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初三(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物种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假如你穿越时光,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以下情景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丞相主持国家行政事务

    B.使用统一的文字货币

    C.数万人被征去修筑长城

    D.郡守把职位传给儿子

  • 3、下列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中,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

    A. 奖励耕战   B. 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C. 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 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 4、西周时期,周天子被认为是上天派来管理人间万事万物的,享有“神”一般的威望。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

    A. 一蹶不振,最终被废

    B. 地位下降,依赖诸侯

    C. 至高无上,独揽大权

    D. 昏庸无能,实行暴政

  • 5、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会议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 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

     

  • 6、明《八闽通志》载“永嘉二年,中州板荡(动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根据材料可知,永嘉年间中原人民南迁福建的原因

    A.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 北方战乱频繁

    C. 北方统治者残暴

    D. 南方经济发达

  • 7、小芳同学在班级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下列人物符合“民族英雄”主题的是 ( ) 

    ①鉴真  ②戚继光  ③郑成功  ④文天祥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 8、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 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B. 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 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D. 经济中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 9、对春秋时期时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建王室权威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诸侯争霸

    D.出现七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

  • 10、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给予成吉思汗极高的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20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在历史上,铁木真的主要功绩是(  

    A.统一六国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族各部

    D.建立南宋

  • 11、下列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的是

    ①编钟②“画圣”王羲之③顾恺之的“女史箴图”④兵马俑⑤石窟艺术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③⑤

  • 12、图片史料、文字史料是我们了解和学习历史的重要来源。下面的图文材料说明(     

    《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文学艺术繁荣发展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 13、“国家的财政收人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

    A. 隋朝时期   B. 唐朝时期   C. 宋朝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 14、如下图取自《送子天王图》,此画出自(     

    A.吴道子

    B.柳公权

    C.阎立本

    D.颜真卿

  • 15、西周为控制地方、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采用的措施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16、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下列历史事件与曹操的“雄心壮志”有关的是

    A.三顾茅庐、官渡之战

    B.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D.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 17、《辞海》曰:“启, 夏禹之子,禹曾让位于益,但人民怀念离的功绩,乃拥戴启继位,开君主世袭之风。”可见王位世袭制始于( )

    A.舜

    B.禹

    C.益

    D.启

  • 18、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莫须有”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

    A. 王彦   B. 韩世忠   C. 岳飞   D. 李纲

     

  • 19、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发明于

    A. 商朝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 20、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基础的是(   )

    A. 西周的分封制   B. 秦朝的郡县制   C. 隋朝的科举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通史。

  • 22、公元前____世纪后期,秦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的封建王朝。

  • 2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_____,改国号为_______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_________

    (2)使曹操基本统一北方的战役_________

    (3)汉武帝时为推行儒学教育的最高学府_________

  • 25、作用: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阶段。

  • 26、“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诗中所描述的伟大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白渠

  • 27、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_______

  • 28、西汉初年,______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______

  • 29、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中国古代史重要内容。

    材料一 中国古代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盛世的相同点。

    材料二 唐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

    ——《剑桥中国隋唐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举例说明唐太宗在“纳谏爱民”方面的措施或事例。

    材料三 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A拟意见,送经皇帝函赦后,再须远B,若B不同意,害的退回重拟。因此必得A、B共同认可,那道故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的政治制度和A、B所代表的中央机构名称?分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材料四 宋朝统治措施图示如下

    (4)依据材料四,结合史实说明宋代统治措施的影响。

  • 30、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毕 昇 A《资治通鉴》

    ( )司马光 B陈桥兵变

    ( )赵匡胤 C郾城会战

    ( )岳飞 D《送子天王图》

    ( )汤显祖 E活字印刷术

    ( )吴道子 F《牡丹亭》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出原始社会时期我国的远古居民五例。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他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  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汉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

    ——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1)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汉书》

    (2)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图片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除此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四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4)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他在位时西汉进入了怎样的局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