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的是( )
A.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B.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下列对古代文明描述正确的是( )
A.古代埃及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B.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C.古代印度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今天的英国女王品行端庄,深受人民爱戴,但她在英国政治生活中不能行使的权力有( )
①废除法律 ②自主决定增加税收 ③随时征集军队 ④决定议会的召开与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因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
A. 德国和日本
B. 法国和日本
C. 德国和法国
D. 英国和意大利
5、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万~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法国大革命
C. “冷战”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以下可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电视剧《封神演义》
B.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
C.司马迁所著纪传体通史《史记》
D.某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盘庚迁股》
7、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材料旨在表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
A.背景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8、英国著名政治家评价1787年宪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的最美妙的杰作",1787年宪法体现了
①联邦共和制原则
②三权分立原则
③民主自由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也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这句话出自一部反映早期希腊社会面貌的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这部名著是( )
A.《荷马史诗》
B.《掷铁饼者》
C.《一千零一夜》
D.《苏格拉底之死》
10、下列与“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拿破仑“雾月政变” D.雅各宾派上台
11、“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
A. 奴隶主民主制度 B. 共和制
C.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 联邦制
12、阿拉伯人在吸收希腊罗马、波斯、印度以及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这反映出阿拉伯帝国奉行的文化政策是
A.文化专制
B.政教合一
C.大一统
D.比较开明
13、查理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下面选项与其有关的是( )
A.率领部属皈依基督教
B.率领军队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
C.创立元首制,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
D.接受罗马教皇加冕
14、观察下图,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记载的是( )
A.《伊利亚特》的内容
B.《一千零一夜》的内容
C.《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D.《古兰经》的内容
15、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指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6、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下列措施中反映出日本向西方学习,改造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是( )
A.废藩置县
B.实行征兵制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17、下列有关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②都处死了封建国王 ③都通过了法律性文件
④都曾建立过资产阶级共和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8、雨果说:“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实现了这一预言而建立的“高一级整体”是( )
A.北约组织
B.华约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19、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产生于欧洲 B.不符合人民的精神需求
C.得到了统治者的扶持 D.宣传众生平等
20、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21、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的人是 。
22、社会变迁彰显时代的进步。
(1)在中国,以“君”、“先生”来取代“大人”、“老爷”等称呼得益于_________革命。
(2)日本提倡“穿西服、吃西餐、跳交际舞”等“文明开化”行为是在___________(改革)之后。
(3)电灯使城市夜晚亮如白昼,汽车使居民出行更加方便。这些主要是__________(革命)的成果。
23、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时代。
24、_____________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5、_______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_____”。
26、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________”,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的国际秩序被称为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__。
(2)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条约是________。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________。
(4)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________。
(5)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________。
29、_________,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_________,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30、庄园的土地构成: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______”,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_____”,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________。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_______”,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31、总结二战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许多经验和教训?
32、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杰出人物对推动社会进步产生过重要作用。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从下列两组入物中,分别选出一位对其做人物简介。
(2)以上两组历史名人身上分别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对人物的评价需要史论结合,请为下面表格中空白处的描述填写相对应的史实或评价。
历史史实 | 历史评价 |
① | 他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为美国独立和民主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
他改组行政机构,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利;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还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 ② |
33、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俄国和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初期的哪次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9世纪中叶的哪次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19世纪中叶,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是哪个国家?日本“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社会变革”是什么?
(3)俄日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何相似之处?改革对两国有什么相同的作用?
(4)两国的改革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4、大国的崛起,它们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材料三 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为该国创造了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也为该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伴随着中国的第二次崛起,在其影响力扩展下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第三次中国崛起并赢得信誉和朋友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制度、对外政策、思想文化政策等角度分析造成清朝落后于西方的国内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三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是什么?促使该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除了该项成就外,经济上还得益于哪个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