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
A. 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下表是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人均),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新中国的应对方法是
国别项目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电产量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A.实行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3、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工商人士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场爱国运动是
A.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始
B.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谜面:欢呼雀跃迎解放(打一个油田名称)。谜底是
A.渤海
B.大庆
C.大港
D.华北
5、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一幅宣传画。这反映当时( )
A.经济发展速度迅猛
B.人们可以控制宇宙运行
C.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D.人们迫切想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
6、1919年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省议会、教育会、工会、商会、农会、学校、报馆发出罢课宣言。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学生,在北京各校学生罢课以后,先后宣告罢课,支持( )
A.辛亥革命
B.护国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新中国建立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是
A.宪法
B.《临时约法》
C.党章
D.《共同纲领》
8、1934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把革命推向全国
C.北上抗日
D.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下列不属于这次会议内容的是( )
A.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10、1936年12月13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的新闻报道(见下图)。该新闻报道的是( )
A.七七事变爆发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西安事变爆发
D.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11、近代前期,中国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多以失败告终,从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A.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C.政府的决策妥否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不敌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12、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许多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作品。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秋瑾——《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章炳麟——《革命军》
C.陈天华——《猛回头》
D.邹容——《警世钟》
13、喜马拉雅山巍然耸立,见证雪域高原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雅鲁藏布江奔流不息,诉说着民族团结、携手共进的动人故事。下列历史事件,标志着西藏获得重生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C.西部大开发
D.兴边富民行动
14、学校让以“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宣传委员不需要查找下列哪个工业的资料(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15、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人民开始“当家作主”法律上正式确认这一点是1954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宪法规定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
A.中央人民政府
B.全国人大
C.国家主席
D.军委主席
16、下列关于“双百”方针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C.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D.1954年提出来
17、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它提出的六条要求中有五条后来都逐一实现了。列宁评价这次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是指( )
A.启蒙运动
B.英国宪章运动
C.俄国十月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18、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1951年中国的时代主题是( )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和平、发展
19、“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该结论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成立
20、在中国近代史上,涌现了很多抵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下列英雄人物与英勇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左宗棠——收复新疆
③邓世昌——黄海海战 ④左宝贵——威海卫战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______会师;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确立了“______、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2、中共十九大于2017年10月召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那么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作为我们一切工作指针的会议是________。
23、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危机·应对】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__________、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26、1839年,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900年,________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7、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
(1)鞍山
(2)长春
(3)沈阳
28、19世纪90年代,维新派纷纷创刊宣传变法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______》;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决定创办《_____》,作为其机关报宣传革命思想。
29、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
30、下面是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描述,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内容,把它补充完整。
1840年(1)______爆发、列强侵华以后,从《(2)________条约》到《(3)______条约》,中国社会被一步步陷入沉沦,直至谷底。一直到北洋政府统治,始终在谷底匍匐前进、步履维艰。其中,1911年(4)________领导的(5)_____是谷底时期的向上一跃,却因其后出现袁世凯复辟、北洋军阀混战等,并未使中国挣脱谷底。但从1921年(6)______诞生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向上发展的趋势。
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32、阅读下列题目,填上相关内容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_____
(2)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
(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
(5)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过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清廷自我挽救、改良、民变和革命之间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直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
材料二:在器物和制度之后,是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对立,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激烈论争
——改编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来中国社会各阶层均进行了救国救亡运动,请列举其中的三例。
(2)请分别写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中的领导人物
(3)材料二的“激烈论争”导致了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生?它给我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4)从投身救亡运动的先辈身上你能感受到哪些精神的鼓舞?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
材料二:中国抗日战争持续了14年之久,中国军队共进行大小战斗近20余万起。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作战12.5万余次。中国军队共歼灭日、伪军268万余人。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
——选自陈振江、江沛《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