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的根本目的是( )
A. 防止人民反抗 B. 压制知识分子 C. 巩固封建统治 D. 统一思想
2、“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元昊
B.努尔哈赤
C.阿保机
D.阿骨打
3、同学们通过比较发现半坡与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存在诸多不同,如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房屋特点不同等,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思维方式
4、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5、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是
A.张骞
B.岳飞
C.文天祥
D.寇准
6、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我国出现了辽、宋、西夏、金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7、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D.民族区域自治
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9、“他一心治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 ”他是( )
A.尧
B.舜
C.鲧
D.禹
10、据新华社消息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2014 年 4 月 5 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
A.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1、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的是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12、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3、宋金对峙形成的标志是
A. 南宋建立
B. 岳飞抗金
C. 岳飞被害
D. 宋金和议
14、这部著作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部著作还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这部著作是( )
A.《论语》
B.《史记》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15、下面关于河姆渡人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会饲养猪、狗和水牛 ②用骨耜耕田,种植水稻
③用陶器烧饭、储物 ④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6、“风声鹤唉”“草木皆兵”“投鞭断流”,这些成语典故都与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关,这场 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17、以下是洋务运动中教育实践一览表,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时间 | 内容 |
1862年、1863年 | 创办京师同文馆、广东方言馆 |
1866年、1867年 |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文算学馆 |
1872年、1873年 1875年、1887年 | 派遣留学生学习军事、科技 |
①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 ②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确立
③洋务运动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技人才 ④传统经学退出了中国教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北魏孝文帝诏书: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选自《魏书》)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A.改穿汉服 B.改用汉姓 C.学说汉话 D.学习汉礼
19、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
A. 武则天 B. 慈禧太后 C. 吕后 D. 黄道婆
20、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之所以被称为“ 甲骨文”是因为( )
A.构字方式 B.书写材料 C.出土地点 D.书写内容
21、西周的分封制把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结合学习的历史知识,将下列描述的历史事件填在相应的表格中
| (1)中国共产党一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内容 |
|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工人运动,其顶峰是哪次罢工 |
|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哪次起义 |
| (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偏僻的农村,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 |
| (5)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哪次会议 |
| (6)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是哪次战役 |
23、我国远古居民建造的房屋样式之所以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24、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名人辈出。
(1)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________“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2)“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诗中赞美的人物是________。
(3)________是东晋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________撰写的,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25、西汉初期的统治者实行______政策,使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6、(一)文物图:鉴赏文物,触摸历史,写出下列文物的名称
图一 图二
图一是( ) 图二是( )
27、明朝时期科技、建筑取得很大成就,编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为防御蒙古贵族,明朝先后18次修建了东起鸭绿江、西至______的万里长城。
28、(1)周口店( )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 )主持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2)公元前( )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公元(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3)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人制定笔画规整的( )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汉武帝在长安兴办( ),以儒家的经典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4)发生在208年的( )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 )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5)张仲景写成了( )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王羲之的代表作( )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
29、制度不断创新
(1)禹的儿子启凭借家族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建立夏朝,标志着______ 制的产生。
(2)西周初期,为了巩固疆土,周王将土地分给宗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史称______ 制。
(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 制 。
30、(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
|
|
31、 唐 行省制度
宋 驻藏大臣
元 开元盛世
明 澶渊之盟
清 靖难之役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帝王。
(1)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______。
(2)统一铸造五株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______。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______。
(4)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______。
33、秦的兴衰
材料一 西周封建制度下,主权经由层级的结构,逐级分享,不论王室,或是诸侯,或是卿大夫,都不能拥有完整的主权。而在战国开始时,一种新型的国家出现了。在这个国家里面,国君掌握专制权力,大臣可以自由任免;同时这种官僚制度选任和提拔有才干者,淘汰不合格者。
——摘编自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1)根据材料一,战国在国家管理方面与西周有什么不同?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建立这一“新型的国家”方面采取的重要的举措。
材料二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威,家给人足。……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商君治秦”对秦国的发展产生的作用。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4)阅读材料一,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他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材料四
(5)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那么统一使用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6)图三事件是什么?这次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秦的兴衰给你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