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湛江市八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表所列动物与其结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动物名称

    结构特征

    A

    牙齿有门齿、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B

    水螅

    体表有刺细胞

    C

    河蚌

    有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

    D

    鲫鱼

    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A.A

    B.B

    C.C

    D.D

  • 2、近期湖南省植物园数十万株郁金香盛开,引来无数市民观赏,多彩的大自然、奇妙的生物世界常常给我们带来难忘的乐趣。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流水潺潺

    B.春雨绵绵

    C.阳光灿烂

    D.绿草如茵

  • 3、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有无生殖细胞的形成

    B.是否由一个亲本完成

    C.有无细胞分裂

    D.有无精卵细胞的结合

  • 4、鸿雁传书、鱼翔浅底,词语中提及的两种动物主要运动方式依次是(  )

    A.飞行、游泳

    B.奔跑、爬行

    C.行走、跳跃

    D.游泳、飞行

  • 5、某人走路时经前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该病人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此治疗中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滑液,关节中分泌滑液的结构是(       

    A.关节囊

    B.骨松质

    C.韧带

    D.关节软骨

  • 6、生物技术影响着人类生活。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包松软多孔是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

    B.真空包装保存香肠能杀死食品内的各种微生物

    C.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牛奶中的蛋白质转化成乳酸

    D.用低温冷冻的方法保存新鲜蔬菜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 7、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是因为普遍具备发达的(  )和神经系统。

    A.消化系统

    B.感觉器官

    C.循环器官

    D.生殖系统

  • 8、今年5月底,云南15头亚洲象一路向北,这次象群走得比较远,向东北走了400多公里,引起了网友极大的关注。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带头的母象首领经验不足导致迷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象群这种有组织、有分工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B.在象群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C.象群可通过气味、跺脚等方式进行通讯,这对象群生存繁衍有着重要意义

    D.该象群的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

  • 9、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0、下列各项生物活动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爬行

    B.取食

    C.呼吸

    D.改变体色

  • 11、《舌尖上的中国》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很多美食的制作用到了一些细菌和真菌,下列菌类与食物制作匹配正确的是(       

    A.酵母菌——翠花酸菜

    B.霉菌——四川豆豉

    C.醋酸菌——纯甄酸奶

    D.链球菌——桃李面包

  • 12、獭兔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增强消化的机制,如食粪行为。为研究食粪行为对獭兔生长发育(体重)的影响,科研人员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獭兔平均分为三组:甲组佩戴禁食粪项圈;乙组佩戴项圈,不影响食粪;丙组不做处理。在同等条件下培育并在不同日龄进行数据测量,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甲组为实验组,乙和丙组为对照组

    B.为保证准确性,图中体重应指各组獭兔的平均体重

    C.设置乙组的目的是排除“佩戴项圈”因素对獭兔体重的影响

    D.食粪行为促进獭兔的生长发育与粪便可能改善肠道环境有关

  • 13、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14、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绿意盎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叶芽的芽原基发育成根

    B.叶芽的幼叶发育成叶

    C.叶芽的芽轴发育成茎

    D.枝条及绿叶都是由芽发育成的

  • 15、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A.气孔

    B.体表

    C.气管

    D.气门

  • 16、下图为蚯蚓示意图。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B.用鳃呼吸

    C.主要依靠刚毛和疣足运动

    D.粪便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 17、第19届杭州亚运会8日收官,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01金111银71铜,共计383枚奖牌。运动员们顽强拼搏,在运动中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 18、“停课不停学”期间,有些教师要求同学们在家坚持跳绳来锻炼身体。在完成跳绳运动时,起支点作用的结构是(       

    A.骨

    B.关节

    C.肌肉

    D.运动神经

  • 19、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15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这种行为只由遗传物质决定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 20、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蕨芽珍嫩压春蔬”,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

    C.“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鹰属于变温动物

    D.“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小牛。请回答:

    (1)如果用B、b分别表示牛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上述两头黑牛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

