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湖南长沙初二(上)期末试卷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教师是一种古老而恒久的职业,他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下列名言能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的是(     

    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他人评价是我们以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但不同的人对我们的评价各不相同。为此,我们应该(     

    A.拒绝他人一切评价

    B.接受他人全部评价

    C.完全忽视他人评价

    D.理性对待他人评价

  • 3、七年级学生林洁在新生见面会上进行自我介绍时,一方面介绍了自己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优点,另一方面向同学们说明了自己有时粗心大意的缺点。林浩这样做(     

    ①有利于使自己成为十全十美的人    ②有利于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③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④有利于促进自我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4、下列是小云同学生活中的点滴记录及自我反思,其中认识正确的有(       

    序号

    生活点滴

    自我反思

    既有自己的观点,又能接受他人的合理意见

    独立思考的表现

    怀揣青春梦想,渴望自由,渴望飞翔

    行己有耻的表现

    一味喜欢奇装异服,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

    掌握了批判性思维

    心情不好时,就会在放学后慢跑5分钟

    学会了自我调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认识自己,比如(       

    ①身体特征   ②生理状况   ③个性心理   ④群体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活到老,学到老。”“吾生有涯,而知无涯。”这些谚语告诉我们(     

    A.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

    B.学习没有终点

    C.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D.学习是多方面的

  •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     

    A.每个人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

    B.学习态度是学习的动力来源

    C.正确的学习目的能促进进步

    D.兴趣可以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

  • 8、有人说:“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所以自我评价最重要。”也有人说:“因为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所以他人意见才可靠。”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自我评价容易忽略自身缺点,从而盲目自大

    ②因为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所以凡事都要听从他人意见

    ③既要学会自我评价,也要理性面对他人评价

    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 9、当国家需要与家庭需要同时摆在面前时,“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毅然选择了国家需要。他放弃亲情,隐姓埋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了“我的人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们应珍爱生命,寻找生命的意义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为自己家庭更美好而付出的生命最有意义

    ④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0、七年级学生小秦在学习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的内容后,画出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见下图)。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入(     

    A.认识学习

    B.沉迷学习

    C.努力学习

    D.享受学习

  • 1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意思是你赠给我一颗桃,我会回报你甜李。下列观点和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是(     

    A.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B.志同道合的人才能成为朋友

    C.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D.友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12、七年级某班组织召开学习论坛,同学们围绕“爱在家人间”的话题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以下观点中,你认同的是(     

    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②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后,家中亲情便不存在

    ③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用爱来包容对方

    ④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说明亲情已经消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13、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我,我们似乎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下列诗句的主题与之一致的是(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D.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14、2023年7月17日,清华大学2023年河南省首封录取通知书颁发到陈一鸣手中。从他分享的学习经验我们得出“死记硬背得不到真知识,投机取巧学不到真本领;纸上谈兵学不到真本事,闭门造车结不出好硕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B.学习需要有自觉、主动的态度

    C.学习要掌握基本的策略和科学的方法

    D.学习方法虽因人而异,但学习效果是相同的

  • 15、光秃秃的树干会长出新芽,断尾的壁虎会长出新的尾巴。每个人的生命也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这启示我们面对挫折要(     

    A.调整自己,消极面对

    B.勇敢面对,战胜挫折

    C.放弃目标,回避妥协

    D.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 16、小丽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一家三口幸福又甜蜜。后来,小丽的爸爸妈妈又把居住在农村的爷爷奶奶接进城里一起生活,全家五口人温馨又和睦。小丽家的结构演化过程是(       

    A.由主干家庭到核心家庭

    B.由主干家庭到单亲家庭

    C.由核心家庭到主干家庭

    D.由核心家庭到联合家庭

  • 17、“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生命至上,就要求我们(     

    ①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②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

    ③谨慎地处理生命问题

    ④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指实现(     

    ①国家富强②民族振兴③人民幸福④全面小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成为一名中学生。站在了自己的新起点上。我们的“新起点”最主要的是( )

