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频临 提跋 无动于中 摩肩接肿
B.簌簌 矗立 眼花缭乱 坦荡如砥
C.踌躇 婆娑 交头结耳 重峦叠障
D.教诲 匮退 因地制宜 正襟威坐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蛮横(héng) 旋(xuàn)涡 肤(fū)浅 此消彼长(zhǎng)
B.驰聘(chěng) 霎(shà)时 矗(chù)立 瞬(shùn)息万变
C.翡(fěi)翠 棱(léng)角 奔(bēn)流 强(qiáng)词夺理
D.穹(qióng)顶 眺(tiào)望 苍劲(jìn) 怒不可遏(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发现地——学堂梁子遗址所在的秦岭及汉水中上游河谷,是世界也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人类演化圣地。
B.通过开展“读经典 习汉字”的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要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有待进一步研究。
D.为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十堰市教育局在全市学校大力推行“健康大课间”活动。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B. 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C.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的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不能不叹为观止。
D. 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已经无人问津了。
5、古诗词赏析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结庐”的“庐”指的是____________,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的含义。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名篇。(10分)
①抽刀断水水更流, 。 ,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临风一唳思何事? 。( 《池鹤》)
③故园渺何处? 。(韦应物《 》)
④夕阳西下, 。( 《天净沙 秋思》)
⑤ ,寻常百姓家。( 《迎燕》)
7、阅读下面的选段,结合加点词,揣摩作者隐含在文字中的态度和立场。
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桥名谈往
茅以升
①万物皆有名。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题名时,受西方影响,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就可以了。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关系,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化的丰富。
②先来谈谈单字命名的桥。较著名的有:苏州的“枫桥”,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西湖的“断桥”,明朝莫仲玙有《断桥残雪》词。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
③再来说说双字命名的桥。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如“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洨河上,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第二类是“纪事”,记载关于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祎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第三类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第四类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 第五类是“纪念”,多指名人故事,如“留衣桥”,在江西南城,清咸丰间有知府治郡有功,卸职时郡人饯行,留衣于此,遂改名留衣桥。
④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因此,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⑤ 。比如唐代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就是一例。这到底是一座桥还是说有二十四座桥呢?千年来不少人为这问题作了考证。
⑥杜牧的原诗是《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用很少的字,表达出对扬州的繁华消逝、人去楼空之感。这首诗中,只有二十四桥这几个字指出往事的遗迹,因而这几个字就要能充分反映出昔日的繁华。如果这只是一座名叫二十四桥的桥,它如何能体现全扬州的繁华呢?扬州的桥很多,而且从隋朝起,就分布在全城。因此,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定然不只是一座桥。正因为这个缘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才为这二十四桥,考订出它们的名字,并且指出,在那时(约1064年),二十四桥中存在的仅有六座了。
⑦二十四桥逐渐减少,就出现一种传说,认为这仅仅是一座桥的专名。比较有力的说法,是引南宋姜夔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所谓“仍在”“桥边”,似乎应当是指一座桥,否则如是很多桥,难道每座桥边都有红药吗?尽管沈括所见的是六座桥,经过金人南下,到姜夔时,也许只剩下一座了。
【1】请列举第③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任选一种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第⑤段的横线处填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阅读文章第⑦段,分析最后一句加点词语“也许”的表达作用。
尽管沈括所见的是六座桥,经过金人南下,到姜夔时,也许只剩下一座了。
【4】下面四个选项中,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③段“灞桥折柳”的故事中,“柳”与“留”谐音,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
B.中国古代桥梁的题名,总要借名记事或抒情,而不是简单的用个地名就够了。
C.第③段中的“枫桥”“断桥”的命名即是古时桥名“总要有些文学气息”的证明。
D.二十四桥是专指一桥还是二十四座桥的全称都是没有确切的证据的。
9、作文。
2020年10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接棒《我和我的祖国》再闯国庆档,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在我们的一生中,也一定有这样一个我和他(她)或者它的美丽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甚至铭记终生。
请以“我和我的 ”(可以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家庭,也可以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