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所以也有很多高大的桥梁,其中不是我国山区带来的问题是( )
A. 常见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B. 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可发展旅游业。
C. 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D. 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容易被破坏。
2、下列少数民族与其所在的主要省区连线正确的是( )
A、回族-吉林 B、壮族-河南
C、朝鲜族-宁夏 D、藏族-西藏
3、洋洋在朋友圈里分享:“四月的早晨,广阔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田野里翠绿的稻秧迎风起舞,采桑姑娘欢歌笑语,塘基蔗苗茁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洋洋描述的景象位于我国的哪个地区(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东北平原
【2】当地超市摆放了许多本地优质水果,这种水果最有可能是( )
A.苹果
B.哈密瓜
C.荔枝
D.猕猴桃
4、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海”指的是( )
A.黄海
B.渤海
C.东海
D.南海
5、我国工业要实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其关键因素是( )
A.丰厚的农业基础
B.完善的基础设施
C.领先的技术与人才优势
D.丰富的资源
6、长江沿岸的“工业走廊”中,以钢铁、汽车、轻纺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A.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B.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C.以攀枝花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D.以南京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7、发展和建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
A. 自然资源丰富 B. 位置优越 C. 劳动力资历源充足 D. 科技力量雄厚
8、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似川
9、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带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小
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10、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A.汉族全部在北方,少数民族全部在南方
B.汉族全部在东部,少数民族全部在西部
C.均匀分布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1、“循环经济”是21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下列做法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是:( )
①在工业生产中减少碳排放,做好“工业三废”处理②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经济发展中粗放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④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建设和“低碳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我国水旱灾害比较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低不同
B.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C.海陆位置不同
D.冬季风强弱不同
13、2021年,某市的日最高气温为30℃,日最低气温为,1月平均气温为
,7月平均气温为28℃。该市最有可能是( )
A.哈尔滨
B.拉萨
C.广州
D.南昌
14、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七月的陆地
B.七月的海洋
C.一月的陆地
D.七月的海洋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提到的两种资源属于(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2】关于图中资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分布特征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B.图中①表示的地点是大同
C.我国最大的油田是新疆的克拉玛依
D.山东省既有煤矿,也有油田
16、三国时,魏、蜀、吴终成三足鼎立之势,根据自己的认识,蜀国主要的根据地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吐鲁番盆地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17、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北、西北、西南
B.东北、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华北
D.西北、西南、东南
18、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2020年6月24日举行旅游业网络论坛,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影响全球旅游业,以及业界应如何迎接旅游新趋势带来的机通与挑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面两图反映了香港怎样的特色( )
A.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都市
B.以博彩旅游业为主的旅游文化
C.香港人少地多
D.位于珠江口东侧的优越位置
【2】与看港旅游业发达无关的是( )
A.丰富的旅游资源
B.“购物天堂”
C.祖国内地众多的客源
D.博彩业发达
19、2022年暑假,四川彭州龙漕沟发生山洪,造成人员伤亡。龙漕沟是一处未开发景区,且多发洪水,当地村民一般不会去玩耍。当地政府也设置警示牌,志愿者也劝阻游客不要游玩。但近两年,名不见经传的龙槽沟,经过一些平台推荐,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
【1】山洪来了怎么办?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表示泥石流流动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等高线所示的地区其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鞍部
C.山谷
D.陡崖
20、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海南岛
B.崇明岛
C.台湾岛
D.舟山群岛
2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东北等地区。
22、读下列省区轮廓图,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传 统 戏 曲 | 晋剧 | 秦腔 | 豫剧 | 粤剧 |
省级行政区(填字母) | ①____ | ②____ | ③____ | ④____ |
行政中心 | ⑤____ | ⑥____ | ⑦____ | ⑧____ |
23、我国之最:
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_______;最平坦的高原是 ______;受水蚀作用最强的高原是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海拔最高的盆地是__________;纬度最高的盆地是______;纬度最低的盆地是__________ ;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黄淮海平原”是指______;平原被称为“水乡”、“鱼米之乡“______。
24、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是____,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
25、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26、南方地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四川盆地气候湿润,土壤为肥沃的 土,素有“ ”的美誉;云贵高原 地貌典型,旅游资源丰富。
27、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____,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28、我国第一大油田是______________,该油田所在省份是______。
29、从五带划分来看,我国领土大部分在________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________带。
30、我国位于亚洲东部,________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1、微博上一张秦岭照片火了,道:“古有猛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今有秦岭一己之力挡冷空气南下”。读图1“中国地形局部图”,图2“微博截图”,完成下列各题。
(1)秦岭____走向,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乙山脉____是地势阶梯分界线。秦岭北侧甲为____(地形区)。
(2)秦岭是重要地理界线,大致与1月____℃等温线、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3)图2示意,暖湿气流在秦岭南侧成云致雨,秦岭以南属于____(填干湿区),____季风(冬季风)南下亦绝大部分被秦岭阻挡。
32、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③是____。
(2)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省区:④____,⑤____;海域:⑥____。
(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滇、____、粤、____(填简称)。
(4)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是:____(填序号)。
33、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7年1月28日晚20:00,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兼顾中国东、西、南、北、中地域特点的4集,包括海南篇、陕西篇、新疆篇、黑龙江篇。
(1)请将序号代表的地形区(地理事物)填入表格中的括号内。
①(______)山 | 南侧地形区 | 北侧地形区 |
③(_________) | 准格尔盆地 | |
太行山 | 东侧地形区 | 西侧地形区 |
②(_________) | 黄土高原 |
(2)图中D示意的是____(填省份),简称是_____。该省区的特色饮食是_________
A. 西安羊肉泡馍 B. 广州肠粉 C. 福州锅边糊 D. 兰州拉面
(3)气候正常年份,该省省会1月份平均气温最有可能是_____
A. 5℃ B.8℃ C. -4℃ D. 16℃
(4)请根据所学判断正误。
① A是海南省,濒临南海,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________)
② C是维吾尔族聚居区,气候干旱,盛产葡萄干。 (________)
③ 一月份,B省是冰天雪地,A省树木葱郁。 (________)
④ 甲是俄罗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________)
34、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图”和“南半球年平均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一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____向____逐渐____。
(2)图中A地的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上。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导致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填“地形地势”或“纬度位置”)。
(3)观察图二“南半球年平均降水量图”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填“多”或“少”),西岸降水____(填“多”或“少”)。
(4)图中E地的年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上,该地属于____气候,下图甲、乙、丙三地气候与E对应的是____。
35、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省(填简称),上游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
(2)西宁夏季平均气温要______(高于、低于)济南,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3)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种植业发达。宁夏平原属于______气候类型。与南方地区相比,其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后,水量______(增大、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
(4)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对黄河下游水文特征的影响是_____,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速度会________(加快、放缓)。
(5)ABC三河段中,在冬春季节往往形成凌汛的是______和______河段。有的年份,黄河某河段径流量会明显减少,甚至会出现断流现象,B、C两河段中,最有可能出现断流现象的是_________河段,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