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甘肃武威初二(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兴起并曲折发展。荣氏兄弟成为这时期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他们兄弟兴办的企业有

    ①保兴面粉厂

    ②福新面粉厂

    ③申新纺织厂

    ④湖北织布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2、“废除八股试策论…裁撤京外大小冗员”这是近代中国一次重大改革的措施,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3、下图所示的两则老广告出自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4、“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为此中央政府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组织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有计划地引导农村合并形成人民公社

    D.鼓励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 5、广东省给了深圳优先走一步的优惠政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后,全国各地为深圳提供了大力支持,包括大量人才、劳务工、物资粮食供应。这反映出在促进深圳发展中的主要推动力是(     

    A.地缘优势

    B.人口充足

    C.政治因素

    D.市场扩大

  • 6、下列事件中,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的是( )

    A.南湖游船开天地 B.八一枪声建军队

    C.井冈山会师创新路 D.遵义会议扭乾坤

  • 7、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指(   )

    A.反对尊孔复古 B.继续反封建

    C.主张民主共和 D.向西方学习

     

  • 8、在尼克松离开北京后的9个月内,又有20多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 )

    A.万隆会议召开

    B.中美关系改善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国加入WTO

  • 9、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 10、抗击侵略,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左宝贵

  • 11、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道出了战争的实质

    ③为英国的殖民侵略辩护

    ④正确而全面地认识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 12、“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C.共商、共建、共享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 1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 军工企业未盈利   B. 民用工业亏损严重

    C.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 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 14、康有为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由此可知他主张

    A.解放思想、平分土地 B.学习西方、维护专制

    C.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 15、下表是1842年前后,英国从我国进口的某些货物关税税率表,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衰败 B.协定关税的影响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通商口岸的开放

  • 16、光绪21年(光绪元年是1875年),张之洞等人的奏折指出,“如批准条约,不仅台湾人民反抗闹事,各省军民也‘必致痛哭深怨,断不甘心。结果会弄得‘民穷财尽,国防解体,海军无归宿,陆军无利器,各国侵凌,商人嗟怨,外患迭至,内变将出……战争无能布置而海防又立穷。中国将来必无可办之洋务。”该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7、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与赛先生,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后来这两位先生才将西方从黑暗中救出来。”这里的“德先生”与“赛先生”指的是

    A.民主、法治

    B.法治、科学

    C.民主、科学

    D.文化、民主

  • 18、她回家了,百余年,梦碎又梦圆。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在北京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历经160年漂泊的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故里”,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圆明园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辛亥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为挽救辛亥革命的成果,继续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有(  )

    ①广州起义 ②武昌起义 ③二次革命   ④护国战争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 20、义和团运动主要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哪一精神( )

    A.勇于创新,提倡科学

    B.自强不息,建立新式军队

    C.英勇斗争,反抗侵略

    D.善于向西方学习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 22、洪仁玕在《______》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一系列主张;邹容的《_____》宣传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

  • 23、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的第一次斗争_______,导火线是_______案,这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袁世凯死后,国内陷入了_______的动乱之中。其中势力较大的有: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_______军阀;控制着北京政府_______军阀;盘踞东北的_______军阀。

  • 24、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两个自治区成立的时间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47年5月1日成立的自治区

    B.1965年9月9日成立的自治区

  • 26、达·芬奇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有《_______》和《最后的晚餐》。

  • 27、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28、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访华的日本首相是______;改革开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______个国家建交,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 29、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粉碎____________反革命集团,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 30、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前期和后期的运动中心和主力分别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哪些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 3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及其地点召开的?请你分别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33、新时期的理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完善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悟中的历史】

    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实践到理论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

    【邮票中的历史】

    材料二:

    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歌曲中的历史】

    材料三:

    《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哪一科学理论?在哪次会议上把这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综合上述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主要有哪些?根据材料指出这些“中国声音”对中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正常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全方位外交,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和多变外交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

    (3)列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的国际和区域性组织两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