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百年来,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广大农民最大的梦想。下列真正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的举措是( )
A.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同盟会的纲领中提出“平均地权”
C.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D.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3、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 ④召开了政协会议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4、《全权大臣奕劻李鸿章电报》“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图上标明如后。……按照西历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即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款,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
A.投资设厂并掠夺资源
B.划定使馆界并驻兵保护
C.镇压中国人民反帝活动
D.自由传教激化社会矛盾
5、2017年10月25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敦义致电祝贺习近平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未来盼望两党再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中国国民党最初组建的基础党派是( )
A. 中国同盟会 B. 中国民主党 C. 中国民进党 D. 中国共盟会
6、如图是某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由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B.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全部历次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7、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割占的第一块中国领土是( )
A. 台湾岛 B. 香港岛 C. 新界 D. 澎湖列岛
8、会议纪要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下纪要出自1949年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会议的是
A.“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C.大会确立了毛泽定思想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D.大会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9、1838年,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一个折子中指出:“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驰缓)视之,是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里提到的对中国“危害甚巨”的是
A. 外国纺织品
B. 鸦片
C. 外国枪炮
D. 资本主义
10、学习历史离不开历史地图,右图正确的名称应该是( )
A.武昌起义形势示意图
B.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C.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
D.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11、为下列三张照片配上解说词,最贴切的是( )
A.春风犹化千层雪,海水流连两岸新
B.盛世莲花异样红,祖国一统记心中
C.天安门上彩旗扬,独立歌声奏凯昂
D.四海同圆中国梦,全民共建小康家
12、1928年-1934年中共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1934年-1937年又大幅下降,导致这种上升和下降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分别是
A. 红色政权的建立;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
B. 五四运动的发生;红色政权建立
C. 抗日战争的爆发;解放战争胜利
D. 五四运动的发生;解放战争的胜利
13、对下面年代尺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B.改革开放后军事科技的发展成就
C.改革开放后外向型经济发展历程
D.改革开放后外交事业发展的成就
14、彻底废除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5、(题文)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孩子找出父亲的铁皮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场景发生在
A.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文革”时期
16、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具体表现是指
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④北洋政府被迫垮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个体企业
B.国有企业
C.乡镇企业
D.集体企业
18、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①解散国民党
②刺杀宋教仁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④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19、下列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堂 ⑤废除科举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⑤
20、小华爷爷今年80多岁,他经常给小华讲“爷爷过去的事情”。一天,他给小华讲了他经历过的四件事。其中哪一项最不可信?( )
A.建国初期他们家分得田地和牲口
B.他参加了志愿军入朝作战
C.1960年他办了一个养猪场,成为村里的暴发户
D.他把家里做饭用的铁锅捐献出来炼钢
21、一座老城,一段旧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1)在这里,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诞生了。这里是________。
(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这里成立。这里是________。
(3)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革命圣地。这里是________。
22、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发起了“________”,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3、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______、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78年,安徽______村村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
24、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这次会议是________。
25、解放军的好战士是 ______ 。
26、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请写出下列相关战役。
(1)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破日本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会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是_________。
28、____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鸦片销毁;____率清军收复新疆。
29、下列言语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2)事已至此,义不独生,誓与全舰将士共存亡
(3)“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30、五四运动的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⑦_____、陆宗舆、章宗祥。
31、小导游:写一段关于京师大学堂的解说词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前身。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如果你来当京师大学堂的导游,你会对游客怎么介绍京师大学堂呢?
32、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不同阶段的口号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3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饱受屈辱】
(1)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请列举出这一时期内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名称。
(2)近代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00多年间,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3)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条约的签订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中的哪一条款最能说明这一点?
【探索抗争】
(4)19世纪后半期中国发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列举一例这次运动中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企业名称。
(5)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运动中,哪一运动曾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34、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包括农业改造在内的三大改造在高速进行。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哪一年?有何历史意义?
(2)图二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产生的严重失误。它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3)图三中的人物解决了我国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他有什么重大科技成就?
(4)在图四这一重大会议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农村的经济体制作出了什么重大调整?首先试点的地方是在哪里?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有什么积极作用?
(5)俗话说:农业要发展,离不开“两平”,其中一是袁隆平,二是邓小平。请你概括农业发展需要哪些必备条件?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