023年值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中重申:“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
③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④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北京公交警方通报称,一名乘客在地铁10号线上因纠纷堵门,导致10号线外环全线延误8分钟,目前已被行政拘留。这一案例传递的信息有( )
①法不可违,违法就要承担行政责任②扰乱社会秩序一定会受刑法惩罚
③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④公民应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福建省提出“全域融合发展”的理念。打造厦门与金门、福州与马祖打造“同城生活圈”,推进通电、通气、通桥事业;泉州、漳州等闽南语地区作为台胞主要祖籍地,主动发挥优势,建设闽南文化交流中心;以生态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南平、以新能源和海洋养殖产业为特色的宁德等,都在两岸融合发展中发挥优势、贡献力量。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沟通交流能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B.两岸融合发展能够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C.加强合作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
D.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
21、从杂交水稻到菌草种植,从青蒿素到新冠疫苗……数十年来,一张纸中国对外援助的名片,书写了中国助力各国共同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生动故事。近年,中国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框架下,与联合国多个组织合作,在50多个国家实施粮食救援等合作项目。
对此,有同学认为:人类面临诸多挑战,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也有同学认为:人类面临诸多挑战,我国要独善其身。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分析。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一直处于道德谴责层面,而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对此,有的市民认为,不能混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应该谁的“地盘”谁做主。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3、 小柔爸爸妈妈一有空余时间就打开手机《学习强国》进行学习、充电。他在学习中有了如下体会:通过开展上网学习,我学出了信念、学出了使命、学出了担当,牢记了“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正在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也坚定了"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一家人在学习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存在争议,小柔妈妈认为:“增强文化自信,就是要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请你评析小柔妈妈的观点。
24、 我国华为集团生产的智能手机,因技术突出,价格公道,全球用户猛增。2018年,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却以安全为由封杀华为,并抓捕华为“人质”进行要挟。华为步步为营,用实力和技术说话,自主研发进军5G网络市场,拥有了很多5G网专利,并先后拿下25个国家5G订单,就连美国的盟友印度、韩国、英国也先后加入了支持华为的阵营,开始了与华为的携手合作!
面对华为被抵制这件事,华为老总任正非回应说:“抵制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我们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这些抵制都将只是暂时的,华为迟早都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任正非上述说法的理解。
25、创新是推动“中国号”巨轮在新时代航程中行稳致远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代中国,“创新的春天”气息正浓。中国人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依靠科技创新的强大引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前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1)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些战略?请写出两个。
(2)“‘创新的春天’气息正浓”,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是什么?请列举一个具体例子。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4)为了让“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人心,班级打算在校园里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请你设计活动的两种具体形式。
26、 40年风雨征程。从1978年出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不仅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奇迹”,更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阅读回答:
(1)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腾飞充分证明了什么?
(2)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什么?
27、 《辛丑条约》签订近一百二十年后的2021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阿拉斯加举行。面对美国官员不讲外交礼节,不行待客之道,居高临下的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当场回应道,“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从《辛丑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如今的大国崛起,说明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8、时事点评
2018年12月26日至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开展2019“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诚邀广大网民就办事服务、营商环境、教育、医疗、就业创业……等方面,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和期待。
请从增强民主意识角度,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