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文明,树新风”,随地吐痰不卫生,易传播疾病,痰形成于( )
A.咽
B.喉
C.气管
D.口腔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
B.整个地球
C.生物圈
D.热带雨林
3、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 )
A.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远的亲缘关系
C.直立行走是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D.古人类化石能作为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唯一证据
4、洛阳市农业科学院将培育的牡丹新品种移栽至王城公园,待明年开花时供游客欣赏。移栽牡丹苗时根部总是带有土团,其主要原因是( )
A.有利于幼苗根的呼吸
B.减少土壤无机盐的丢失
C.避免损伤根毛和幼根
D.防止营养流失
5、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结合,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部分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物像如下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到乙后,视野变暗、细胞数目不变
B.图2中,a,b两个步骤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碘液和生理盐水
C.图3中,口腔上皮细胞取材时用的是牙签
D.图3中,观察到染色较深的是细胞核
6、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够趋利避害,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B.整个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C.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D.能够独立完成消化、呼吸、运动和生殖等功能
7、下列关于叶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B.叶片所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C.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放和关闭
D.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8、在由草→鹿→狼构成食物链的一片草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这条食物链中,所含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草
B.若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草体内的有害物质含量最高
C.若狼由于人类的捕杀大量死亡,则较长时间内鹿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D.在该生态系统中,草、鹿、狼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不变
9、下列关于细胞生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细胞体积变大
B.细胞能不断地持续长大
C.需要从周围环境吸收营养物质
D.生长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10、同学们上体育课进行运动时会消耗能量,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线粒体
11、农业产生和园林建设过程中,经常需要移栽植物,在此过程中,为了提高移栽的成活率,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带土移栽
B.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
C.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
D.去掉部分叶片移栽
12、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黏膜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C.小肠绒毛壁薄,上有微绒毛
D.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3、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
A.飞蛾扑火 老马识途
B.惊弓之鸟 孔雀开屏
C.蜻蜓点水 谈虎色变
D.蜜蜂采蜜 大雁南飞
14、请阅读下列资料,分析红树植物适应缺氧生存环境的特征是( )
红树林资料 红树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它的“红”表现在树皮破损后,植物体内的高浓度单宁酸会氧化变红。 为了适应高盐、间歇性潮水浸淹、缺氧等特殊生态环境,红树林演化出了一系列本领。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植物生长出大量支持根以稳定植株,还从根部长出许多露出于海滩地面的气生根用以通气。某些红树植物的叶肉内有泌盐细胞,能将盐分排出体外。与一般植物不同,红树植物采取“胎生”的繁殖方式。当种子成熟时,先在树上萌发,长出棒状的结构,再从母体脱落直插入淤泥中,几个小时后即可扎根,一至两年便繁衍成林。 |
A.根系发达,有支持根扎入泥滩
B.树皮破损后,单宁酸氧化使树干变红
C.有气生根露出海滩地面用以通气
D.泌盐细胞能将叶内的盐分排出体外
15、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苔藓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B.贯众是蕨类植物,能进行孢子生殖
C.侧柏属于裸子植物,其种子有果皮包被
D.海带是藻类植物,通过叶进行光合作用
16、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日照强,蒸腾作用就快,能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能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D.空气湿度大,可促进蒸腾作用
17、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施实验并记录⑤设计实验方案⑥得出结论⑦分析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⑤⑥③
B.②①③⑤④⑦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
18、无土栽培是一种用培养液代替土壤栽培植物的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液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水和有机物
B.栽培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C.若栽培植物出现萎蔫现象,需要适当降低培养液的浓度
D.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的限制,可扩大农业生产空间
19、如图是蒋敏同学设计的探究鼠妇分布的影响因素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分组 | 条件 | 装置示意图 |
甲 | 低温、湿土、阴暗 |
|
乙 | 室温、干土、阴暗 | |
丙 | 室温、湿土、明亮 | |
丁 | 室温、湿土、阴暗 |
A.该实验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湿度和光照
B.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D.若甲处的鼠妇数量总是比丙处多,说明鼠妇喜低温
20、有的男性不育症是因为输精管梗阻引起的,在生理上的表现为( )
A.不产生精子,有第二性征
B.能产生精子,没有第二性征
C.能产生精子,有第二性征
D.不产生精子,没有第二性征
21、食物经过消化,淀粉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________.
22、肺结核是由______________引起的疾病。
23、随着克隆羊多莉的问世,有的科学家提出研究克隆人,你认为会成功吗?在克隆人的问题上,请发表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植物和动物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含有______ 。
25、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6、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和所占的______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但这种能力是______。一般来说,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______。
27、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
28、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面。这个“薄层”包括__________的下层、______和__________的上层,这里有维持生命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科学家称之为“生物圈”。
29、脑由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0、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上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 、 。
(2)在眼球结构中,被称作黑眼球和白眼球的结构分别是 、 。
(3)我们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主要是通过[ ] 的调节,使物像落在[ ] 上,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9]的传导在 形成视觉。
(4)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眼球的[ ] 变大。
31、请将下列左右两侧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32、小美同学在使用显微镜(如图所示)时,进行了以下的几项操作,请判断正误
(1)为了让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更多,将①由5倍换成10倍。(______)
(2)手握住并旋转②这一结构,使其对准通光孔进行对光。(______)
(3)为了让视野不出现污点,应将③上的灰尘擦拭干净。(______)
(4)找物像时,顺时针转动④,镜筒缓缓下降,眼睛应注视②。(______)
(5)转动⑤可以使观察的物像更加清晰。(______)
33、.某同学设计下表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分析回答。
编号 | 加入物质 | 温度(℃) | 时间(min) | 加碘液后的现象 |
① | 淀粉糊、清水 | 37 | 5 | 变蓝 |
② | 淀粉糊、唾液 | 37 | 5 | 不变蓝 |
③ | 淀粉糊、唾液 | 5 | 5 | 变蓝 |
(1)选用碘液的目的是______。
(2)若以其中的②和③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其他条件应______。②号试管加碘后呈现的现象说明______。
(3)若以其中的①和②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4、根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表示细胞的变化过程,图中的A过程为细胞分裂,此过程中亲代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__数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对生物的遗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通过B过程产生了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我们把B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
(2)图乙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属于________组织。
(3)图乙中4为________,它是由两个________细胞构成的。
(4)图乙中3是________,能够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