    (2)上述两头黑牛再产生一只雌性黑色小牛的可能性是______

    (3)某良种场现有两栏牛,甲栏全为黑色,乙栏既有黑色,又有棕色。甲、乙两栏牛是亲子代关系。①若乙栏牛为甲栏牛的后代,则甲栏牛中某些个体的基因组成肯定是______,乙栏牛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②若甲栏牛为乙栏牛的后代,则甲栏牛的基因组成为______,乙栏牛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4)某农科院利用棕色公牛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和黑色母牛的去核卵细胞,组成重组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后,植入另一头黑色母牛的子宫孕育,则所生牛犊的性染色体组成应该是______

     

  • 22、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而真菌则是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的.它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都需要 、适宜的

  • 23、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_______________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_______________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 24、病毒无_________________结构,由 _______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 25、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长成成鸟时,a的鸣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更接近于B鸟群;但如果把白冠雀幼雏a移到黄莺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声,请回答:

    1a的鸣声基调与A的鸟群相同,这是 行为先天性后天学习在起作用;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   行为先天性后天学习在起作用。

    2a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着黄莺鸣声的  

    3上述实验说明 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 26、人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孩还是女孩,是由受精卵携带的   决定的。

    男性的两种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结合的机会  ,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  

  • 27、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

    【提出问题】: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

    【问题建设】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作出的假设是  

    【方法步骤】

    1.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来自一个蚂蚁洞的蚂蚁,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2.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3.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4.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5.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发现蚂蚁朝着有气味的方向行动.

    【实验结果】

    1.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进行通讯.

    4.实验中选用蚂蚁只数要多,而不是1只,目的是  

    【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  

     

     

  • 28、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______的多样性。

  • 29、如下左图中的工作人员正在往受美国白蛾危害的树木上喷洒农药。自从美国白蛾侵入我国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大量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叫做周氏啮小蜂的寄生小蜂(如下右图),此蜂产卵于白蛾幼虫体内,利用幼虫体内的营养发育长大,使白蛾幼虫死亡,经过连续数年的放养,白蛾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使用农药,不但造成了___ ,还通过____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2)白蛾在生态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

    (3)白蛾数量急剧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

    (4)利用生物(周氏啮小蜂)防治病虫害(白蛾)的方法叫做____

  • 30、请将下列动物类群所对应特征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①——___ ②——___ ③——___ ④——___ ⑤——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动物所属类群特征的序号搭配在一起

    1 2 3 4 5 6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32、青少年在安静状态下的脉搏次数为60-90次/分钟。______

五、综合题 (共2题,共 10分)
  • 33、慢跑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更是最炼心肺功能、强身健体、陶冶身心、提高免疫力的健康生活方式。据图请回答下列有关运动的问题:

    (1)慢跑等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___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________等系统的配合。

    (2)当人处于奔跑状态时,右上肢处于伸肘状态,则肌肉的活动状态是肱二头肌____,肱三头肌_______。肱二头肌靠______牢牢的附着在骨上。运动总是需要两组骨骼肌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节在运动中起_________作用;图二中①___________合起来称______。此外关节的组成还有图中的[ ] ________和[ ]______;关节软骨和_____(填名称)分泌的滑液使关节具有_______的特点。

  • 34、“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啦,叽哩咕噜滚下来。”是儿歌《小老鼠上灯台》中的歌词。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回答:

    (1)一只老鼠发现了灯台上的油,后来这个区域的其他老鼠都知道上灯台吃油,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2)猫捕食老鼠,使老鼠在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这表明动物在______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某学习小组开展“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活动,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迷宫”,在出口处放一些小鼠喜爱的食物,将3只小鼠分别放到入口处,记录小鼠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

    小鼠

    小鼠通过“迷宫”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①若该小组作出的假设是“小鼠经过训练能走出迷宫获取食物”,则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从表中记录可以看出,本次实验数据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小组所作的假设。

    ②实验前,小组应对小鼠进行______处理。

    ③分析3只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时间,可总结出共同规律,即______,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强化。人类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如此,你得到的启发是_____

    (4)蚯蚓走“T形迷宫”需要200次左右“尝试和错误”后才能爬向暗室,而小鼠只要通过几次“尝试和错误”就能较快地走出“迷宫”获取食物,也说明动物越高等,其学习能力越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