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私有 D、规定按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2、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 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江南地区在魏晋北朝时期得到开发,主要原因是
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②江南地区经济一直领先于北方
③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④北方人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小历的课堂笔记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政治”等内容,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单元主题应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4、孔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原因是
A.主张恢复周礼
B.创办私人学校
C.注意因材施教
D.注意启发教学
5、结合所学知识,下图中a、b处政权名称分别是( )
A. 东汉、陈 B. 吴、东晋 C. 东晋、宋 D. 吴、前秦
6、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B.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
C.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大动脉
D.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7、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历史向统一的趋势发展 D.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8、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
9、(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A.进士科
B.明经科
C.明法科
D.明算科
10、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乱说话现象”的角度来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这是道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依次是( )
A.儒、法、道
B.儒、道、墨
C.墨、法、道
D.道、墨、儒
11、春秋时期出现了众多的诸侯国,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哪两个诸侯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A. 吴国、越国
B. 吴国、齐国
C. 越国、楚国
D. 秦国、吴国
12、考古学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最具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它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3、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他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那么贞观元年是哪一年?
A.626年
B.627年
C.618年
D.589年
14、东汉时,编制了“五禽戏”体操,并创制了麻醉药剂“麻沸散”的名医是( )
A.张仲景
B.炎帝
C.华佗
D.蔡伦
15、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炭疫情的战役中,中医药无论在防治还是救治方面都发挥丁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早在东汉时期,提出“治病"理论,倡预防疾病的医学家是( )
A.蔡伦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16、为安定东南边疆,清政府
A.进行雅克萨之战
B.设置台湾府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设置澎湖巡检司
17、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统一文字 D.焚书坑儒
18、李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朝海外贸易的讲座中多次提及“市舶司”。这一朝代应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9、某公司准备制定严格的规章来约束职员的行为,这与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的主张相似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0、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是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就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分别举出材料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名称。
求强求富:时间 名称
变法图强:时间 名称
民主革命:时间 名称
22、______族的阿保机建立辽国;_________族的元昊建立西夏。
23、【统一蒙古建立政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____。
24、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甲骨文已经具备了______________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5、(1)《春秋争霸形势图》中①处诸侯国是______;《三国鼎立形势图》中②处政权国号是______。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______朝;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公元前221年建立的______朝。
(3)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
(4)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______率领随从从长安出发,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北魏______推行汉化措施,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______”;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______”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名词。
(1)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________。
(2)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的是________。
(3)秦国在成都附近修建的综合性水利枢纽是________。
(4)秦朝都城在________。
27、公元前1046年,________(人名)建立周朝,定都于________。公元前221年,________(人名)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于________。
28、唐朝僧人_________东渡日本;___________西行天竺。
29、202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度过了她的六百岁生日,北京故宫在历史上也叫皇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楚汉之争的双方:西楚霸王___________和汉王刘邦。
3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词与节日搭配起来。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E.元宵节
B.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玉F、春节
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G中秋节
32、结合下列描述写出相关的人物。
(1)他是东汉一位宦官,为改进纸张的技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他是东汉的一位科学家,制造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3)他是东汉的一位医学家,编制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33、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二 八股取士制度是明清统治集团为选拔人才,经过长期摸索,总结经验教训,最后确定下来的。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四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依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合理性。(一点即可)
(2)依据材料二思考,明朝的科举考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清代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中“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该机构的设立说明了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