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盆地、平原与其别称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聚宝盆”
B.柴达木盆地——“紫色盆地”
C.东北平原——“天府之国”
D.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2、下列属于我国东西铁路干线的是( )
A. 陇海一兰新线 B. 京哈线 C. 京广线 D. 京九线
3、在世界主要能源矿产中,我国生产和消费最多的是( )
A. 天然气 B. 石油 C. 核能 D. 煤炭
4、关于图所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旅游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B. 水能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C. 城市密集,南京是该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 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5、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唯一一座开放式世界地质公园,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世界地质公园,其中的昆仑山脉所在的阶梯分界线是( )
A. 第一和第三级阶梯 B. 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C. 第一和第二级阶梯 D. 第三和第四级阶梯
6、今年4月22日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使用节能电器
B.从我做起,积极倡导“多步行少开车、多节约少浪费、多保护少破坏”的生活方式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7、根据图所示信息,判断此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8、从我国水资源利用上,下列哪项措施尤为重要( )
A.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B.跨流域调水
C.南水北调 D.兴修水库
9、下列各组河流中,结冰期和汛期最长的是( )
A.珠江、长江
B.黄河、松花江
C.黑龙江、珠江
D.长江、塔理木河
10、下图是“我国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B.南北气温差异大
C.南北气温都较高
D.东高西低,气温差异大
【2】据图可知,拉萨的气温在( )
A.8℃以下
B.16—24℃之间
C.24—28℃之间
D.8—16℃之间
1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共同的优势是( )
①人口稠密
②交通便利
③工业基础好
④沿海地区风景优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西亚最贫乏和最丰富的资源搭配正确的是( )
A. 海洋——沙漠 B. 煤炭——草场 C. 淡水——石油 D. 森林——光照
13、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湄公河
B.莱茵河
C.多瑙河
D.亚马孙河
14、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南极洲 C. 南美洲 D. 非洲
15、“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有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他们可能说( )
A.英语
B.法语
C.西班牙语
D.阿拉伯语
16、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地形因素
B.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全年低温——纬度因素
C.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
17、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 )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18、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海岸线长2.2万多千米
B.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C.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D.临海自南向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9、如图是中纬度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略图,(①②两地纬度相同),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属于北半球,①处的气温低于②处
B.属于南半球,①②两处的气温相同
C.属于北半球,①处是海洋,②处是陆地
D.属于北半球,①处是陆地,②处是海洋
20、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 )
A. 内陆国 B. 岛国 B、半岛国 D、海陆兼备的国家
21、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成立了香港_____,实行_____制度.
22、我国目前有个____省,____个自治区,____个直辖市和____个特别行政区。
23、将下列民族与其主要传统民俗活动配对组合。
答:(1)①配_________;(2)②配________;(3)③配________;(4)④配________。
2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___________。
25、我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我国第二大河流为________。
26、东北三省包括 ▲ 省、吉林省和 ▲ 省组成。
27、长江三角洲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苏州古典园林和________是杰出代表。
28、我国土地日是________;“世界水日”是________。
29、我国的工业分布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 线分布的特点。
30、将下列工业与其工业部门连线:
①重工业 A.电力
B.采矿
②轻工业 C.食品
D.钟表
31、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了我国四大工业区中的_______工业区和________工业区。
(2)A工业区以钢铁、机械、造船和石油加工工业为主,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基地。
(3)与A、B工业区相比,C、D工业区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缺乏_______。
(4)我国四大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________)
①原料丰富 ②能源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政策支持
A.①③ B.①④ C.②⑧ D.③④
(5)D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其生态农业模式称为____________农业生产
32、读中国的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陆地大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省区②的名称全称是______;省区③的简称是______;省区⑧的简称是______;省区④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省区⑤的行政中心是______。
(2)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①是______,岛屿⑥是______,海峡⑦是______。
(3)我国陆上邻国有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请你分析优势和劣势。优势:______;劣势:__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7省市区域平均降水量为近60年以来同期最少。据长江水文站资料显示,长江中下游一些站点水位创下历史同期最低纪录。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
(1)受灾地区主要位于秦岭——①____河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属于____带(温度带)
(2)A~G为此次受旱较严重的省区,其中B是____省,D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F省的简称是____。
(3)E省地处____平原,读降水量图可知该平原成为“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____气候(气候类型)的影响。
34、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某地理兴趣小组以环渤海地区为例,探究“影响工业布局的条件”。阅读图文材料,与他们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1)由图1可知,环渤海地区有丰富的____、铁、____等资源,有便利的___和____(交通运输方式),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2)由图2可知,环渤海地区人口分布____,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____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制约环渤海地区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资源缺乏,为此我国建设的重要工程是____。
(3)总结:影响某地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___、交通、____、市场等。
35、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和南美洲巴西的经济都处于发展阶段,在人文、自然条件和资源方面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在发展中可以相互借鉴。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了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人地关系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研究内容。
研究方向:两地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研究思路;查找信息——分析联系——得出结论
研究内容:相关资料:
(1)自然条件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均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两地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A.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气候湿润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C.科技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D.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热量丰富
(2)人种文化交流: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两地居民各具特色。撒哈拉以南非洲是____的故乡。但巴西却以混血种人为主如卞卡的一家,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巴西文化,这种文化形成的原因是____。
(3)资源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资源都很丰富。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特点是____。巴西长期以来依靠农矿产品出口,特别是咖啡大量出口创汇,为巴西工业发展带来了丰厚资金,19世纪末开始了工业化进程,读图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____。
(4)人地协调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目前都在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巴西热带雨林遭受到破坏,针对巴西热带雨林的不合理开发,巴西政府采取的保护措施是____。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请同学们提出一些协调人地关系的建议,请帮助他们按照由主到次的关系进行排序____。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F.引进人才和技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