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2020年我们将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每年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人口)大都分布在深山、石山、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读“2014-2018年农村贫困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实际精准扶贫,2014年到2018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 )
A.5000多万
B.6000多万
C.7000多万
D.1660万
【2】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为了使山区贫困人口尽快脱贫,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改善环境,发展旅游业②大力发展采矿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牧业等特色产业④改善山区的交通运输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大 B、总量丰富,人均量少
C、总量和人均量都很贫乏 D、总量不足,人均量多
3、从2016年1月16日零时开始,中国军队七大军区走进历史,正式进入“战区时代”。关于五大战区范围内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战区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
B. 西部战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C. 南部战区纬度低,全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 北部战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4、下列属于彝族传统节日的是( )
A.泼水节
B.火把节
C.古尔邦节
D.那达慕大会
5、我国农业发展方向是( )
A.扩大耕地面积多种粮食
B.把北方的旱地改为水田
C.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D.种粮食的区域改种价值高的蔬菜、鲜花
6、两极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 均在极圈以内 B. 均没有长期居民
C. 淡水资源缺乏 D. 酷寒、“世界的风极”
7、下表示意我国不同年份人口年龄结构。读表,1990-201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是( )
年份 | 0~14岁人口比重(%) | 15~64岁人口比重(%) |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
2019 | 16.8 | 70.6 | 12.6 |
2010 | 16.6 | 74.5 | 8.9 |
2000 | 22.9 | 70.2 | 6.9 |
1990 | 27.7 | 66.7 | 5.6 |
A.0~14岁人口比重持续减少
B.15~64岁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15~64岁人口比重持续减少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8、我国是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为了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人工降雨
C.改变当地气候
D.防治水污染
9、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的中央机构都在北京办公。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经济中心 B.政治中心 C.文化中心 D.工业中心
10、下列黄土地貌景观中,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是
A.黄土峁 B.黄土塬 C.黄土梁 D.黄土川
11、符合对青藏地区描述的是( )
A.
B.
C.
D.
12、“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对哪个高原的真实写照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3、根据国家气象站监测数据,深圳市2023年11月11—15日五天滑动平均气温21.6℃(满足≤22℃的气象入秋标准),五天中首个日平均气温≤22℃为11月(20.0℃),即深圳于11月13日入秋,较我国大部分地区入秋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深圳入秋较晚的原因不包括( )
A.全球变暖
B.海洋调节
C.纬度偏低
D.海拔较高
【2】深圳市秋季可能出现( )
A.阴雨天气增多
B.白昼时间变长
C.昼夜温差加大
D.台风天气增加
14、黄河中游的防护林的主要作用在于
A.防风固河 B.水土保持 C.美化参观 D.保护大堤
15、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类型,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①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
②在洞庭湖平原退耕还林
③在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④在黄土高原开荒种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6、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列内容与该线相符的是
A. 与1月份0℃等温线大体一致 B. 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C. 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 该线以北河流的汛期越往北越长
17、读图,图中关于山脉东西侧叙述错误的是( )
A.东侧地形主要为平原,西侧地形主要为高原
B.农业类型东侧主要为种植业,西侧主要为畜牧业
C.干湿地区东侧主要半湿润区,西侧主要半干旱区
D.降水西侧多,东侧少
18、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是( )
A. 夏季风 B. 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
C. 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 D. 冬季风
19、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台湾 B.福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20、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是( )
A.农业生产活动积温 B.生长期 C.耕作制度 D.植被类型
21、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_____,它是_____带和_____带的分界线.
22、我国有______个省级行政区,面积最大的是______。
23、若要直接从北京到南京,应选择的铁路干线是____。
2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据下图,对应字母选择合适的农业生产部门,并说明原因。
A处适宜发展____,原因:____
B处适宜发展____,原因:____
C处适宜发展____,原因:____
D处适宜发展____,原因:____
现在,想把A处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渔、肉、乳、禽、蛋等生产,可行?
答:____
25、南方地区在湿热的条件下形成了“ ”土地。
26、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
27、西北河流稀少, 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沿岸树木以耐旱的胡杨为主,总之 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28、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该省区所在地域文化区的是
A. 那达慕 B. 秦腔 C. 阿以旺 D. 信天游
29、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 、 、 、 以及海洋资源等。
30、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属________温带,南部有少部分属________带。
3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本学期期中考试这两天,地球公转到示意图中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2】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 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B.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 昼夜不断更替 D.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3】从期中考试到冬至日,孝感昼夜短状况是
A. 昼短夜长,昼渐短 B. 昼短夜强,昼新长
C. 昼长夜短,昼渐短 D. 昼长夜短,昼新长
32、下图是中国及周边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位于____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____的国家。我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____万平方千米。
(2)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省区是____省,简称为____。
(3)我国海域辽阔,我国临海中,位置最靠北的是____。
3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6月18日14时与“天官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1)图中A,B,C,D四点中,代表甘肃省的是 ,其行政中心为 .
(2)“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的着陆地是图中C省区的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选择在C省区着陆的主要原因:①地形区是 高原,平坦开阔;②主要位于我国的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内,云量少,晴天多;③人口稀少.位于c省北部的邻国甲是 ,是世界上典型的内陆国.
(3)B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其主要少数民族是 ;本区是全国重要的牧区,被誉为“高原之舟”的优良畜种是 .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都平原常被誉为“天府之国”,气候宜人,图a示意成都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包括成都在内的我国大部分地区2022年11月末的气温明显低于往年同期,图b为11月30日20时我国局部地区最低气温分布情况。
(1)据图a可知,成都夏季气温______,降水多,冬季气温较低,降水______,雨热同期,为典型的______气候。
(2)图b所示时刻,成都的最低气温在______℃之间,显著______(高于/低于)武汉,请从地形角度解释原因______。
35、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和“三幅关于人口问题的漫画”,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带来的问题。
探究方法: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得出结论。
探究过程:
(1)根据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从1930年开始,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____,这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____。
(2)图中三幅漫画揭示的问题:
①漫画一:人们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要消耗更多的资源,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②漫画二:如果短时间内增加的人口太多,会产生____现象。除此之外,还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等社会问题。
③漫画三:如果人口增长过缓,____严重,除此之外,还会有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等现象加重。
归纳总结:
(3)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实行____,以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____相协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