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浙江舟山初二(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不同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挽救危机,如美国实行新政,英、法坚守传统,而德、日则(     

    A.请求国际援助

    B.建立法西斯专政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社会主义专政

  • 2、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西阿斯曾言:“男人就是城邦。”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

    A.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

    B.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

    C.成年男性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

    D.雅典的所有男子

  • 3、“农奴先笑了,后来又哭了;地主先哭了,后来又笑了。”这句话描述的情景最有呵能发生在

    A. 大化改新时期

    B. 俄国1861年改革时期

    C. 十月革命时期

    D. 冷战时期

  • 4、《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里的“阶级斗争”和下列哪一文献有关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5、“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土地。这种自然环境成为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产生民主制度的根源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6、对下列杰出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B.但丁创作长诗《神曲》,被誉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C.美国独立后,华盛顿当选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

    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大革命达到高潮

  • 7、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1世纪,它最早出现的地区是

    A.古代印度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地区

    D.古代希腊

  • 8、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

    A.玻利瓦尔 B.苏克雷 C.圣马丁 D.伊达尔哥

  • 9、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 但丁——《神曲》

    B. 达·芬奇——《蒙娜丽莎》

    C. 莎士比亚——《李尔王》

    D. 荷马——《哈姆雷特》

  • 10、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是由鸦片走私引起的,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那么,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1、说阿拉伯人是东西方的“文化使者”是因为阿拉伯人(  )

    发明了10个数字符号  简化了10个数字符号并把它传入欧洲

    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并将其传播  将中国的某些科技、文化成就传入西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 12、小美听老师们谈论着“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等词汇。小美由此断定,老师们正在谈论的主题是

    A.德国分裂

    B.苏联解体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两极格局形成

  • 13、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下面的科学家与其科学技术成果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B. 达尔文﹣进化论

    C. 爱迪生﹣电磁感应原理

    D. 牛顿一万有引力定律

  • 14、如图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整个欧洲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盟的成立不符合时代潮流

    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崩溃

    C.对世界经济影响不大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

  • 15、公元前389年的一天,30岁的农民帕帕迪去参加公民大会。这天的议题之一是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他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名字后,交还给了工作人员。这个讲述雅典实行民主制的小故事发生在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4世纪初

    D.公元前4世纪末

  • 16、毛泽东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问题的枢纽在欧洲⋯⋯(欧洲战场的转折)就决定了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大阵营的命运。”充分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德国闪击波兰

    B.莫斯科保卫战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17、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宜布4月23日(莎士比亚去世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即“世界读书日”。下列作品中,属于莎士比亚代表作的是(     

    A.《神曲》

    B.《哈姆雷特》

    C.《高老头》

    D.《战争与和平》

  • 18、历史的图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信息。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出唐代前期盛唐气象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19、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庄园土地的收入归领主所有

    B.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

    C.佃户的基本义务是提供劳役

    D.林地与荒地都可以共同使用

  • 20、《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打破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状态,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2)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事件是

    (3)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

  • 22、宗教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

    (1)诞生于古代印度、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主张“忍耐服从”的宗教是

    (2)号召大家都信俾唯一的神“真主”,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的人是

    (3)基督教宣传的"救世主”是

  • 23、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_________(国家),创始人是_________(人名)。

  • 24、___________________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 25、书籍•阅读•进步

    (1)14世纪,但丁的不朽名作是长诗   ,该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1776年,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号召殖民地人民摆脱   殖民统治。

    (3)1852年,美国作家斯托夫人撰写《汤姆叔叔的小屋》揭露了   制度的罪恶。

  • 26、经过:

    (1)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_________

    (2)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横渡___________,到达印度西海岸。

    (3)1492年,意大利人______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从_______出发,横渡______,先后到达今天_____洲的巴哈马群岛、______和海地。他误以为到达的是亚洲的_____,还把当地人称为“__________”,即印度人。

  • 27、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____的进程。

  • 28、主要教义: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_______”,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 29、__________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交战国缔结和约、战胜国分赃的所谓“和平会议”是__________

  • 30、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了“_____”和“_____”(时代特征)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某班同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4 — 17世纪,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请你写出推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事件。该事件中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是谁?

    (2)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国王权力的哪一法律文件?法国1804年颁布实施的哪一法律文献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3)18—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中,欧美国家科技领先。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爱迪 生和诺贝尔的发明各一例。

    (4)在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32、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大约每隔百年就会出现一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浪潮,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史无前例的积极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首先是从哪国开始?最先发生在哪个部门?

    (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什么?谁发明了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3)第二次工业革命什么时候开始的?哪一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发明。是谁发明了现代炸药?

    (5)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6)备受青睐的电影《速度与激情8》再次上演了精彩的飙车大戏。请问汽车的发明者是谁?哪国人?

    (7)两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使用的动力机器分别是什么?

    (8)科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但在当今世界,谁不重视科技,谁就会被淘汰。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 33、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不断改革,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谁的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鼎盛时期?雅典人可以通过哪种最高权力机构来行使民主权利?

    (2)七世纪时日本仿照哪一个国家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

    (3)八世纪初,法兰克王国进行了土地分封制的改革,这一改革促进了西欧哪一制度的形成?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和迅速扩展,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不少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1789年9月,巴黎工商业者瓦尔特手捧《人权宣言》高兴地说:“我们的店铺这回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夺了!”

    材料二 1865年,农奴出身的伊凡成为圣彼得堡一家机器制造厂的工人。

    材料三 1871年12月,10岁的田中一郎与父母到横滨港欢送日本使节出访欧美。

    材料四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到一个美国女性,她就是安·尼克松·库波尔。她出生的那个时代奴隶制度刚刚结束;……她是黑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瓦尔特手持的《人权宣言》的核心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中伊凡身份的变化和所学知识,说明1861年改革对俄国的发展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这一场景与日本的什么事件有关?该事件将会给田中一郎的生活方式带来什么变化?(任举一例。)

    (4)材料四中美国通过什么文献废除了奴隶制,是由哪位著名总统颁布的?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有什么重大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