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广西崇左初二(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   )召开的亚非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A.新加坡

    B.万隆

    C.雅加达

    D.吉隆坡

  • 2、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推翻军阀反动统治。军阀不包括

    A.孙传芳 B.吴佩孚 C.蒋介石 D.张作霖

  • 3、在我国有许多节日与近代历史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南昌起义

    B.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C.武昌起义南昌起义

    D.中共二大新文化运动

  • 4、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37年是民国第几年(  

    A.民国24年

    B.民国25年

    C.民国26年

    D.民国27年

  • 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应的是( )

    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 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帅为奴隶理发

    C.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 6、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这位同学学习的专题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美援朝战争

    D.解放战争

  • 7、1894年10月,美国《世界报》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着野蛮筋骨的怪兽。”这揭露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那下野蛮暴行

    A.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 B.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在旅顺对和平居民进行大屠杀 D.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

  • 8、“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五四运动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它”指的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清帝《退位诏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 10、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鲜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是

    A.杨虎城 B.李宗仁 C.彭德怀 D.陈毅

  • 11、列表整理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如表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时间

    事件

    影响

    A

    1953年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1955年

    亚非会议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C

    1971年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1972年

    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正式建交

    A.A

    B.B

    C.C

    D.D

  • 12、1936年12月发表的《张、扬对时局宣言》中说“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这句话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A. 阴谋夺权 B. 加入中国共产党 C. 投靠日本 D. 逼蒋抗日

  • 13、纪念邮票可以反映出党走过的历程。下列三张纪念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良好开端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 14、在清江市(现在的淮安市区)交通路北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个陈家大院,他家有一个铁工厂,三大改造后叫清江机器厂,后来改名清江拖拉机制造厂,该厂生产的东风504拖拉机深受市场欢迎。当初,清江机器厂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A.开展合作化运动

    B.公私合营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 15、下面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据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A.近代开端 B.军阀割据 C.国家统一 D.走向共和

  • 16、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中国近现代史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卡片,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时期                       主题词

    1921~1935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1949~1956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58~1960                 急于求成,严重失误

    1961~1965                             

    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分田分地,土地改革

    C.全面调整,初见成效

    D.民主践踏,法制破坏

  • 17、“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该条约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日本侵华程度进一步加深

    B.主要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C.日本的军事力量可以进入中国内地

    D.主要侵略方式由资本输出变为商品输出

  • 18、以下是摘自某同学历史笔记的部分内容,其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报》《大公报》《解放日报》都是戊戌变法时期的著名报纸

    B.中华书局成为根据地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C.徐悲鸿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

    D.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2 000年

  • 19、小明在学习某一段历史时,提炼出“除军阀”“铁军”“攻克武昌”三个词语,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国共十年对峙

  • 20、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二:毛泽东早在1958年11月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指出:“在没有实现农村的全民所有制以前,农民总还是农民,他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总还有一定的两面性(即革命和保守)。”在1959年2~3月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他几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认为,在现阶段,在工农关系中仍然扮演着“老大哥”角色的是工人,而不是农民。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中“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

    (2)据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为提高公有化程度,改变农民的地位,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什么危害?

    (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77年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哪个地方率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具有_____性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_____类型的宪法。

  • 22、近代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_率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为实现国家统一,__________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率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使祖国统一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 23、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 2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 25、概况:1940年,______指挥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面对日军发动进攻。

     

  • 26、

    洋务运动的背景:___________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 27、1992年,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是________

  • 28、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_____,使______观念深人人心.

  • 29、________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________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 30、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洋务派掀起_______运动 ;是中国________的开端。

     

  • 32、会议是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过很多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会议。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图一、图三会议召开的地点。

    (2)图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政党成立??2021年是此政党成立多少周年?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图二会议肯定了谁的正确军事主张?图三会议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33、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威害极大。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条约名称。

    (1)近代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的不平等条约

    (2) 第一次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不平等条约

    (3)一次性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4)一次性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

    材料三: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四: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这里的“起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三出自哪部法律文件?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出辛亥革命有何局限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