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桂陵之战
2、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3、他出生于六百九十年前,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他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锦衣卫。他是( )
A. 忽必烈 B. 明太祖朱元璋
C. 明成祖朱棣 D. 崇祯帝朱由检
4、下列能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栽培稻谷遗存 ②鱼纹彩陶盆 ⑨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禹——建立夏朝
B.启——建立商朝
C.桀——夏朝灭亡
D.纣——商朝灭亡
6、公元前221年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
B.汉朝
C.西晋
D.北魏
7、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国家分裂、民族交融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新的统一。此时期曾经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西晋②北魏③曹魏④前秦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下图是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的一件历史文物。该文物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其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这一文物是
A.二里头铜鼎 B.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 D.三星堆青铜面具
9、根据图表判断甲骨文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A.
B.
C.
D.
10、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王让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 ( )
A. 牧野之战 B. 城濮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11、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北宋时推广种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
B.宋夏和议促进了双方边界贸易兴盛
C.北宋兴起的景德镇成为后来的瓷都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2、下图出自明代一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其作者是( )
A.郭守敬
B.利玛窦
C.宋应星
D.徐光启
13、“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夏商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战国时期
14、东晋一位画家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即眼睛最能表达人的精神面貌,画人物的关键在于画眼睛。这位画家是
A.顾恺之
B.胡昭
C.钟繇
D.王羲之
15、某校学生搜集了一组明朝杰出人物画像,设计成一个明信片,这一设计稿的主题是( )
A.明朝科技成就突出
B.明朝医学技术高超
C.明朝手工技艺精湛
D.明朝农业技术发展
16、下面两图主要反映的是
A.春秋时期商业活动的活跃
B.春秋时期分封制的逐步瓦解
C.春秋时期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D.春秋时期农业的发展
17、战争可以改变历史走向,推动历史进程。下列同学关于四场战争的认识,你赞同哪一位( )
A.张明同学:长平之战揭开了秦统一六国的序幕
B.王小同学:官渡之战实现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志向
C.李华同学: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D.赵青同学:淝水之战为南北朝并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18、
【1】
A.西周 B.秦 C.夏 D.春秋
【2】
A.西周 B.秦 C.夏 D.春秋
【3】
A.西周 B.秦 C.夏 D.春秋
【4】
A.西周 B.秦 C.夏 D.战国
【5】
A.西周 B.秦 C.夏 D.春秋
【6】
A.西周 B.秦 C.夏 D.西汉
19、毛泽东《沁园春雪》里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指( )
A.耶律阿保机
B.铁木真
C.忽必烈
D.窝阔台
20、下图是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制作的朝代示意图,其中①处应填的是( )
A.隋朝的建立
B.隋朝的统一
C.隋朝的灭亡
D.唐朝的建立
21、(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中国历史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种植水稻的农耕文化遗址
B.种植粟的农耕文化遗址
(2)据图指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分布特点。
22、把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论或成果代码,填到对应的历史人物的括号内。
23、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制度创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为抵御共同的灾难,部落走向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是 。
(2)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此时实行的是 。
(3)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建立诸侯国。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为 。
(4)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 。
24、请在《春秋形势》图中填出以下战役的地理位置:
(1)A.晋文公称霸时和楚国的关键一战
B.楚庄王称霸时和晋国的关键一战
(2)观察图片,指出这两次战役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特点?
25、经济发展会带来社会的进步,请填写有关经济发展的内容。
(1)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表明,已经开始了____________(填写粮食作物名称)的种植。
(2)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____________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战国时期,____________带领人们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史称“天府之国”。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南朝时的____________,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26、周口店_____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7、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为这个目的,写的编年体史书是北宋史学家________编写的《________》。
28、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29、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______”。
30、甲骨文使用象形、________、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31、
I 远古 勾践 迁都到殷
夏 齐桓公 卧薪尝胆
商 启 开始“家天下”
周 武王 牧野之战
齐 炎帝 尊王攘夷
越 盘庚 阪泉大战
3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1)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___________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曹操采用___________的措施,组织军队和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为统一黄河流域打下了基础。
(3)北朝贾思勰编写的《___________》,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33、我校七(1)班同学开展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线路图
(1)这条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对开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2)请参照材料一地图将这条路线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后汉书·西域传》
(3)材料二中“宣帝改曰都护”是指朝廷在哪一地区设置的哪一机构?汉武帝时期“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北击匈奴的名将是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