    A.更多更难的新课程

    B.有了与小学完全不同的同学

    C.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D.有了与小学完全不同的校园

  • 20、家和万事兴。下列七年级学生的做法有利于让家庭更和睦的是(     

    ①小宁跟妈妈学做饭,主动打扫卫生②小宇不听父母劝阻仍然熬夜玩手机

    ③小齐常常同父母一起看望爷爷奶奶④小凡与父母发生冲突并且顶撞父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21、基础知识:

    ①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_____________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②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________

    ______,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④小敏进入中学后,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内心活动,描述自己的情绪体验,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这种自我评价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⑤“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的这句话体现了生命是________特点。

    ⑥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____________

  • 22、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______,或一些人为______。我们需要增强______意识、______意识,提高______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______方法。

     

  • 23、家是我们____的港湾。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___,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 24、网上交往的优点:

    ①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与同伴建立深厚的友谊,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______

    ②我们在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

    ③它超越时空限制,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

    开辟了_________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④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_________

  •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些重大问题,请完成填空。

    倡导富强、____________________、和谐;

    倡导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法治;

    倡导爱国、____________________、友善。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26、将匹配的内容连线

    (1)社会秩序     a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文明有礼     b民事违法行为

    (3)欠债不还     c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4)国家安全     d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5)人的成长     e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27、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小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

五、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8、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数学考试正在紧张地进行。这时,王浩的好友张明向他传来了求救的纸条,王浩看了纸条,不动声色地将它塞进了垃圾袋,继续自己答题。考完试后,张明愤怒地对王浩说:“太不够朋友了,连这点忙都不帮,以后我再也不理你了!”请你对王浩和张明的行为进行辨析。

  • 29、小宇说:“男女有别,我们应尽量少交往”。

    请对小宇的观点进行评析并说明理由。

  • 30、某中学一名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留下一纸“我走了,我太累了”之后,从学校教学楼上一跃而下。围绕这个事件,某班同学展开了讨论,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六、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品德是:

    图片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片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任选一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培养这一品德?

  • 32、上课了,语文教师周老师走进了教室,眼光一扫全班,发现最前排的何利不见人影,刚想发问时,忽然“砰”的一声,教室门被撞开了,因误会而被班主任狠批一顿的何利气冲冲地大步走了进来。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佛手“呼”的一下把桌子上的书本全推到了地上,安静的教室顿时乱了。

    (1)如果你是何利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劝解他?

    (2)面对何利的行为,如果你是周老师,你会怎么处理?

  • 33、材料   2022 年《开学第一课》9月1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后取得积极反响。丽丽说:看了《开学第一课》我发现,无论是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健儿,还是50年扎根土地育种的院士,他们都在少年时期就怀揣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

    晓军说“《开学第一课》通过奋斗者的人生经历,传递出清晰的价值导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青少年应该从国家、民族、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志向,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梦想,从先辈们的梦想延续到时代的梦想,不断前进,永不停歇。”

    (1)结合上述两位同学的发言,谈一谈为什么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

    (2)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请说一说你的梦想是什么?

    (3)实现梦想需要努力,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努力是什么?

    (4)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你打算怎么做?

  • 34、高良从小父母就在外打工,他一直与爷爷生活在一起。因为成绩好,爷爷对他一直是百依百顺。但在学校,他经常因为同学之间的一点小矛盾就大吵大闹,还总爱给同学起外号。同学问他问题时,他不仅不愿意帮助别人,还常常讽刺同学笨。久而久之,他与同学之间形成隔阂,和同学们说话很少,交往很少。前不久,他结识了一伙社会上的无业青年,并且经常与他们一块吃喝闲逛,他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哥们”。

    (1)结合材料说说高良为什么不能获得同学的友谊?

    (2)高良和他的“哥们”是真正的朋友吗?

    (3)我们应怎样用心呵护友谊?

     

  • 35、材料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中小学校周围不得设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材料二:据有关部门检查发现,我国4000万未成年人网民中,网瘾少年约占10%,不良网络游戏是导致上网成瘾的重要原因,其次是一些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浏览色情、暴力信息,甚至诱发犯罪。

    结合《法律护我成长》的相关知识请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4分

    2材料二中的划线部分反映了哪种保护的缺失?对未成年人实施此保护的目的是什么?4分

    3若材料二中的保护存在,是否意味着就能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如不能,请补充完整。4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辨析题
六、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