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安徽蚌埠初二(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早在西汉时期,中国文明就有了与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文明交流的道路。它的开辟者是

    A. 张骞

    B. 霍去病

    C. 班超

    D. 卫青

  • 2、英语中将country、nation两词翻译为国、民族,没有family的概念。而在中国人特有的观念里,两词都与国家对译,汉语中国和家相连接,只是一大一小而已。这反映中国

    A.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

    B.政治关系优于亲缘关系

    C.古代的国家体制源于家庭

    D.汉语文化推进英语发展

  • 3、德国在“一战”战败后92年,终于还清最后一笔赔款,德国此项赔款的依据是

    A. 《九国公约》

    B. 《四国条约》

    C. 《凡尔赛和约》

    D. 《五国条约》

  • 4、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说:波兰的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与上述信息最符合的一个主题应该是

    A.美国竞选 B.中东震荡 C.苏联解体 D.东欧剧变

  • 5、下图是九年级(1)班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清朝时期社会状况》一课时制作的学习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A.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B.清朝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

    C.清朝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6、打破世界彼此孤立、分散的局面,并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发展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三角贸易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7、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得逞的根本原因是   (   )

    A. 苏联模式的弊端   B. 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

    C. 西方国家策略得当   D. 西方经济实力雄厚

     

  • 8、观察下图,下列文明属于从右至左第三图示文明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基督教 D.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 9、慕尼黑协定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 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 英法为本国利益而牺牲小国利益的绥靖政策发展到顶点

    C. 英法与德国为同一阵营的侵略者

    D. 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民族矛盾尖锐

     

  • 10、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D.团结一切力量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 11、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 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 12、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协调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A. 英国和日本

    B. 德国和法国

    C. 美国和英国

    D. 美国和日本

  • 13、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图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历史背景: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

    召开时间:1921年--1922年

    主要内容:签订《九国公约》等条约

    A.维也纳会议

    B.巴黎和会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 14、下面选项中朝代名称与建立时间、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秦朝公元221嬴政 B.唐朝—618李世民

    C.明朝—1368朱元璋   D.清朝—1636努尔哈赤

     

  • 15、1929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首先在哪里爆发?

    A. 德国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一片废墟的欧洲,美国释放了“善意”,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对美国的“善意”的目的正确理解是( )

    ①控制西欧国家 

    ②援助西欧崛起 

    ③建立北约组织 

    ④遏制苏联力量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7、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本质的是(  )

    A.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B. .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

    C. 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

    D. 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都属于奴隶制文明

  • 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

    A.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B. 航天技术的发展

    C. 生物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   D. 原子能的广泛应用

     

  • 19、成语是语言文学中的一块宝石。许多成语的形成直接与历史事件相关。请问与成语“揭竿而起”有关的事件是:

    A. 诸侯争霸

    B.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C. 秦始皇“焚书坑儒”

    D. 陈胜、吴广起义

  • 20、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失败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大革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人口过快增长是人类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约_______亿。1987年___________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_____亿。

  • 22、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的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

  • 23、重点:发展________

  • 2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_______紧密结合。

  • 25、___________ 好莱坞娱乐电影跌入低谷,从___________起,好莱坞娱乐电影重新崛起。

     

  • 26、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城市名称。

    (1)六朝古都金陵城,近代中国由此开始________

    (2)物华天宝人杰昌,军旗升起英雄城________

    (3)南湖圣地有游船,开天辟地共产党________

    (4)一夜崛起的城市,改革开放的窗口________

     

  • 27、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与法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为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2)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颁布了《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后,广大黑人踊跃报名参军,提升北方军队战斗力。

    (4)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干预经济调整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其核心是《   》。

  • 28、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A.新中国成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土地改革完成

  • 29、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是

    (2)1935年,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3)从1968年起,日本开始了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为口号的明治维新。

    (4)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同时为资本主义国家   提供了范例。

    (5)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以   为背景创作了《英雄交响曲》,抒发了人们渴望光明、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激情。

     

  • 30、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________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____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 32、试简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的思想的主张及影响?

  • 33、我们学习的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2)苏维埃政权是如何巩固下来的?

    (3)苏俄结束国内战争,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苏俄是如何完成这一主要任务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汉以后,郡县治所城市均由县和附郭县管理。唐末经五代至辽宋,城市管理有县管理转变为专门机构都厢、警巡院、录事司和司候司管理。中世纪的西欧,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向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13 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城市与中世纪城市不同之处。

    (2)请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城市发展的问题一例,请你为城市的发展提一件合理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