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和农奴要向国王缴纳租税
B. 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与佃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C. 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D. 庄园的土地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领主的“直领地”,一部分是佃户的“份地”
2、下列对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高峰状况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化发达 B. 经济繁荣 C. 教育兴盛 D. 全体居民有权参政
3、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这里的“划时代”指的是
A.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抗日战争的开端
4、下列史实,发生于1862年并对美国南北战争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A.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B.“南部联盟”成立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D.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
5、美国总统罗斯福说道:“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和生存的战争。”“这场战争”指的是
A.反法西斯侵略战争 B.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
C.美苏两国间的冷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
6、小芳同学想从“百度”上搜索一些20世纪30.40年代法西斯暴行的资料。她只要分别输入下列哪些关键词可得到
①国会纵火案
②犹太人集中营
③南京大屠杀
④火烧圆明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诺曼底登陆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慕尼黑阴谋 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A. ②①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④①
8、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
C.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9、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光武中兴 D. 康乾盛世
10、2014年1月21日是列宁逝世90周年的纪念日。为纪念伟人的功绩,小娜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列宁主要活动的论文。下列资料能够入选的是( )
①参加了二月革命 ②领导了十月革命
③成立人民委员会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1、如下图为民国时期机制面粉业年产量、日产能力示意图。导致机制面粉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政府的高度重视
D.科学技术的发展
12、被贩卖至美洲的非洲奴隶逐渐适应了一个混合着欧洲、美洲和非洲各种因素的社会。他们将西非乐器、音乐、语言、宗教信仰和种植园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奴隶数量较多的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是几种非洲语言和欧洲语言相混合的克里奥语。这主要是强调黑奴贸易( )
A.隔断了黑人奴隶的文化传统
B.客观促进非洲文化的近代化
C.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1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明确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含义是
A. 土地归集体所有 B. 土地归国家所有
C. 土地归农民所有 D. 土地归公社所有
14、美国内战与独立战争的相同点是( )
A. 赢得了民族独立 B. 维护了国家统一
C.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废除了种族歧视
15、“关东军的计划是,一旦有了情况,先发制人地进攻东北军,占领长春以南的南满铁路沿线地带,以打开战略上的不利局面”。为了实施这一计划,日本
A.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B.制造“九一八事变”
C.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D.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16、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世纪60年代”“天皇”“武士”“废藩置县”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废除农奴制 D.美国内战
17、为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将教材中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始于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8、下列有关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属于国内意义的是(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③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成为一个独立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⑤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
19、博物馆讲解员描绘某处遗址“古代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处处湖泊沼泽,陆地林木丛生。土壤土质虽不好,但这儿的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她介绍的遗址可能是 ( )
A. 半坡文化 B. 大汶口文化 C. 周口店文化 D. 河姆渡文化
20、下图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鼎,下列关于后母戊鼎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B. 它是一件祭祀用的礼器
C. 它出土于河南安阳
D. 它是西周青铜文明的代表
21、填空: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_________问世。此后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以来,_________迅速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展开。除此之外还在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22、清朝雍正时期(_____________)的设立标志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_____改进造纸术。
24、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1)创立“拜上帝会”,反清农民运动——
(2)提出“扶清灭洋”,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
(3)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爱国运动——
25、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法律文献
(1)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美国独立后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
27、_______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8、《________》签订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________制逐渐形成。
29、武汉历史上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创办的_____(企业),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_____起义,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丧钟。
30、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_____。
31、“抗争”是世界历史的重大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世纪30年代,欧洲工人队伍成长壮大起来.英国工人阶级为反对剥削压迫,争取生存权利掀起了什么运动?
(2)无产阶级在斗争中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170年前一部伟大的著作横空出世,它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这部伟大的著作是什么?
(3)99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星空,宣告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血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青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99年前五四运动的“抗争”对象是谁?新时代“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4)根据在教材中贯彻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2、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请回答:
(1)秦始皇为避免天下战斗不休,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汉武帝为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2)元朝时,在中央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理?
(3)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许多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请列出一位明清时期的民族英雄?
(4)当前,我国边疆地区面临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对此你有何看法?
33、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深远。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提到: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材料二 臣窈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敬。国会者,君与民共论一国之政法也。盖出自三权鼎立说,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故人主与千万之国民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所述,反映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
(2)材料二中“立宪法、开国会”等观点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要求,为此,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
(3)据材料三,并回顾新文化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34、近代化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和科学化。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黄绿蓝《五四时期<每周评论>的启蒙思想传播》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有学者称洋务派的实践是“肤浅的近代化实践”,对此你如何理解?
(2)据材料二,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等新文化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促进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