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下图中的地点,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事件发生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2、照片记录历史的瞬间,是时代的缩影。如图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②抗美援朝,卫国保家
③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④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①③
D.③①②④
3、1922年秋苏俄出口粮食40000万普特,两年后又出口粮食1亿多普特。这得益于( )
A.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4、戏剧以其丰富的内涵,通过有限的舞台空间演绎着无穷的人生百态。下列属于戏剧作品的是( )
①《荷马史诗》 ②《俄狄浦斯王》 ③《一千零一夜》 ④《哈姆雷特》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5、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中写道:“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这种“社会主义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6、通过( ),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A. 大化改新 B. 商鞅变法 C. 明治维新 D. 农奴制改革
7、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进入21世纪,江汉平原上的农民通过网络销售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他们应用的分别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A. 第一次和第二次
B. 第一次和第三次
C. 第二次和第三次
D. 第三次和第三次
8、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
②它直接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周灭商以后,封黄帝后代于蓟,蓟城在今北京西城区广安门一带;封周王室贵族于燕,燕都在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10、“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戊戌变法 D. 孝文帝改革
11、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地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
A.美国和日本
B.英国和德国
C.德国和法国
D.美国和德国
12、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时的“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
①造纸术
②交子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华盛顿体系是在美国主导、遏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下列和约鲜明体现这些特征的是 ( )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14、公社在1871年4月12日晚间会议上,一致决定通过拆毁旺多姆凯旋柱的法令。法令宣告,公社作出这一决定是“鉴于皇帝圆柱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是武力和虚荣的象征,是对穷兵黩武的崇扬和对国际权利的否定,是胜者对败者的长期侮辱”。从材料可以看出
A.对拿破仑称帝霸业的崇扬
B.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影响
C.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
D.对第一国际权利的否定
15、辛亥革命后的两年时间里,全国涌现出了 500 多家报馆,它们都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在天 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这表明辛亥革命后( )
A.大众传播媒介的根本变革 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受尊重
16、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进步。研究表明,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是
A.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
B.引进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C.晋商、徽商等商帮的出现
D.设立“广州十三行”
1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表现了( )
A. 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
B. 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侵略
C. 清政府对外还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
D. 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
18、第一套欧元纸币以“欧洲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主题,代表着欧洲建筑两千年的演变。这段材料说明欧洲能够实现一体化的历史原因之一是( )
A.有共同的文化基础
B.对抗苏联的需要
C.共同的和平追求
D.振兴经济的需要
19、时间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历史史实。某同学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个阶段,制作成以下时间轴,请指出②所指的哪一历史时期
A.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0、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错误的表述是
事件 | 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 珍珠港事件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雅尔塔会议 |
时间 | 1939年9月 | 1941年12月 | 1942年7月~ 1943年2月 | 1945年2月 |
影响 | 二战全面爆发 |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 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 标志着二战结束 |
选项 | A | B | C | D |
A. A B. B C. C D. D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________。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他门成立________,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__________,争取平等权利。不少国家制定了专门法规,以保障妇女的权利,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________。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22、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是:___________,而让法国在世界近代史上称霸欧洲的人物是 _____________ 。
23、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______________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______成立。一战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______。
25、荷兰画家梵高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_______和对 _______的向往。
26、军队是国之长城,关系国家民族危亡。
(1) 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九一八事变后,不屈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 ,抗击日军。
(3)地地战略导弹部队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共同构成了我国
的战略核力量。
27、“两司马光照史册”指的是司马迁编写的 和司马光编写的 。
28、苏联解体的标志是《______》的签署;现代主义荒诞派的典型是法国贝克特的______。
29、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_____不断壮大。________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________。同时,越来越多的________走出家庭,成为________,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妇女________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30、宋代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____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______、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31、 6世纪下半叶,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秩序几近丧失,国家衰落。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改革,推行中国隋唐的政治制度,以振兴国家。
请回答:
(1)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改革?
(2)这次改革是效仿哪国的制度?有何历史意义?
(3)概述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
32、请你列举出至少3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方面的国家建设成就。
33、以上革命有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
34、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美欧关系磕磕碰碰,矛盾重重。特朗普要求,德国等欧洲国家要更多地承担北约的军费负担;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表示:“我们欧洲必须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探究美欧关系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参与争霸)
材料一 美国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参战,其目的从根本上说是利用作战双方已经精疲力竭的时机,坐收渔翁之利,夺取世界霸权……事实上,美国的参战有着更深刻的原因。自19世纪末开始,美德矛盾逐渐加深。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对手。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参考书》
(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美国以反对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为借口,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加入了协约国阵营。根据材料一可知,美国加入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美国的加入对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击败纳粹)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与意大利、日本组成轴心国集团,实行疯狂的法西斯侵略扩张,蹂躏欧洲。美国支持英法抵抗德国,并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材料二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并写出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名称。
(支持复兴)
材料三 1948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的复兴欧洲经济的方案规定: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的美国货,撤销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保障美国人的投资自由;必须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并把激进势力排挤出政府。
(3)二战后面对十分残破衰弱的欧洲,美国支持其复兴。材料三就是这一政策的体现,请写出这一政策的名称。从材料四可知,美国除支持欧洲复兴外,还包含哪些目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