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甘肃临夏州初二(上)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称南京大屠杀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因为在这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被杀害的中国军民达

    A. 3万多人

    B. 10多万人

    C. 30多万人

    D. 300多万人

  • 2、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抗美援朝战争

    C.社会主义改造 D.“一五”计划

  • 3、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约0.4平方千米,人口572人,同时也是天主教的中心。这个国家的最初形成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查理·马特改革   B. 耶稣降生   C. 琅城起义   D. 丕平献土

     

  • 4、《站起来,我依然英雄的武汉》长诗中这样写道:“辛亥革命枪声一响,两千多年苍老的帝制在这里戛然停步,武昌首义十八星方旗一挥,东方古国沉重的车轮在这里改道转向。”材料强调了辛亥革命(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5、下列哪些成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

    ①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②建成鹰厦铁路

    ③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6、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刘伯承所指的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千里挺进大别山 D.平津战役

  • 7、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

  • 8、根据下面表格并结合所学,推论正确的是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割地

    正确

    正确

     

    赔款

    正确

    正确

    正确

    开放口岸

    正确

    正确

     

    协定关税

    正确

     

     

    投资设厂

     

    正确

     

    保障安全(中外双方)

     

     

    正确

     

     

    ①屡次赔款与列强的贪婪有关;

    ②从19世纪末开始,列强经济侵略方式转为以资本输出主;

    ③《马关条约》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辛丑条约》“不割地”与列强在此之前已经瓜分中国和接受“门户开放”政策有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以下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中国近代新式交通的发展

    C.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 10、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从此(     

    A.中国步入世界经济强国

    B.摆脱了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矛盾

    C.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D.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化的唯一途径

  • 11、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   

    A.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B.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C.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D.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 12、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A.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13、为更好了解当时的历史,我们应该选择第一手史料进行学习,下列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A.圆明园遗址

    B.《李鸿章传》

    C.电影《甲午风云》

    D.电视剧《太平天国》

  •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分裂,统治力量薄弱

    B. 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C.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D.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 15、某班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大改造

    D.“文化大革命

  • 16、下列四部影视作品反映了抗日故争时期的中国军民英明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

    ①《地道战》 ②《血战台儿庄》③《铁道游击队》④《地雷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7、1924年1月孙中山写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A.创建了同盟会

    B.领导辛亥革命

    C.国共合作

    D.进行北伐

  • 18、毛泽东曾说:上世纪60年代初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下列工业中属于张之洞创办的有( )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9、下列对于太平天国起义意义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坚持斗争了14年

    B.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战争

    C.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 20、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长征中的事件(   )

    ①遵义会议②飞夺轳定桥③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④会宁会师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②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7年,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2014年,全军政治工业会议在________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 22、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

    (1)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

    (2)河南兰考县委书记,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3)被誉为“铁人”,有着艰苦创业精神的大庆石油工人——

    (4)以公而忘私、乐于助人的螺丝钉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榜样的解放军好战士——

  • 23、____战略的实施,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 24、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5)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 2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关于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对比表格。

    项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

    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起止时间

     _____---1688年

    1775---1783年

    1789---1794年(高潮结束)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新贵族

    资产阶级

     ______ 

    代表人物

    克伦威尔

     ______

    罗伯斯庇尔

    相关文献

     ______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人权宣言》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______ 

    资产阶级革命

     

  • 26、九一八事变:①时间:___________借口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导致此结果的原因:蒋介石采取___________政策②东北人民组织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___等在东北组织______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

    ③影响:九一八事变后,(标志)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开始了。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27、重要战役:江西______战役,歼灭日军9000余人。

     

  • 28、1875年______成功收复新疆。1926年______率领的第四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赢得“铁军”称号。

  • 29、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____________家族、__________家族、__________家族和________________家族。有道是:“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 30、被誉为“铁人”的人是——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红军长征开始于哪一年?红军三大主力在何地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 32、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爆发于哪一年?领导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是谁?

    (2)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 33、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同仇敌忾,顽强抗争,涌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你举例除其中三个代表人物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活动。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后,由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英国爆发了圈地运动,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后涌入城市,成为雇佣劳动者,在城市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贫困人口,这客观上要求国家力量的积极介入。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该法案强制征收济贫税,法案的颁布也是英国社会救助观念形成的典型标志。

    ——摘自张军《西方福利文化学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表21941年《新华日报》关于美国援助苏联的评论文章一览表

    日期

    文章题目

    日期

    文章题目

    1941.01.24

    《美国撤销对苏“道义禁运”》

    1941.02.09

    《美苏关系》

    1941.06.13

    《苏英美团结益坚强》

    1941.06.16

    《热烈欢迎苏美协定》

    1941.07.31

    《同盟国应尽力援苏》

    1941.08.06

    《美苏更加接近》

    1941.08.09

    《读美苏正式换文》

    1941.08.17

    《罗丘致斯大林函》

    1941.09.05

    《英美赴苏代表团》

    1941.10.15

    《发挥伟大的援苏力量》

    1941.10.25

    《中苏英美密切的联合起来!》

    1941.11.22

    《加强和扩大援苏反德运动》

    ——摘编自《新华日报(影印版,1——25册)》

    (1)根据材料二,指出《新华日报》报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特点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物质产品严重短缺,整个社会民怨沸腾,资本主义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命运。战后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了以往的选择性,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穷人”这一范围,而是覆盖了社会上所有的公民;社会保险制度以统一的标准发放津贴或救济,而不问领取者从前的收入多少;各国战前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战后各国普遍建立了“福利国家”;二战前推行社会保障的主要是西欧、北欧各国,战后已扩大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西方所有工业化国家。

    ——摘自李传柱《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2)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并概括社会保障制度在二战后所呈现的发展状况。

    材料四:如下图。

    (3)根据材料四图甲,概述斯大林改革取得的成效。图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漫画,罗斯福被描绘成了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了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分析此漫画的主旨是什么?

    材料五: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缓慢,经济发展的缓慢使得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面临严重压力。因此,对于社会保障制度,西方人存在褒贬不一的评价。西方社会民主党人认为,他们的福利国家政策消灭了阶级,工人也不再是无产者了,因此,福利国家就是社会主义。而保守党人则认为福利国家导致穷人懒惰,影响了效率的提高,只有不平等才能推动西方的发展,因此,必须祛除福利国家这枚“定时炸弹”。

    ——摘自丁建定《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评价》

    (4)综上材料一、三和五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五中西方社会民主党人的观点或保守党人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