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政治面貌就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不包括
A.有了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B.有了新生的阶级——无产阶级
C.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D.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2、下边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A. 中书省 B. 内阁 C. 军机处 D. 礼部
3、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的措施,与该思想对应的是
A.提倡“文明开化”
B.实行征兵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4、苏联于1922年年底成立,曾经辉煌一时,但是它的光环随着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而消失。它“光环消失”的原因有
①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应苏联的发展 ②苏联模式造成苏联社会矛盾尖锐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结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材料叙述的政治体制是
A. 联邦制 B. 君主立宪制 C. 三权分立 D. 中央集权制
6、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 )
A.
B.
C.
D.
7、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被紧紧连在一起。其中的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A.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B.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C.贯彻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实现了国内各民族平等
8、我国有许多节日来源于中国近代的历史事件。“八一”建军节源于( )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南昌起义
D.开国大典
9、某班以《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应该是 ( )
A.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是全球化的推动者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10、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苏轼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有错误的是:①书桌上有写好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条幅②墙上挂有《宋、金对峙形势图》③书柜中有印制的书籍《三国演义》一本④书桌上有几张纸币—交子(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从下表中我们能够得到的认识是( )
会议名称 | 时 间 | 主要内容或影响 |
巴黎和会 | 1919年 | 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给日本 |
华盛顿会议 | 1921—1922年 | 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使中国回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慕尼黑会议 | 1938年 | 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强行割给德国 |
A.帝国主义国家总是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本国的利益
B.恐怖主义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危害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12、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统治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资本主义的统治主要包括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两种,从下列国家的名称来判断它们的统治方式相同的是( )
①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②美利坚合众国 ③法兰西共和国
④沙皇俄国 ⑤中华民国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
13、“中国行君主制度二千余年,突然改为共和,自不免有帝制的回光返照,然不过八十三日而取消,这也可见民意的所在”。材料中“回光返照”是指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二次革命爆发 C.护国战争爆发 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14、1971年世界政坛发生了两件大事,都跟中国有关,一件是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另一件是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基辛格访华取得了巨大成功。后一件事对中国的重大影响是
A. 促成了尼克松访华,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
B. 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地位,推动发展中国家崛起
C. 标志着中美之间已经消除分歧,关系走向正常化
D. 有利于美国扭转70年代冷战中与苏联竞争下的不利地位
15、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这充分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
16、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送给我一部《史记》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参加科举考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开始的标志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C.《人权宣言》发表
D.拿破仑上台
18、王毅在《论日本大化改新的成败》中说:“为数不多的铁制农具仅仅被当时的氏姓贵族所垄断。他们凭借这一优越的生产条件,大肆开垦、兼并土地,大大加速了自身的成长„„并且很快在政治上崛起,造成了七世纪日本社会的动乱。”材料主要论述大化改新的
A.历史背景
B.改革措施
C.成败得失
D.历史影响
19、下图这只小企鹅是腾讯QQ的标志,QQ聊天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得益于 ( )
A.航天技术的发展 B.电话的发明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
20、江泽民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中共十五大明确指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2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____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这次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____________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22、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具体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_____。
23、宋代粮食作物:由越南传入的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_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24、《________》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由此,张謇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5、如果在百度引擎中输入关于渡江战役的“1949、湖口、江阴及 解放”的关键词,“ ”处应该是( )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26、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7、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_____。
2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___同____紧密结合。
29、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修建了________,它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________,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
30、公元前3世纪___________(人物)开创了封建帝制,20世纪初,___________(事件)的胜利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1、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航标和精神动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创立的思想理论是什么?这一思想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出版的哪一部著作中提出的哪一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造万物”的神创论?
(3)1911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20世纪早期,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它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5)邓小平在带领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32、二战后,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与日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在20世纪70年代,哪个国家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3)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4)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出现军国主义复活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
33、(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 日寇残杀我30万同胞的地点:南京
B.日寇偷袭美军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
(2)仔细观察该图,跟据地图概括日本投降的原因。
34、某班同学以《多面孔的美国》为题进行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世纪美国反抗的是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2)19世纪中期,美国为反对分裂进行的战争是什么?当时的总统是谁?
(3)20世纪30年代带领美国摆脱“经济大萧条”的总统是谁?
(4)20世纪初美国主导的重新调整和确立哉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关系的会议是什么?
(5)20世纪40年代为援助西欧实行了哪一计划?
(6)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对哪个国家进行了轰炸?
(7)从图示中美国A.B两个面孔中你获得了哪些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