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雷锋等先进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 )
A.集中在推进了工业化实现
B.说明中国改变了农业落后面貌
C.充分表现了艰苦创业精神
D.证明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2、追溯历史,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我国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其中被称为“两弹元勋”的模范人物是
A. 邱少云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王进喜
3、“口号”在一定程度上反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实业救国”
4、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 开商埠
B. 建教堂
C. 办工厂
D. 设使馆
6、1905年,适逢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忽然触发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电影的灵感,他将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的若干片段拍摄成电影。这部电影是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
A.有声电影
B.无声电影
C.彩色电影
D.数字电影
7、穿越时空隧道,你作为身居京城的居民,1895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
C.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
D.八国联军烧杀抢掠
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材料中的“冒险”带来的益处有:
①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②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取得中国近代历史上反侵略战争的首次胜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自由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等”上述材料应出自( )
A.《大总统誓词》
B.《清帝退位诏书》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19世纪末,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事件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瑷珲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
11、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2、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高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北京效外的圆明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C. 太平安抗击洋枪队 D. 洋务运动破产
13、报刊、文献及老照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以下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
图一 《每周评论》 | 图二 巴黎和会 |
中国的无产阶级到1911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1919年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
A.五四运动的背景
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C.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D.辛亥革命的意义
14、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的作者是(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董必武
15、有史料表明,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在1799年为4千箱,1830年为2万箱,1838年为4万箱,到1840年突然下降为不到2万箱。你认为导致1840年鸦片输入“突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太平天国运动
D.英国战败
16、当大洋彼岸的丘吉尔得知此事件后,喜极而泣,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战争要胜利了!”并且还特意打电话给罗斯福,明知故问这位老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材料中“此事件”指(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C.盟军登陆诺曼底
D.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17、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A.慈禧的盲目自大 B.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D.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18、关于对外开放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让我国尽快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 极大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C. 培养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
D. 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19、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20、“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2年美国的这一表态使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美国承认“一国两制”
C.美国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21、领导太平天国进行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人是_________。
22、全民族抗战:枣宜会战中________壮烈殉国;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
2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________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4、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47年颁布的《________》则是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文献依据。
25、1895年,日本通过签订____________,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
26、文学艺术的成就
(1)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鲁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的《___________》、茅盾的《___________》、曹禺的《___________》、巴金的《___________》、老舍的《___________》等。
(2)徐悲鸿创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3)抗日救亡运动中,聂耳创作的《___________》《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其中___________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作曲的《___________》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饶的拼搏精神。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年拍摄的京剧《___________》,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
27、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_”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_______”口号。
28、填空题。
(1)黄埔军校的创办为____________的建立和随后的____________做了准备。
(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军长,____________任党代表。
29、古印度文明发源于______流域,公元前6纪,这一地区产生了佛教。
30、时间:_____年6月至10月,历时4个多月。
31、近年来,“中国梦”成为一个热词。请认真阅读习近平主席有关讲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组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我国导弹部队主要担任什么任务?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重大会议?这条中国道路是由以谁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开创的?
(3)“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建国以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了一项什么制度?
(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写出一点即可)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请结合上述内容提一点建议。
32、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涎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3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抚今追昔,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创新,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取得了丰硕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艰辛探索)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艰辛探索,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1958年国内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夏秋之际,各地又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据此说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两次严重失误分别是什么?
(时代楷模)
(3)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和“解放军好战士”的分别是谁?在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改革开放)
(4)20世纪70年代,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中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实行什么历史性决策?
(理论创新)
(5)哪位领导人在十二大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十九大会上哪位领袖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 ______ 司令员是______ 。
(2)著名作家魏巍称这支部队的战士为“最可爱的人”。请说出其中两位英雄人物的名字,并说说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精神?
(3)抗美援朝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它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