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后脑着地摔伤后,眼睛看不见周围的物体了。这说明受损伤的部位最可能是( )
A.视网膜
B.视神经
C.视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2、如图为长骨结构模式图,其中代表骨质的是( )
A.①
B.④
C.⑤
D.⑥
3、夏天,食品和衣物是容易发霉和长毛,人的脚趾之间经常发生奇痒,甚至发生溃烂,这是由引起的( )
A.真菌
B.酵母菌
C.病毒
D.细菌
4、动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的呼吸器官连线正确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蝗虫——气管 ③鸟——肺和气囊 ④白鲸——鳃 ⑤蜥蜴——肺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5、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表格中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 动物种类 | 形态结构 | 功能 |
A | 蜈蚣 | 身体和附肢分节 | 利于运动 |
B | 鱼 | 身体呈流线型 | 减少运动阻力 |
C | 蟾蜍 | 皮肤裸露、湿润 | 辅助呼吸 |
D | 家鸽 | 两翼肌肉发达 | 为飞行提供动力 |
A.A
B.B
C.C
D.D
6、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和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A.运动器官
B.感觉器官
C.消化器官
D.生殖器官
7、新鲜水果蔬菜不易储存,下列利用“减少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一原理保存水果蔬菜的方法是( )
A.黄桃罐头
B.冷冻榴莲
C.干木耳
D.杏脯
8、近期湖南省植物园数十万株郁金香盛开,引来无数市民观赏,多彩的大自然、奇妙的生物世界常常给我们带来难忘的乐趣。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流水潺潺
B.春雨绵绵
C.阳光灿烂
D.绿草如茵
9、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遗传和变异都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B.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C.袁隆平院士利用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D.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不利变异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与诗中动物描述不相符的是( )
A.前肢为翼
B.骨骼轻便
C.体表覆羽
D.变温动物
11、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蚊子叮人吸血可以传播疾病,应该彻底消灭掉
B.果农种果树时常常会养蜜蜂,主要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
C.一个同学抓了一只蝽,手上很臭,是蝽在与这位同学进行信息交流
D.菜青虫吃青菜叶,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2、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动物甲、乙、丙完成绕道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分别是165次、32次、5次.分析数据可知,这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丙→乙
13、下列关于眼和耳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使外耳道或鼓膜受损
B.鼻咽部有炎症时,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中耳炎
C.为预防近视,看书、写字或使用电脑2小时要休息一下
D.人的眼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与此相关的结构是虹膜
14、为能很好地观察到玉米籽粒各部分结构,需要将籽粒剖开。在下图所示剖面方向中符合要求的是( )
A.a→a'
B.b-b'
C.c→c'
D.d-d'
15、如图是对三种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可以表示用皮肤辅助呼吸
B.Ⅱ可以表示卵生
C.Ⅲ可以表示脊椎动物
D.Ⅳ可以表示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16、观察培养基上所形成的菌落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形态不同
B.菌落是鉴定菌种的依据
C.一般我们不使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菌落
D.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或真菌
1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鳜鱼的身体有许多特征表现出适于游泳的特点。下列不属于鳜鱼适于游泳的形态特征的是( )
A.体表有侧线
B.口内没有牙齿
C.身体呈流线型
D.脊柱两侧附着发达的肌肉
18、跳绳能促进身心健康,简单易学。跳绳时腕关节起的作用是( )
A.支点作用
B.杠杆作用
C.动力作用
D.保护作用
19、正确的食品保存方法可有效防止微生物迅速生长繁殖引起的食物变质。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不恰当的是( )
A.蔬菜水果冷冻保存
B.香菇干燥处理
C.香肠真空包装
D.鲜蛋冰箱冷藏
20、下列各项,能表明狼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有首领
B.能防御敌害
C.能交流信息
D.有生殖能力
21、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22、学习青蛙生活史,请完成如下观察与记录:
青蛙生长发育过程
特点或变化卵的外面有透明的膜,卵朝上的部分黑褐色,朝下的部分浅色。刚孵化出来最初用_______进行呼吸,有尾,无_______,身体体形象______类动物;先长出后肢,再长前肢,尾逐渐消失。该发育过程叫__________。能够孵化的卵是______,
思考的问题其形态像鱼,说明青蛙与鱼类具有一定的_______关系。成体用____呼吸、皮肤能__________。
23、在学习光合作用知识时,老师布置学生课余完成“绿叶在日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学生就此做了如下设计:
(1)取三只玻璃杯(甲、乙、丙),在甲、乙两只玻璃杯里放入鲜嫩的枝条,丙不放。
(2)取一细管,分别向三个玻璃杯中吹气10多次,然后用玻璃片盖严杯子。
(3)将甲玻璃杯放置到黑暗的地方,乙、丙两个玻璃杯置放在日光下。
(4)数小时后,用燃烧的蜡烛分别放进三个玻璃杯里,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请回答:
(1)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它们的变量分别是 、 。
(2)甲与丙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 。
(3)向三个玻璃杯中吹气10多次的目的是 。
(4)根据学过的光合作用的知识,你推断三个玻璃杯里蜡烛的燃烧情况是:在 杯里能燃烧,在 杯里不能燃烧。
(5)如果蜡烛在三个玻璃杯里的燃烧情况与理论相符,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4、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含 条食物链.
(2)如图所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示的生物外,还有 .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的过程,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 .
(4)此生态系统中猫头鹰处于第 营养级,猫头鹰与狐之间的关系是 ,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
(5)该生态系统中,影响兔子的生物因素是 .
(6)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他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它们在 上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5、读图理解:观察下面的分类系统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在上述生物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猫和狗的最低的共同分类等级是___________。
(3)分类等级越低,它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________,这些生物体间的共同特征越_________(填“多”或“少”),亲缘关系越_________(填“远”或“近”)。
26、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抑制微生物的_________。
27、疫苗是由被杀死的或减毒的 _____ 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接种到人体后, 可以使人在不发病的状况下,产生抵御这种病原体的________,从而不再患由这 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28、由一个_____或_____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以看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9、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
30、认真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相比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_____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却没有_____,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31、连线题
(1)请将下列动物与他们的运动器官联系起来
(2)将下列动物与他们的呼吸器官联系起来
32、节肢动物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
A正确 B.错误
33、某地蝽蟓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图1所示。1920年引入新种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如图2所示。调查发现,当地蝽蟓喙的长度变化如图3。
(1)蝽蟓喙的长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分析图3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该地区______(长喙/短喙)蝽蟓的数量逐渐增加。
(2)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当地无患子科植物数量会______。
(3)在蝽蟓和无患子科植物进化过程中,有利变异个体生存下来,不利变异个体被淘汰掉,这个过程就是______,该过程是定向的,其方向是由______(遗传/环境)决定的。
34、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由图中箭头所示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入空气的。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请据图回答: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______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