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当代日本文化兼有东西方融合的特点,也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内容,下列不属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是( )
A.花道
B.和服
C.肯德基
D.茶道
2、我国疆界线绵延两万多千米,在众多邻国中属于世界上最大内陆国的是( )
A. 俄罗斯 B. 尼泊尔 C. 印度 D. 哈萨克斯坦
3、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是( )
A.努力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实行科学种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4、对下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是我国的内海 B.山东省的行政中心是济南市
C.与山东省相邻的省区有三个 D.图中区域全为平原地形
5、关于下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四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
C.③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
D.④是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接壤
6、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黑龙江省 B. 云南省 C. 台湾省 D. 青海省
7、读我国干湿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d代表的干湿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2】我们的家乡位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3】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与下列哪条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
A.800毫米
B.400毫米
C.200毫米
D.100毫米
8、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工业沿江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有充足的水源保证
B.有丰富的资源可用
C.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D.有平坦的土地条件
9、加德满都10月10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相信在中尼关系新定位下,必将把中尼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高度。中国与尼泊尔之间的互助合作,可以称为( )
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南北合作
D.南南对话
10、中国位于( )
A.亚洲西部、东临太平洋
B.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C.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11、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5个民族
B.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C.雪顿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12、“黑河—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被称为“胡焕庸线”。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说明( )
A.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
B.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C.东、西部经济水平一致
D.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
13、有关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
B.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耕地;
C.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等边疆地区;
D.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 400 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
14、以下河流汛期最长的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15、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而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请分析图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城市是上海,东部濒临黄海
B.②铁路线连接的城市是乌鲁木齐
C.③城市是云南省的昆明市
D.④铁路线是陇海线
16、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B.③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④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17、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能反映连云港市气候特点的是
A.A B.B C.C D.D
18、下面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19、某学校学生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活动,对附近某山进行野外实践考察。下图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地区的野外考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地位于山谷处
B.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北方
C.图中河流a段大致由北向南流
D.③地海拔在300-400米之间
【2】图示区域最可能为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B.东南丘陵
C.横断山区
D.山东丘陵
20、据高德地图统计,2022年春节年初一到初三,导航前往衡阳南岳大庙、韶关南华禅寺、郑州少林寺三地的用户数量排前三甲。结合“南岳大庙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高德地图属于( )
A.影像地图
B.电子地图
C.地形图
D.政区图
【2】少林寺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是世界三大宗教中(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佛教
21、看下图回答:地中海气候应为图 ;热带草原地气候类型应为图 .(填字母)
22、工业基地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是辽中南和____。
2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________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省,自治区).
24、我国的首都是 ,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和 .
25、与深圳相邻的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台湾被称为“亚洲的天然植物园”,________产量居世界首位。
26、根据气候的____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和半干旱四类地区。其中湿润地区植被以____为主,耕地以____为主。
27、我国领土面积居世界______。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洲的东部,__洋西岸,是一个_______的国家。
28、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 。
29、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_____________以东,以______ 和雪峰山为界,西部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高原,东部为__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__。
30、中国西北地区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的是 洋
31、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
(1)从上图看出,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疫病等原因,死亡率_____,人口增长_____。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_______上升。
(3)人既是生产者,又是_______者,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_______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_________,提高人口_______。具体要求是:______、晚育、少生、_______。
32、读“京津冀地区图”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位于京津冀地的工业基地是____位于长江角洲地区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_
(2)连接京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 连接北京到香港九龙的南北铁路大动脉是_________ (均填字母和铁路线名称)。
(3)有“中国光谷”之称的________ 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的光电产业基地,它位于湖北省。
(4)从上海通往D城市的铁路干线称为____________
33、亚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亚洲三大古文明发祥地的形成得益于当地优良的自然环境。被称为“亚洲的粮食”的水稻生产在古文明的形成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亚洲三大古文明发祥地及水稻生产与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的关系,他们找来了“亚洲三大古代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左图)、“水稻主要种植区示意图”(中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小明认为亚洲三大古文明发祥地的出现与气候有关,都位于温暖湿润的地方,而小红认为不一定,如位于____(选填“南亚”、“西亚”或“东亚”)的古文明发祥地,属于____(气候类型),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2)小明研究亚洲三大古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后发现,亚洲三大古文明发祥地具有相同的自然条件,一是它们都位于____(温度带);二是它们都位于____的中下游平原。
(3)小红发现,亚洲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亚、____和南亚等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属于季风气候区,少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4)水稻种植区气候的共同优点是____,但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____灾害。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需要劳动力____(填“多”或“少”),符合这些地区的人口特征。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2022年1月1日,地球将运行在公转轨道中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长春的季节是________季。
(2)1月1日长春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选填昼夜平分或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长春市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昼渐长或昼渐短)。
(3)图2所示为北半球某地春、秋分日和冬、夏至日正午时太阳光线照射到室内情况的示意图,图中代表冬至日光线的是________(填数字代码)。如果你细心观察过校园国旗杆的影子长短变化情况,就会发现冬季校园国旗杆的影子是一年四季中最________的。
35、读黄河中下游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中游流经A____高原,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其形成的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多暴雨。下列景观中能在这里看到的是(_____)
(2)黄河下游进入平原地区,流速变缓,泥沙堆积,河床抬升形成“____”,注入B____海。
(3)图中C处是____工业基地,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